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類的起源真的是猿猴嗎?

初 遇

長期以來世界各民族和地區文化都曾認為人類是超越生命接近神靈而存在的。關於「人是什麼、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問題,《聖經》《埃及神話》或「女媧造人」等傳統解釋把人作為神靈化身。直到最近,人們才開始理性地考慮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1859 年,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出版的《物種起源》,解釋了生物適應、多樣性、類似、差異、地理分布模式、生物間競爭與合作、擬態等很多曾難以理解的生物學現象,推動了生物學革命。達爾文在1871 年《人類起源與性選擇》和1872 年《人類和動物的表情》兩本書中進一步明確地指出人類可能起源於某種猿猴。

 

1863 年,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在《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中指出人類與猿猴的近似性不僅表現在解剖學特徵,而且在行為、心理、模仿注視、記憶、想像、推理、工具使用、武器使用、語言、自我意識、審美等方面,兩者都具有類似之處(赫胥黎,2010)。該書預測人類祖先最初應該出現於非洲。1924 年,雷蒙德·達特(Raymond Dart ,1893—1988)在南非發現的250 萬年前的湯恩小孩化石證實了這一預言。人類學與靈長類學都開始於進化論,並在研究人性起源的問題上相遇了。

人類學與靈長類學的初遇孕育了比較解剖學。其中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是探討直立行走及其相關的形態學特徵(Darwin,1871)。尤其是通過研究現生靈長類骨骼牙齒形態,比較初期人類化石和類人猿化石,復原化石種類的運動樣式和生活等。1959 年,劉易斯·利基(L. S. B. Leakey)等人類學家在東非坦尚尼亞和肯亞發現距今約175 萬年前的能人化石標本。20世紀20 年代以後,我國陸續出土了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直立人標本。越來越多的化石和解剖學發現將人類與生物連接起來,形成了探索人類起源的基礎。

 

但是初遇並非總是一帆風順的。早期人類學家關心社會的起源和文化共通性,出版了《古代社會》(Morgan,1877)和《世界通用文化的列表》(Murdock,1945)等著作。遺憾的是,生物進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思想隨後被誤用於「社會達爾文主義」或「優生學」之中,引發了社會動蕩和納粹主義擴張。20 世紀以後,美國文化人類學創始人之一博厄斯(Franz Boas)提出了文化相對論的觀點,批評了隨意將生物學概念套用於人類社會研究的方法。文化相對論有利於消除人種差別的思想,在當時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在這一思想影響下,人類學研究逐漸忽略了人類文化的共通性,而集中於研究各文化間的差異性及民族志研究。人類學與生物學的初遇出現了裂痕:人類學成為研究人類文化的人文科學,而生物學成為研究生物(除人類以外)進化的自然科學。在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裂縫之間,靈長類學得到了發展空間。

 

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靈長類包括原猴類、新世界猴、舊世界猴、類人猿(包括人類)等自然類群(Swindler,1998)(圖1)。其中現代人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Homo sapiens)。學名的前者Homo 為人屬名稱,後者sapiens 為智人種名。

圖1 現生靈長類分類類群

1. 原猴類

 

原猴類(prosimia),又叫低等靈長類,是靈長類的活化石,維持著6500萬年前初期猿猴的狀態,包括狐猴型和懶猴型兩個亞目。前者僅分布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及其周邊島嶼。後者分布範圍較廣,在非洲和亞洲都有發現。很多原猴類有夜行性的特徵。

 

2. 新世界猴

 

新世界猴(new world monkeys),分布於中、南美洲的猴子,包括卷尾猴科、青猴科、僧面猴科和蜘蛛猴科。除了絹毛猴以外,新世界猴都生活在潮熱的熱帶雨林,主食水果、嫩葉、昆蟲和鳥蛋等。他們與舊世界猴的主要區別之一是鼻的外部形狀。新世界猴的鼻部軟骨間隔很寬,鼻孔開向側方,鼻孔間距較寬,故被稱為闊鼻猴類。此外,新世界猴有12 個前臼齒,而舊世界猴、長臂猿科和人科只有8 個前臼齒。

 

3. 舊世界猴

 

舊世界猴(old world monkeys),猴科,分布於非洲和亞洲,是我們最熟悉的猿猴種類。其中分為猴亞科和疣猴亞科兩大部分。猴亞科的主要特徵是前肢稍長於後肢、尾短、面部裸出,其中獼猴、台灣猴和臧酋猴等獼猴屬種類在我國最為常見。與猴亞科相比,疣猴亞科體型瘦長,後肢長於前肢,拇指退化,而拇趾粗大,頭顯得更圓,尾很長。金絲猴和白頭葉猴等是我們較熟悉的疣猴亞科種類。

 

猴亞科種類多有暫時儲存食物的頰囊,坐骨皮膚硬化形成坐痂。而疣猴亞科一般沒有頰囊,而是形成復胃結構,容量是猴亞科胃容量的3 倍左右,適應於大量取食樹皮和樹葉等低能量食物。舊世界猴的鼻孔都是朝下的,鼻間距較窄,故又被稱為狹鼻猴類。他們體型一般比新世界猴大,很可能是人類和類人猿的直系祖先。

 

4. 長臂猿科和人科

 

長臂猿科是較為原始的類人猿(Apes),體型小,又叫小型類人猿。其中包括長臂猿屬、白眉長臂猿屬、黑冠長臂猿屬和合趾猿屬的十餘個種類。長臂猿僅分布於亞洲,分布範圍東起中國雲南省、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薩省以及東南亞地區,活動的海拔範圍可達2700 米。海南長臂猿是我國的特有種類,僅有20 余只,幾近滅亡,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猿猴。

