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篇連載小說《舊國夢》|(64)月明人盡望

民國愛情題材長篇小說《舊國夢》由作者熊依萌授權本號原創連載。之前已推送的章節,可以選擇本章正文前的目錄點擊閱讀。

自序與楔子                   

第 1章    綿綿女兒心    

第 2章    滬上貴千金

   

第 3章    相見兩不言

   

第 4章    不如不相見

   

第 5章    禪院喜相逢

 

第 6章    遊園驚夢人   

第 7章    戲園賞新戲    

第 8章    言盡心底事  

第 9章    月上柳梢頭   

第10章   若能同甘苦    

第11章   風波又起時    

第12章   憶青梅竹馬    

第13章   醫者赤誠心    

第14章   秋風擾我心(上)    

第14章   秋風擾我心(下)    

第15章   西醫妙診斷    

第16章   莫辯婚姻事

  

第17章   得理不饒人

  

第18章   後宅煩心事

  

第19章   何能話相思

  

第20章   如何過年關

第21章   無事不登門

第22章   恨不相逢早    

第23章   世事多無常

第24章   天涯淪落人(上)

第24章   天涯淪落人(下)

第25章   只恐風波惡

  

第26章   

便塵埃落定(上)    

第26章   

便塵埃落定(下)  

第27章   

奈何月兒明

  

第28章   

且往大上海

  

29章   何事擾春風

(上)

第29章   何事擾春風

(下)

  

第30章   海上一粒沙

第31章   嘆寄人籬下(上)

第31章   嘆寄人籬下(下)

第32章   察言觀色間  

第33章   

謹小慎微處

第34章   奈何動情時

(上)

第34章   奈何動情時(下)

第35章   感情亦難辨

(上)

第35章   感情亦難辨(下)

  

第36章   佳人陪伴時

第37章   人心多難測

(上)

第37章   人心多難測(下)

第38章   洋場初見歡

(上)

第38章   洋場初見歡(下)

第39章   變化多端時

(上)

第39章   變化多端時

(下)

第40章   世界共此時(上)

第41章   世界共此時(下)

第42章    百感交集時(上)

第43章    百感交集時(下)

第44章    患難見人心

第45章    初見名洋場

第46章    另眼看世界

第47章    人傑大抱負

第48章    滬上正飄雪

第49章    亭亭玉殿春(上)

第50章    亭亭玉殿春(下)

第51章    金陵又海棠

第52章    三月雨潺潺

第53章   小荷露尖角

第54章   不關風與月

第55章   疏影水清淺

第56章   應是故人來

第57章   磐石無轉移

第58章   將心向明月

第59章  月綻浮雲里

第60章  沉沉未須臾

第61章  冰壺玉界上

第62章  安知燕雀志

第63章  歲月不待人(一)

第63章  歲月不待人(二)

(64)

月明人盡望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1931年整個秋季,劉家兩代遊子都難得長時間停留陳墓,不是因為難得齊全歸家,而是因為劉家老太太病危了。

病來如山倒,上了年紀的老人的突發病症,全家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

劉家叔叔親自給文珹和文琇請了假,又讓老五文瑄自己跟港大教務處告了假。

劉家老五是極執拗的性子,他近來選修國際政治,任課教授師出法蘭西,喜歡針砭時弊,近來中國東北戰時吃緊,教授一定會分享最新戰局,並對國際政治點評一番,說不定還會穿插政治家的小八卦,給冷峻的國際政治增加一味戲謔佐料。文瑄流連佳課,還不解地問父親,為什麼讓他請假在留在陳墓。

劉家叔叔劉淄軒凄然道,「幼時送你去中式學堂,你也學過『父母在,不遠遊』,我少年離家,也是你祖父的安排,為著擴展家族的生意,後遇到你母親,才落在香港,想來你祖母未必情願的;這二十幾年,陪伴你祖母的時間寥寥無幾,你與珹兒、琇兒也不過幾年回來一趟,怕是都要忘了自己是陳墓兒女,如今才說得出這樣的混賬話。「

