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休假早已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置頂大唐雷音寺

換個角度看世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廖保平的思想國(ID:sixiangguo2017)」,大唐雷音寺經授權轉載使用。

 

文丨廖保平

既然是休長假,咱們就來聊聊休假吧。

一、休假又叫休沐

古代把休假叫作「休沐」、「洗沐」、「洗浴」等。休就是休息,沐是洗頭,浴是洗身,休假就是休息下來洗頭、洗澡。為什麼洗頭、洗澡演變成休假呢?據宋傑先生考證,「休浴」源於先秦的沐浴禮:古代貴族講究沐頭浴身,而沐頭浴身之後,濕發無法束冠,不能坐堂理事;所以通常在洗沐之後不辦公,也不見外人。(宋傑《漢代官吏的休假制度》,載《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86年第3期)。苑明晨先生亦有考證說,這一說法比較可信。第一,古人把沐浴視為一件神聖的事,人們進行重要活動之前,譬如祭祀,朝拜之前,常須先齋戒沐浴、沐浴凈身,譬如,周代諸侯要朝見周王時,要「沐浴而朝」,體現出對天子的無上尊重。

第二,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頭髮蓄得很長,只能梳髻起來,洗頭便成為一件費神的事。據說唐代詩人李山甫頭髮長達五尺余,每次洗頭都要婢女來扶持,讓她們「捧金盤承而梳之」,可見洗一次頭是多麼麻煩的事。洗完之後,不像現在有吹風機一下子吹乾,只能披頭散髮晾乾,不能出門辦公應酬。所以周作人先生在《休沐日》中說:「他們留著長頭髮,時時要洗,必須把它晾乾了,挽好了髻,才能戴上紗帽,出去辦公,一整天的休息的確是必要的。」

第三,沐浴既是一件頗為不便的事,也很有必要給官員留出時間來沐浴,因為貴族(或官僚),頭髮髒亂,一身臭哄哄去上班,不但自己不舒服,也影響朝廷觀瞻,有必要讓官員回家休沐,後來則成為一種制度。

二、休假種類很多

古代官員休假的種類很多,有休沐,有節(慶)假,有裝束假,有賜假。此外,還有喪假,探親假,事假,病假,婚假、田假(農忙)、游假(旅遊休閑)、授衣假(古時有九月備制寒衣的習俗)、朝假(免除朝參)等等。

拿休沐(法定工作休息)來說,秦朝及以前,似乎並無法定工作休假制度,這可能與史料失傳有關。「官吏洗沐,在周秦時不見,然漢制多沿秦,疑秦時即有,載籍失之耳。洗沐亦名休沐,借洗沐之名,出署休息一日,蓋古官吏與後世異。既入署則日食夜寢於其中,至五日洗沐然後得出。凡請賓訪友遊戲諸事,皆於是日行之。非若後世官吏散值即歸私邸也。」(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上海書屋出版社1991年版P351)

漢代,休假制度才成為定製,實行了「五天工作日制」。唐代張守義《正義》記載:「漢官五日一假洗浴也」;《太平御覽》也說到,「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唐《初學記》解釋得更清楚:「休假亦曰休沐。漢律,吏五日得一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都是說官吏們工作五天,就可以休沐一天。這可以與漢代史料互為印證,《漢書·鄭當時傳》載:「孝景時為太子舍人,每五日休沐。」

為了不影響公務,官員還可以輪休。如《漢書霍光傳》載:「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說的是漢昭帝的輔政大臣霍光休假時,由上官桀代理他處理政務,可見當時朝廷已經採取官員輪休制。

據已故美國華裔歷史學家楊聯陞《中華帝國的作息時間表》一文考證,漢代的「五天工作日」一直延續至隋朝。(楊聯陞《中國制度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版)隋朝詩人江總在隋朝末年寫有《山庭春日詩》:「洗沐惟五日,棲遲對一邱。」亦可印證「五天工作制」在隋朝末年仍實行。

