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買的不是一輛車

我買的不是一輛車

2 人贊了文章

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汽車也走進了千家萬戶,如果說買第一輛車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方方面面,比如價位/動力/空間/油耗等等,那麼第二輛車也許才是你內心真正的歸屬。

而汽車也脫離了傳統代步工具的單一用途,它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就像你千挑萬選的一塊手錶,一套精心別緻的西服,一雙個性十足的潮牌球鞋,這些都是你內心屬性的外在延生,人們往往通過這些外在的東西能對我們有一個大致的印象,所以大家都在忙不停的裝點自己,讓自己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博學,更加的富有內涵。

而選購一輛車也極大程度上的代表了我們自己,將我們的喜好/審美取向/價值觀都通通展露無遺。而在這多元化年輕化的時代,個性就像圖騰一樣被年輕人所敬仰,讓自己更加的獨特,更加的與眾不同。

而這款由德國Benz和瑞士Swatch手錶為應對日加擁擠的城市用車環境而聯合打造的兩門小車,自誕生之日起就註定與眾不同。就像她的中文名「精靈」一樣,她彷彿有一股靈氣,小巧可愛,讓人愛不釋手。

有人說同樣的價錢可以買到空間更大動力更強的車,可是誰又能說車身小,顏值高,駕駛靈活就不是需要花錢買的呢。她確實顯得有點離經叛道,沒有別的車與她為伍,所以她只能自成一派,獨自撐起這小眾的天空。而與她的結緣也僅僅是車流中的那一次回眸,便註定今生的相遇。

買這輛車的需求其實很簡單,就是想找一輛小小的車,開車不費心,停車更不費心,空間/動力/油耗那都不存在,於是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用車感受

在與她相處的這段日子裡,她雖然身為微型車,但也因為只有兩個座椅,所以車內的乘坐空間非常的巨大。而當年的代言人可是科比,這麼個大高個都能坦然坐進去,乘坐空間不必多說。

而要 說道說道的就是這個一體式頭枕的座椅,整體座椅感受偏硬,包括坐墊以及靠背,雖然設計初衷是為了城市通勤,不需要長時間駕駛,但是座椅真的硬,並不覺得舒服,而如果非要長途行車的話,再加上沒有中央扶手箱,簡直就是一個折磨。此外座椅的靠背角度並不能大角度翻折,頂多就120°多一點,也就意味著在車內你並不能躺下,當你長時間駕駛想要休息一下時,這時候你會特別絕望。

無框車門是這輛車有逼格的地方,開啟角度也很大,車門更是大,每次上車都是走到車尾打開車門,這種感覺還挺奇妙的。

全景天窗幾乎涵蓋整個車頂,隔熱能力也非常的強,在大夏天的烈日下,也感覺不到有多少熱量。而通透性又很強,在車內的感覺很敞亮,駕駛的時候心情很愉悅。

整個中控的設計給人的感覺很調皮,包括360°旋轉的出風口,凸出的懸浮式的多媒體系統等都讓人眼前一亮。而方向盤上銀制的裝飾面板頗有幾分金屬的味道在裡面。定速巡航和限速功能在市區和高速行駛非常的方便。

這個空調溫度調節滑軌的設計非常的新穎也非常的好玩,每一個溫度檔位之間都有清晰的阻尼感,手感很棒。而且滑軌上還有個透鏡將數字放大顯示,很是貼心。

而在儲物空間方面也不是那麼的不堪,一輛小米滑板車也能輕鬆裝下,解決最後半公里的問題,自由出行變得觸手可及。

接下來說說我不滿意的地方,首先這款車沒有倒車雷達,雖然我知道smart車身小巧,而且短前懸和短後懸的設計,使得根本沒有車頭和車尾之說,每次倒車時一轉頭就能看到車屁股,可是沒有倒車雷達這是要逼死強迫症那。

其次這台1.0三缸機由於就在座椅後面,每次啟停的動靜都挺大的,而在與雙離合6速變速箱的匹配中,在低速下存在著明顯的頓挫,尤其是倒車時更是嚴重,油門給少了不走,給大了就竄,這在倒車時就比較難把控了。

說到底車只是一個工業產品,人無完人,車無完車,但是它卻無形中透露著車主的生活。有的人喜歡空間大,看起來氣派;有的人喜歡粗狂的車,看起來威猛;有的人喜歡跑車,開起來比較暢快。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車主內心喜好的映射。

日常寫真


推薦閱讀:

TAG:新車 | 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