劉老爺還寬慰自己的弟弟,」他不過不足二十歲,如何懂得鄉愁?你二十歲時,偏要到法蘭西留學,父親請了全族的叔伯來勸,都是勸不動的;哪裡還有精力去關注阿dia和阿奶的病症,阿奶走的時候,你還在意呆利遊歷罷。」

劉淄軒慚愧笑道,「現今也更明白大哥的用心良苦,左右也嫉妒大哥做了好選擇,上海離陳墓不過幾小時,若有急事,索性自己開車也能到的。「

」他叔叔,若能像你一樣,找到拔尖的本地姑娘,把『異鄉當故鄉』未嘗不是好事「。劉太太笑盈盈寬慰道。

劉家嬸嬸曹月禾本是廣東人家,祖父一代往來香港做貿易生意,後留居香港,月禾的外公是香港殖民地第一屆港督的幕僚,母親是英國人與Macau人、福建金門人的混血,到月禾這一代,已經說不上是哪族人,只知道是英國公民、地道香港人,樣貌上多保留了西方人的稜角感;在飲食上,也是「萬國口味」;語言上,除卻英文和國語官話之外,倒也會些廣東話和客家話;又因為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了會計學,在生意上更能幫忙到劉淄軒。

拎得清的人大抵心裡十分清楚,劉家能在五年之內在粵港兩地站穩腳跟,除卻劉淄軒本身的勤奮努力和父兄的鼎力支持,也要仰仗曹氏家族在粵港地區不容小覷的政治、經濟實力;印度、錫蘭的貿易生意更是劉曹兩家聯姻的結果。

劉太太深諳此道,也更因此要為三個兒子安排門當戶對的太太。

曹月禾不是健談之人,不過是喝著阿華田陪笑。

劉太太想,香港人真是奇怪得狠,中不中,洋不洋;誇你的時候,偏像洋人一樣,最多只是敷衍一句「THANKS」;喝茶時,也喝不得上頂尖的毛尖、普洱、龍井、鐵觀音、正山小種……阿華田這種朱古力加牛奶加七七八八的街邊東西真是愛的很。她也跟劉沛軒到過粵港地區吃早茶,茶點倒多的是,可茶也不過是菊花、香片(茶葉沫子)和茉莉花綠,如何養尊處優的大小姐,也不過爾爾。

趙靜怡早聽出劉太太的話中話,她和文琦的婚姻,早就是滬上家族聯姻中的一段佳話,結婚幾年來,除卻錦里之事「如鯁在喉」,倒也沒什麼不完美;她笑呵呵道,「爸爸媽媽和叔叔嬸嬸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琴瑟在御,莫不靜好,就是這樣的模樣了罷。」

靜怡不忘給文琦使個眼色,讓他也跟著附和兩句,但此時劉安桐剛好啼哭起來,文琦讓奶媽把孩子抱到眼前,仔細檢查孩子到底是餓了,還是尿了。

曹月禾還不知道孩子並非靜怡所出,還笑道,「這小兩口,競還是男孩子更細心些。靜怡麻麻,還像個少女。」

靜怡尷尬一笑,又對奶媽呵道,「儂搞撒?腫么讓大少爺親自安排?」

奶媽慌張道,「大少奶奶,偶錯啦偶錯啦……」

檢查過尿布,並無異樣;看來孩子是餓了,如今安桐已經一半人乳一半輔食,這個時辰,倒是可以給些輔食;也不想聽靜怡啰里啰唆,文琦擺擺手,不讓奶媽跟著,自己抱著安桐到隔間去沖輔食,亦或者,只是想,抱著兒子,隨便在花園裡走走,讓她不要再哭鬧。