唐朝,「五天工作日」延長為「十天工作日」,稱為「旬休」。據王聘三《古今事務考》載:唐高宗「永徽三年以天下無虞,百司務簡,每至旬假許不視事,以寬百僚休沐」。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正月七日敕:許自後,百官每旬節假,不入曹司……每至旬假休假,中書門下及百官並不須入朝,亦不須衙集。」(王溥《唐會要·休假》)意思是皇上以國事煩擾為名,要求官員多上班,少休假,由每五天休息一天,改為每十天休息一天,休假福利明顯縮減。這種十日一休的旬假制被宋代採用,譬如,宋代「太祖開寶九年四月二十四詔,自今遇旬假不御殿,百官賜休沐一日。」(徐松輯《宋會要輯稿·休沐》)但明、清兩朝,旬假制基本上被取消。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後,「禮拜天」一詞傳入中國,辛亥革命後,「禮拜天」被定為七天一次的「星期天」休假日。

又如拿喪假而言,傳統社會重孝道,在職官員父母去世時,需回家守制,叫丁憂。回家時請喪假叫「告寧」,李斐注《漢書》卷一《高帝紀》:「告寧,休謁之名,吉曰告,凶曰寧。」據溫顯貴先生考證,告寧制創立於漢初,「高祖受命,蕭何創製,大臣有寧告之科,令於致憂之義」(范曄《後漢書·陳忠傳》)。對官員丁憂,朝廷往往給假並優待,唐「天寶四載六月十四日敕:頃以鄉閭侍丁,優給孝假……不須差行(免勞役、賦稅)。」(王溥《唐會要》)清朝規定,對丁憂的官員,皇帝一般要派遣官吏前往慰問,並賜以錢米等物。丁憂期間論資歷年可享受三個月俸祿或半年俸祿。(劉鵬九、王家恆、余諾奇《清代縣官制度述論》,載《清史研究》1995年第3期)另外,喪假時間往往較長。漢制,喪假長者3年,短者36天(范曄《後漢書》)。《清會典·吏部》載,「凡官守制者,子為父母,喪三年,皆丁憂,二十有七月而除」。

再又如拿探親假而言,古代官員異地做官,父母不隨行,難免要請假探望雙親,是為省親假。《漢書·高帝紀》記載:「魏王豹謁歸視親疾」,顏師古註:「謁,請也」。即魏王豹請假回家探視母親的病情。南朝「(劉峻)典校秘書。峻兄孝慶,時為青州刺史,峻請假省之。」(姚思廉《南朝齊會要》)五代時省親假叫「覲省」,五代後唐天成四年,對「朝臣時有乞假覲省者,欲量賜茶葯」([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金史·章宗紀三》:「泰和三年春二月甲子,定諸職官省親、拜墓給例假。」清朝規定「漢官省親者、侍親的行者……則告,既事,各返其衙門供職」。(王溥《五代會要·休假》)省親假「除去路程外,給假最多不超過一個月」。(朱瑞熙《宋朝的休假制度》,載《學術月刊》1999年第5期)

三、休假超過發達國家水平

古代官員一年究竟能休多少天假,這是難於精確計算的。但法定的休假時間可以計算出來。按照楊聯陞的統計,中國歷史上休假日最多的是唐朝,我們看看楊先生的統計:

1.父母在3000里以外者,每3年有30天(旅途時間不計在內)省親假;父母在500里以外者,每5年有15天假。

2.兒子的及冠禮有3天假,親戚的有1天假。

3.子女婚事有9天假(旅途時間不計在內);其他近親婚事有5天、3天或1天假。

4.父母喪事,文官強制性退職3年,武館退職100天,以便官吏奔喪「丁憂」。

5.其他近親的喪事,放假30天、20天、15天或7天不等;遠親的喪事放假5天、3天或1天不等。

6.師尊的喪事,放假3天。

7.父母和祖父母的生辰和忌日,放假1天。

8.每年的5月有15天的「田假」,9月有15天的「授衣假」。

僅據上面的這些規定,一個唐朝官員每年最少應當有120天以上的假期。這個數據與漢代官員相當。張艷玲女士說,漢代按「五日一休」制度,官吏一年就有60多天假期,再加上節假、事假、病假、喪假、賜假等,就有百日之多,接近於一年的三分之一。(張艷玲《漢代官吏的休假制度初探》,載《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月第4期》)

