由「評價蘋果 A12 處理器」想到的+腦洞搬運

由「評價蘋果 A12 處理器」想到的+腦洞搬運

8 人贊了文章

之前回答了個問題,有人回復「900p了解下」

如何評價蘋果 A12 處理器??

www.zhihu.com圖標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年的一個想法(還在大魚號上寫了文章、不過沒多少人看),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幾年前的「4色4K」電視?

別被廠商騙了 真假4k大起底 4色4k,4k HDR 這些都是什麼鬼-智能電視-高清范?

www.hdpfans.com圖標

當時網上一片罵聲,認為這是韓國人鑽空子的騙局(我覺得相對於OLED RGB Pentile排列,RGBW良心多了)

但其實這是一種不錯的思路,可惜用錯了地方。

電視有固定電源,供電不緊張,又不需要那麼輕薄,應用場所固定的設備其實意義不大。

更適合的應用場景其實是手機、平板之類追求便攜又追求續航,又可能帶到戶外去的設備。

最理想的手機液晶屏設計應該是可變的YUV顏色編碼方式+RGBW,

和基本固定在客廳的電視不一樣,手機的使用場景是多變的,從接近全黑的被窩到大中午太陽底下,

大太陽底下需要相當大的最高亮度,最高亮度無疑是費電的,但仔細分析就知道這個最高亮度場景對顏色的要求是相當低的,對我來說可辨識即可(據我觀察,紅米note3在高亮度環境下採取了降低色度保亮度的做法)

換句話說,即使色彩鮮艷精確也沒太大意義,頂著大太陽看片並不舒服,而且陽光在屏幕上的反光、各種眩光也會讓顏色看起來不準。

這時候高壓縮的YUV顏色編碼方式(如4:1:1)+降低色度(w白色子像素多發光)就既能節約計算資源,又可以降低液晶背光的需求。

而到了暗環境,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就精確多了,低壓縮的YUV顏色編碼方式(如4:4:4)提升色度就可以了,但此時對屏幕亮度的需求相應降低了,

三星的RGBW相對於一般rgb排布其實可以理解為把二分之一rgb像素換成了只有w子像素的純白像素,按照YUV顏色編碼可以認為是亮度信息Y完全保留,而UV顏色信息減半

具體到單個像素顯示上就是下圖中1全色rgb像素向周圍的4個只有w子像素純白像素『借』亮度,2隻有w子像素純白像素向周圍的4個全色rgb像素『借』顏色。

在子像素顏色比較純情況下,除非遇見高亮度純色,其他情況其實是這種借色都是夠用的。

宏觀來看缺點就是「糊」,但在ppi普遍400以上的1080P手機上根本不算啥。

最新的蘋果xr屏幕6.1寸,解析度不過828P,安卓一眾6寸1080P其實沒啥必要,降低一點色度、精度換續航是值得的。

而這能帶來多少省電呢?

我之前又一次測過我的上一個手機,軟體統計硬體耗電59.3%是屏幕,

而三星宣傳「同等亮度下,RGBW4色4K技術相比RGB4K技術面板狀態下省電38%」,換算過來可以節約22.5%的硬體耗電,再換算成電池,讓同樣續航手機變薄1mm是差不多能實現的,或者續航增加幾個小時也不錯

而且手機CPU、GPU直接控制的是子像素,這種屏幕子像素量直接降低50%,直接降低硬體壓力,對提高流暢度也有相當幫助,畢竟很多中端soc帶1080p其實是小馬拉大車,怎麼跟xr這種用怪獸級SOC——A12帶828P屏幕的大馬拉小車比流暢?

深度實驗證明:原來屏幕才是手機最耗電的罪魁禍首??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這樣的手機液晶面板華為好像已經用過了,但相較於2K,1080P更需要這樣的技術。

轉帖~rgb vs rgbw 原來mate10是偽2k?

cn.club.vmall.com

以下是之前寫的腦洞

(三星、LG)RGBW液晶面板——期待「偽4K」智能手機的出現

所謂的「偽4K」是14年出現的,那是4K電視普及之年,從高高在上到進入尋常百姓家,我家也有了一台4k電視——微鯨 WTV43K1。

其實多虧了一種被叫做偽4K的面板——RGBW面板,這是兩家韓國液晶面板廠,三星、LG提出的面板類型,這種面板和RGB面板有啥不同呢?有圖有真相

本質上就是在面板中加入白色W子像素,由於白色像素不會過濾光線,可以保留最多的光線,從而提高開口率 。液晶面板一般由Red(紅色)、Green(綠色)和Blue(藍色)三種像素點組成,RGBW面板在這三種顏色像素點上增加了White(白色)像素點,使得屏幕亮度增強,所需背光減少,降低成本與功耗。

當解析度從FHD提升4倍到UHD(4K)時,由於解析度的增加面板透光率會降低。如果是傳統的RGB技術,UHD(4K)面板的透光率僅是FHD(1080p)的60%,這就需要增加背光模組的使用。三星的GreenUHD面板增加了透明子畫素,因此具有更好的透光率和更高的開口率。基本不需要增加背光。這也正是採用這種面板的4K電視便宜的原因。

其實如果把一組RGB作為一個像素,把一個W子像素作為一個像素,三星的GreenUHD相當於一個一半像素是黑白,一半像素是彩色的4K面板,這樣的結果顯而易見——顏色降低了,但在實際應用中,白色像素點通過向周邊像素借色來完成顯示顏色。

理論上來說只有顯示高亮度純色時顏色問題才會比較明顯,其次是顯示純色細線條,這兩種狀態是這種面板表現最差的狀態。

LG的G+面板子像素密度上比三星的高了25%,用5個子像素組成2個像素、通過更加精細的借色、純色線條的問題能夠解決。

我家的電視就是LG的G+面板,色彩表現相當不錯,比起1080P面板強得多。

手機採用電池供電,卻可能需要更高的亮度應對戶外使用,採用RGBW面板利遠遠大於弊。

那麼正題來了——為啥我期待RGBW液晶面板的手機出現呢?主要是為了手機的亮度與續航。

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的手機硬體耗電排行,看看有多少電是屏幕消耗的,下面是我的紅米note3,

60%電是屏幕消耗的。

而電視上1080P的RGB面板與4K RGBW面板所需背光類似,也就有著類似的耗電量。

近幾年手機解析度已經發生了停滯,1080P、2k幾乎是標配。這種情況技術上的原因就是耗電,使用RGBW面板必然能促使更高解析度的出現。

而這種「偽4K」的問題幾乎不會出現,手機的最高亮度一般只在陽光下進行,此時手機屏幕的作用主要在於看見而非鮮艷的顏色,人眼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亮度敏感而對顏色不敏感.

而低亮度下這種偽4k的缺點很難被察覺,這是一般人最常見的使用手機狀態。

採用RGBW液晶面板的手機,在不改變背光情況下可以採用更高的解析度,也可以不改變解析度造出更省電,續航更好的手機。

當然這可能是因為出現14年「偽4K」的爭議,但是其實三星在自己的手機oled面板上已經採用了類似的做法——OLED RGB Pentile排列,這種排列的面板其實只有綠色像素是達標的,紅色、藍色都只有標註數據的一半,標註2k的OLED只有綠色是2K,標註1080P的oled精細度遠遠低於液晶1080P,就是這個原因、但這絲毫不影響OLED的熱度。


推薦閱讀:

TAG:數碼產品 | 蘋果公司AppleInc | Andr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