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變成億萬富豪,你打算怎麼花錢?

P.S. 你即將閱讀的是一篇花式炫富文,可能會引起你的強烈舒適,請慎重閱讀。

 

朋友看完最近正熱映的《西紅柿首富》後跟我說:「一口氣花光10億,想想真是甜蜜的煩惱。」

聽她這麼說,我感到很多人終於意識到問題了——「怎麼花錢」在某種程度上比「怎麼賺錢」更重要。

比如,誰年輕的時候沒做過「要是全國人都給我一塊錢,哪怕一毛錢也行,湊起來也有 XX 元」的白日夢呢?

再比如,互聯網上充斥著《如何通過投資 XX一夜暴富》、《工作三年,他賺了3000萬,這個外賣小哥的故事值得每個人看看》的爆款文章,對「賺錢」的投機和執念已經成為時代情緒。

今天我們不談賺錢,只聊花錢——而且是像烏托邦一樣的,瑞典人的消費樣本。這種觀念沒有對錯,只關乎選擇,它可能無法在這個世紀內成為中國人的普遍共識,卻代表了一部分人對「活在當下」的追求。

 

作者:F.F

來源:

GQ實驗室(ID:GQZHIZU)

瑞典人最大的煩惱

就是沒有煩惱

1

我到達斯德哥爾摩的時候是7月某個晚上10點,極晝時分,天色絲毫沒有要暗下去的意思。商店都關了,酒館熙熙攘攘,但更多人喜歡一兩個人坐在一個靠海的餐廳里,迎著落日,安靜地坐著,偶爾啜一口啤酒。

在這裡,我遇到了 Harald。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瑞典人,年輕時創業,跟四個朋友一起創立了一個手錶、配飾品牌 Triwa。

在跟他聊天之前,我對他的了解就這麼多。他穿著一件 H&M; 的牛仔外套,腳上是一雙鞋頭磨得發白的 Timberland ,牛仔褲的褲腳也磨毛了卷邊,永遠把笑容掛在臉上,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的瑞典中年男人。

當時我尚不知道,原來這才是瑞典有錢人們流行的生活方式。

Harald 很熱情,帶我見了他的朋友,也是合伙人 Ludvig 。見到 Ludvig 的時候,他站在自己的「通勤」小船上。瑞典有20000個島,Ludvig 的家在斯德哥爾摩某個小島上,所以每天開船上下班,船程30分鐘,風雨無阻。他說,「我們去船上兜風。」

 

圖左為 Harald

岸邊的船已經停滿了,想找一個「船位」似乎還挺難。有些體積稍大的船,裡面還有房間和人居住的痕迹。我想,每天住在船里,生活條件應該還挺艱苦的,生活不易啊!

我跟Harald表達了我的感慨,Harald語氣毫無波動地說:「噢不是,有錢人才有條件住在船里。」

 

斯德哥爾摩隨處可見的私人船舶

我瞪大了眼睛。

Harald :「你剛看到的那艘小船也就100多萬美元吧。」

我:.......噢這樣啊。

在瑞典,檢測一個人是否實現「財富自由」,標誌就是他是否擁有一艘船。

 

Ludvig的通勤小船

2

我們上了岸,Harald 第一件事便是帶我去逛傢具店,我原以為北歐設計都是「性冷淡」風,其實並不是,溫暖的大面積印花更符合對一個「傳統的」家的期待。

看著 Harald 的手滑過價值15萬人民幣的桌邊櫃,最後興奮地一屁股坐在印花沙發上,他說,等新家裝修完了就買。

 

典型的北歐家庭風格

北歐人對家的追求到了極致的水平,一般的商場里都會有「家居」層,能想像到跟家有關的一切都能在裡面找到。因為北歐一年中有很長一段日子晝短夜長,人們大量時間都待在家裡,如果家不夠舒適,人很可能會抑鬱。

在後來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原來 Harald 是一位紮實的「富X代」——從小和父母和弟弟住在被森林包圍的城堡里,而城堡已經住過9代人了。

 

Harald家族的城堡

Harald 的媽媽是藝術家,Harald 兄弟成年後,他們搬到了位於斯德哥爾摩富人區 Ostermalm 的公寓,如今這個公寓已經變成「藝術陳列室」,放置著Harald母親收藏的藝術品,連客廳通往走廊的兩側都是各種暗黑(......)主題的油畫。