才從信雅齋出來,穿過穿廊,見文鈺、文璟、愛玲和文琮正坐在花園小湖邊的亭子里喝茶,文鈺和愛玲的孩子在旁邊的木質搖搖床內爬來爬去。

「原來你們在這裡躲清閑。」文琦抱著劉安桐走過來。

「我們這些小輩,還上不了檯面跟父母、叔嬸喝茶談心。」文鈺笑道。

「都當娘的人,還改不了貧嘴頑皮。」文琦道。

文琦把安桐放到搖搖床里,安桐和安楠、沈名哲玩得融洽,他便也坐下來喝杯茶。

文琦捏了個杏干放在嘴裡,又問文鈺道,「你男人呢?」

「哎喲,我男人可比不上各位哥哥,要麼自己當老闆,要麼學校里教教課,說不去就不去的;衙門裡的苦差事,到了上班的時間,總要去報到的。「

「四妹這張嘴,若不去講段子,真是可惜了。」愛玲笑道。

「讓她去講段子?她一個白雪公主,哪能講出老百姓愛聽的段子?「文璟一邊給文琦倒了杯茶,一邊笑道。

「二哥還帶挖苦人的?「文鈺道,」小時候也沒見你有這本事,我印象里的二哥可是最善良的哥哥了。「

「混說,最善良的哥哥不應該是我么?小時候天天帶著你玩的,想來是我罷。「文琮把手上的電報仔細收起來,才道。

「你哪裡是帶我玩,是帶婉姐姐玩,順手帶上我罷?「文鈺瞥了他一眼,又道,」想來也真是奇怪,小時候你多喜歡帶著婉姐姐玩,有什麼東西,都要給婉姐姐一份;每次婉姐姐從家裡回來,你都要給婉姐姐準備好多印度糖,因為她爹爹在家不許她吃;後來你去上中學,每次回來還要給她帶栗子蛋糕回來,若不是婉姐姐提醒你,你都會忘了給我帶。「

文琮早就記不起這些細節,16、7歲之前的事,如今已經過了十幾年了;再者,幼時大多養尊處優,沒什麼精彩、特別的事,後來少年離家求學,特別是遠渡重洋,還要自己打工度日,那些日子才是最難忘的。

「你這伶牙俐齒,竟是誇大其詞。「

「這還真沒有誇大其詞,我也記得。」文璟給愛玲添了些茶水,又道。

文璟比文琮只大一歲多些,在陳墓的很多記憶,都是重疊的,更何況,幼時,他也很喜歡婉凝。他和文琮性格不同,幼時文琮比較活潑好玩;他則比較沉默寡言,終日喜歡研究陳墓老宅里的各式西洋物件,拆了裝、裝了拆,十歲的時候,他已經會自己組裝表芯;後來,文琮跟父親要了輛摩托車,車子壞了,也是文璟修的。文璟對弟弟妹妹,總是有與生俱來的謙讓和愛惜,儘管他幼時極喜愛婉凝的嫻靜聰穎,卻也時刻記得顧婉凝以後會是劉文琮的妻子。

愛玲靜靜地看著這對兄弟,若有所思。

文琮一時語塞,腦海里在各種重溫歷史畫面,想印證文鈺和文璟的話。

文琦又道,「婉妹確實是個惹人憐愛的小姑娘,儂也不造是哪根筋搭不對,守著這麼好姑娘不要,偏去招惹這個江小姐、那個盛小姐、黎小姐的。」

文鈺托著腮,想著兒時的這些事,眼眶競不自覺濕潤起來,道,「如今我們都有孩子了;原來,阿奶都八十歲了。」

作者簡介

熊依萌

 

譯者

/心理諮詢師/小故事痴迷者/民國建築愛好者,連載《舊國夢》、《依依的婚事》、《與子同謀》三篇;有民國歷史考據癖,傾慕民國大師風骨,喜寫民國人物故事。

愛《舊國夢》的小哥哥小姐姐,歡迎來撩

~lichen5522@163.com


推薦閱讀:

TAG: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