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一帶一路」推高沿線國債務風險?林毅夫:是合作雙贏

聚焦丨「一帶一路」推高沿線國債務風險?林毅夫:是合作雙贏

來自專欄一帶一路4 人贊了文章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今日舉行。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在會上指出,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需要扮演更重要的國際角色,創造全球就業,不要為「一帶一路」國家增加太多債務。對此,北大國發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回應,中美貿易是雙贏,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是一種合作方式,新的時代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的復興,也意味著所有國家的共同繁榮。

談及中美經濟,聯博基金理事會主席、世界銀行前行長佐利克表示,中國的成功是取決於國際經濟條件的支持。中國的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更加開放的政策可以使得全球的經濟更加一體化。

佐利克建議,中國需要扮演更重要的國際角色。希望中國能夠將亞投行的原則運用於「一帶一路」,反對腐敗,同時進行公開採購政策,創造全球的就業,以及和當地建立聯繫,同時不要給很多的「一帶一路」國家增加太多的債務。

在佐利克看來,中國不要只是依賴於經濟上的自給自足來應對美國,而是應當成為負責任的利益相關方。未來不應僅參與國際事務,而是要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至於中美貿易摩擦,佐利克援引一位哈佛大學的教授的觀點,稱雙方不應該互相威脅、讓摩擦升級,要避免對抗,尋找雙方的共同點,並互相尊重。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林毅夫在會上回應,「美國和中國的經濟是相互互補的,我們兩國之間的貿易是雙贏的。」林毅夫舉例,中國的人均GDP在2017年達到8640美元,而美國的人均GDP是6萬美元。根據可變價格來衡量,中國的人均GDP只是美國人均GDP的15%。用GDP來衡量,中國的人均GDP只有美國的25%。對中國的工業部門來說,生產的主要是中低端、低附加值的部門,而美國是高附加值的部門。貿易意味著中國可以向美國的消費者提供廉價的商品以及較低成本的中間品。中國也可以為美國提供巨大的市場,尤其是為美國高附加值的服務提供巨大的市場。

林毅夫進一步解釋,即使中國的收入水平達到了日本、韓國、德國的水平,中國和美國的貿易仍然是雙贏的。事實上,因為貿易取決於比較優勢,每個國家在做某一個工作的比較優勢是否有專業性。只有有比較優勢,就會有共贏。正因為中國、美國經濟結構之間的互補性,大家也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公司、企業也希望有更高的利潤,中美之間的自由貿易恰恰能夠給我們帶來這樣一種雙贏的結果。

至於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林毅夫提出,「中國需要為全球發展體系承擔更多的責任。」目前中國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世界上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很有可能中國也將在2025年左右成為高收入國家,像其他的高收入國家一樣,中國需要向全世界做出貢獻,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實現增長、實現脫貧。

如今世界上仍然存在普遍的貧困現象,中國能不能在這方面做的更好,能不能更好的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增長以減少貧困?林毅夫認為,經濟發展是結構性改革的過程。從農業到製造業,成為服務型的經濟體。在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中,有個別發展中國家抓住了發展機遇的窗口,實現了從農業國到製造業國的轉型。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中高收入國家,不遠的將來也會成為高收入的國家,而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會失去比較優勢,因此可能會向其他國家轉移。在這個過程中,規模是很重要的,林毅夫估計,「中國可能在製造業中釋放出8500萬個就業機會。」如果其他國家獲得這部分機會,將在很大程度上助力他們的製造業發展。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必須要解決基礎設施等瓶頸問題。因此,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五通」當中就有合作聯通。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是一種合作方式,還要有中國與其他國家和社區的合作。林毅夫補充,新的時代不僅僅意味著中國的復興,也意味著所有國家的共同繁榮。


推薦閱讀:

TAG:林毅夫 | 經濟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