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東方陽熹:人為什麼會變得愚痴和無明?(圖)——道德真源

東方陽熹:人為什麼會變得愚痴和無明?(圖)——道德真源

3 人贊了文章

來源:道德真源《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199篇

作者:東方陽熹

  釋迦牟尼佛在《大般涅槃經》中說:「一切眾生同一佛性,無有差別。」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又云:「無漏智性,本自具足,與佛無殊。」由此可知,一切眾生的自性和智慧,皆是本來平等,本自具足的。一個人愚而不知,障而不明,並不是因為比聖賢缺少點什麼;一個人具有智慧和覺悟,也並不是因為比凡愚多點什麼;六祖惠能大師云:「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如此,到底是什麼使眾生變得愚痴和無明了呢?

  釋迦牟尼佛在《佛說四十二章經》對此說的非常明白:「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此是說,人的心性之所以愚昧和障蔽,是因為人有各種情愛與慾望的貪執。也有經典將「愛與欲」對自心智慧的障蔽稱之為「欲蔽情封」、「情生智隔」。這裡所說的「愛與欲」不僅僅指男女間的情愛和慾望,而是指人們自無始劫以來對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存在,包括自我的貪愛和執著。

  世人常說:「熱戀中男女的智商為零」、「英雄難過美人關」、「利令智昏」,此足以證明「愛與欲」是障蔽自心智慧,使人變得愚痴和無明的原因。因此,一個人的情愛和慾望越重,心性就越愚痴、越無明,離道就越遠。若是再進一步的說,世人貪求的名利財色,以及由此產生的種種自私和罪惡,又有哪樣不是由「愛與欲」衍生出來的呢?!

  心是智慧的源頭,但此心卻空無一物,如大日輪處虛空中,光明朗照。「愛與欲」之所以會使人變得愚痴和無明,是因為人們「愛與欲」的事物都是障蔽自心的幻相和烏雲。

  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此是說,人們見聞覺知到的一切存在皆是本空、本無的。心雖然無形無相、空無一物,但卻是仁慈、博愛、至善,具足一切神通智慧的,而讓人們產生「愛與欲」的事物,無一不是障蔽自心本有智慧和光明的幻相。人們只有放下對這些幻相的貪執,自性本有的智慧和光明才能夠顯現出來,故老子曰:「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為」。「日損」,就是每日減損自心對紅塵幻境的「愛與欲」;「無為」即道體,又名本性、空性、佛性、涅槃。道家講「日損」,佛教講「放下」,儒家講「克己」,其最終的目的都是一個,就是放下外塵境的貪執,返本還原、歸根復性、明心見性。

  真正的大智慧不是向心外學習獲得的,而是通過修身克己,去除「愛與欲」等心靈的障蔽得以顯現的。六祖惠能大師、王鳳儀善人等古聖先賢都是沒念過書,不識字的人,他們為什麼比凡眾有更高的智慧呢?此是因為他們打開了自心本有的智慧。「太陽」被烏雲遮蔽,其本空、本明、本有的智慧隱沒,「太陽」未曾失;烏雲散去,「太陽」顯現出本有的光明,「太陽」未曾得;這個「太陽」就是人人具有,個個不無的自心!

  學佛者明白這個道理後,就不要再說這樣的傻話了:「我為什麼這麼愚啊?我怎麼這麼多痛苦和煩惱啊?我怎麼無法開悟啊?」要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能夠使你愚昧,唯一能夠使你愚昧的,就是你心中的「愛與欲」。因此,人們要想使自己變得有智慧,就減損自己的「愛與欲」吧!人們要想證悟空性和涅槃,就減損自己的「愛與欲」吧!人們要想脫離輪迴,獲得究竟的覺悟和解脫,就減損自己的「愛與欲」吧!反之,人們要想使自己變得愚昧和無知,就增長自己的「愛與欲」吧!人們要想遠離本性和大道,就增長自己的「愛與欲」吧!人們要想繼續輪迴,自尋痛苦和煩惱,自我束縛,就增長自己的「愛與欲」吧!

寫於:2013年7月09日

上傳:2013年7月10日

(更多內容請關註:www.daode.org)

推薦閱讀:

TAG:輪迴 | 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