從小耳濡目染,Harald 一直打理著自家成立的藝術基金會,跟瑞典皇室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但他不是一位典型的富裕子弟。25歲那年,他與弟弟還有兩位朋友一起創立了飾品品牌 Triwa,到今天已經有11年了。

11年,4位創始人,從不撕 X。這得多佛系,難以想像。

 

Triwa 四位創始人合影

Triwa 不貴,價格千元上下。得益於創始人們被藝術熏陶的好眼光,Triwa 這幾年慢慢變成國內「北歐小眾設計,好看還不貴」的代表之一。

去年,瑞典瑪德琳公主結婚,戴著它上了《ELLE》瑞典版封面——沒錯,公主沒有戴愛馬仕,而是戴著一塊千元價位的手錶。

 

公主的想法很簡單:Triwa 好看就成,用來搭配愛馬仕手鐲效果更佳。

這種觀念可能只有親歷才會發現它的寶貴與不易,「奢侈品」本質上是階級的象徵,是一種界限劃分的信號,但對「美」的欣賞卻是自由的、沒有邊界的。你究竟在追求你心目中的「美」,還是一種旁觀者視角的「階級信號」?

不是每個人都能想清楚。

3

但想要抵達這種心態,不僅需要一定的出身和財富,更重要的是財富誕生和存在的環境。

吃飯的時候,Harald 問我和同行的朋友:在中國生活的年輕人們壓力大嗎?

「壓力很大,每個月都在為房東打工。」她說。

Harald 追問,那你會非常想要努力賺錢,想要成功嗎?

她說,自己每天都非常努力工作,因為競爭很大,不進步就會被人替代。當然非常想成功,想證明自己。

Harald 露出迷惑但理解的笑容。

4

瑞典是一個平均主義社會。什麼是平均主義呢?在瑞典,一名餐廳的服務員每月的收入大概兩萬人民幣左右,一位辦公室文員大概多了三千元,一位大學教授薪水很高,但扣了稅到手也就三到四萬左右。

國家高稅收控制著貧富差距,鼓勵居民追求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東西,而不是依靠競爭。所以,人們選擇工作和事業,大多憑著興趣,不會覺得多一點錢就會比別人生活得更好。

曾有段時間流行一個詞「Lagom」,它在2017年搜尋引擎上的搜索次數超越 「Hygee」,一舉登上當代生活風格的尖端,它和代表舒適愜意的「Hygge」常常一起被概括為「北歐風格的回歸」。

Lagom的意思可以翻譯為「不多不少剛剛好」,也可以是「不那麼嚴格的極簡主義」。它代表了瑞典人「在平衡中尋找幸福感」的生活態度:一個人應該吃飽,但不應該吃撐,應該勤奮工作,但別太累,應該有錢,但別太多。喝酒時說聲 lagom,不勸酒不強求,用簡明輕快風格的傢具,追求自然和環保......

 

瑞典人工作時間不長,很悠閑,所以娛樂活動多樣,圖為正在學划船的人們 

直到這一刻,我才終於明白 Harald 和他的朋友們那種單純而篤定的語氣。

提到規劃,就是「專註做出好設計」,甚至問到口頭禪,他們也會說「珍惜每分每刻,讓明天變成更好的自己。」

這些話,放到國內企業家口中,會顯得太「假」,因為生意離不開競爭,廝殺,超越。甚至已經是業內老大,也要隨時提防一不留神衝出來的黑馬,時刻不能鬆懈。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會更先到來,這種觀念已經深深地根植於每個人心中。

這些事情,放在瑞典的幾位品牌創始人身上,顯得尤其不重要。作為早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的「old money」,他們從未想過要沉醉於享樂主義,而是遵循內心,只想做好設計,做出最好的東西,他們是真正的在「自我實現」。

這可能是他們身上最令人羨慕的地方了。

 本文轉載自GQ實驗室 

 撰文:范神經 

 版式:7m

 

 圖片:部分來自Triwa 官方 

 還想看更多↓

話題 |  ?????話題 | 你們眼中的虎女張雨綺,可能只是個hello kitty時裝 | 誰能告訴我,秋天怎麼穿才不出錯?

 美是千人千面 

 人生那麼短,愉悅自己更重要 


推薦閱讀:

TAG:富豪 | 花錢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