唐朝這些規定中的絕大部分在宋朝依然有效,但到了明清,不是被完全廢除,就是作為特例必須得到皇帝的欽定恩准。惟有「丁憂」制度在明清兩朝得到了更為嚴格的遵守,但實際假期通常不滿3年,而是27個月。「即便是這樣,在明清兩朝的做官辦差,實際上每年仍有70餘天的常規節假休息日。若算上『丁憂』的27個月,則平均每年的休假天數多半會超過100天。」(陳季冰《中國歷史上的「公共節假日」》,載2013年2月24日《南方都市報》)

所以,我說中國古人休假早已超過發達國家水平,大抵沒有錯。

四、不休假是為「不忠不孝」

對官吏的休假,歷代均有嚴格的規定。譬如,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五月。御史台奏。今請準例三品以上。假滿日。正衙見。如有違越。請准乾元元年三月敕。每犯奪一月俸。依奏。」(王溥《唐會要》)即三品以上官員假滿之日,必須到衙門報到,否則便罰停俸祿一月。對於找各種借口請假而「吃空餉」的,唐代規定:「諸州府縣官請出界假故一月以下,即任權差諸廳通判;一月以上,即勾當留官,例其課料等,據數每貫克二百與見(現)判案官。」(同上)太學、國學學生,逾期返校者,將被開除學籍。

但也有一些官員有假不休,一心撲在工作上。《漢書·薛宣傳》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說放假了,張扶仍然每日辦公。薛宣批評他說,休假制度相傳已久,不可能更改。你覺得公務重要,你家裡老婆孩子就不重要嗎?所以在古代,官員不休假一般不會得到「先進工作者」的美譽,反而會落得「不忠不孝」的罵名。(劉文彬《中國古代官員的作息時間》,載《記者觀察》2011年第15期)其實,站在薛宣這樣的官僚角度看,你有假不休,勤勉工作,要將同僚置於何地?

休假對於官僚以及太學、國子監學生等准官僚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收益福利,而對一般的士農工商來說,他們會根據各地風俗傳統及各自營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休息。可是,對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來講,草不鋤不自除,秧不插不自長,不勞就不獲,為了生存,一年有幾回捨得自己給自己放假的呢。農閑時,又要服各種勞役、兵役,也不得休息。過年等節假休息一下,也是「百日之勞,一日之樂」。而做官呢,民間說得好,「讀得書多勝斗丘,不勞耕種自然收。白日不怕人來借,夜晚不怕賊來偷。」一年休假上百天,等於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不勞耕種」,卻可以「自然收」,傻子都能看得到這些好處,傻子都想當官。

現在,講官民平等了,休假權當然也要平等。不過,公務人員的休假可以較為完整地實現,一般企業員工或農民工,其休假權何曾得到較好的保障?從統計學上說,我國公共假期已有115天,可能確實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但實際兌現程度有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呢?這個地球人都知道。說我國公共假期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看看古今,看看中外,不知道臉紅不紅。

「中國式休假」不光數量不算多,質量就更差,而且態度還是恩賜的模樣。對待國人就像關在籠子里的猴子,飼養員端來三個破碗,分別為紅、黃、綠三色,其實裝的殘羹冷炙一樣多,然後說,你們自己選吧,我讓你們自己選了,對你們已經夠好了。

國慶聚惠 立享全店購物88折

點擊圖片領取


推薦閱讀:

TAG:國家 | 發達國家 | 水平 | 古人 | 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