 

人科包括大型類人猿種類(大猩猩屬、黑猩猩屬、猩猩屬)、絕跡的原始人類和現生人類。大型類人猿在進化上非常接近於人類。它們有發達的大腦、複雜的認知能力和穩定的社會結構,以及與人類相似的感情和精神世界。它們的行為、組織結構、生理和代謝的特點也均與人類相似。例如,在體質特徵方面,類人猿和人類都有複雜的大腦結構、寬闊的胸廓、盲腸、蚓突及扁平的胸骨。

 

但是,類人猿與人類也有明顯區別,如類人猿善於臂行、前肢長於後肢、無法完全直立行走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幾十種類人猿,後來大多數都已絕滅。如今類人猿僅分布於非洲和亞洲的森林裡,由於棲息地被破壞和人類的捕獵,所有類人猿都面臨滅絕的危險。人類是目前最為昌盛的人科種類,人口高達60餘億,分布於世界各地。

 

泡溫泉的日本猴

文化與本能不同,是非遺傳性出生後習得、通過一定途徑傳播和繼承的行為。人們曾普遍認為「人類是唯一具有文化的動物」,將文化作為區別人和動物的最有力標誌之一。然而隨著靈長類行為學的發展,人們發現猿猴也有文化行為。猿猴文化行為雖沒有人類的那樣博大精深,卻也有多樣的表現方式。日本猴洗紅薯的文化、黑猩猩釣食白蟻和砸堅果的文化行為已經家喻戶曉,成為很多國家教科書中動物文化行為的範例。

 

(一)日本猴泡溫泉的文化

 

日本猴泡溫泉是猿猴文化行為的一種(圖2)。猴子主要在山林里活動,大都有懼水心理。然而長野省地獄谷野猿公苑的一群猴子卻非常喜歡泡溫泉。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泡溫泉已成了地獄谷猴群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多數猴子喜歡在溫泉池內安靜地泡著若干小時,也有的個體特別好動,不時潛入水中尋找食物。這一奇特的行為開始於1965 年冬季,一隻兩歲左右的猴子個體嘗試泡在當地旅館的溫泉里取暖。很快地,泡溫泉的習慣逐漸在地獄谷群里傳播開來,隨後這一行為被一代一代傳下來,維持至今已成為當地猴群的特有文化行為。

圖2 地獄谷野猿公苑內泡溫泉的日本雪猴(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筆者分析了日本猴泡溫泉習慣的傳承譜系,由此推理這一行為在群內的傳播過程。1980~2003 年,114 只或31%的雌性養成了冬季泡澡的習慣(圖3)。有些雌性頻繁地泡溫泉,其子女也很容易養成泡溫泉的習慣;而有些雌性很少泡溫泉,其子女也就很少有機會接近溫泉池,大多沒有泡溫泉的習慣。由於等級地位高的雌性總是霸佔溫泉池,驅逐低地位的個體,泡溫泉逐漸成為一種「貴族性文化」,溫泉泡得多是高地位家系的個體。這一結果暗示了泡溫泉的習慣主要是在母子間學習的方式傳播和穩定下來的。有意思的是,在溫泉里泡澡的一般只有雌性,而很少有雄性。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猴形成的是母系社會,群內的雄性都是外來的個體,它們從小沒有經歷過泡澡文化的熏陶,也就很少能養成泡溫泉習慣。社會結構是文化的載體,日本猴的溫泉文化就是在母系社會的基礎上從母親到子女一代一代地繼承著。

圖3 日本猴泡溫泉習慣的傳承譜系

 

 

(二)黑猩猩自我醫療行為

 

「醫食同源」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我們如果將視野放得更寬一些,就會發現很多其他民族,甚至很多動物都會使用食物治病。靈長類取食植物時不僅獲取營養,有時也會獲得一定藥效。坦尚尼亞黑猩猩患痢疾、睏倦、蛔蟲病等病狀時,會尋找平時很少取食的驅蟲斑鳩菊等植物。咀嚼這種帶苦味植物莖葉,吞咽滲出的苦汁,24 小時內可以明顯減少病症表現,改善身體狀況(圖4)。糞便中出現被殺死的蟲卵和成蟲。現代科技分析發現,這一植物確實含有抗菌、抗腫脹、提高免疫力的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可以抑制體內腸節蟲的繁殖活動,也抑制血吸蟲的活動和繁殖,殺死瘧疾、利什曼病和阿米巴痢疾的抗原。實際上,非洲當地人也普遍將驅蟲斑鳩菊作為藥用植物使用。

圖4 黑猩猩自我醫療行為示意圖

 

上述是化學方法除蟲,而黑猩猩還會採用物理方法除蟲。黑猩猩出現蛔蟲病等腸道寄生蟲病時,會選擇表面粗糙帶小倒刺的葉子,慢慢放入口中,一枚一枚地吞下。坦尚尼亞黑猩猩主要吞食無花果和鴨跖草植物葉片,最多會吞下100 枚。葉表面小倒刺加速腸道蠕動,減少消化時間,容易將腸道腸節蟲等寄生蟲排出體外。5~6 小時後,葉片經過腸道被排出,與化學方式除蟲法不同,排出的葉片大多是完整未完全消化的狀態,葉片表面的小倒刺上掛滿了蟲卵和活成蟲。目前已知黑猩猩、倭黑猩猩和低地大猩猩吞食40 多種植物葉片用於自我理療。

 

類人猿使用的藥用植物大多與當地人類使用的相似,治療的疾病也相似。自我理療行為反映了黑猩猩和當地人對森林環境的適應和智慧,或者說反映了「醫食同源」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黑猩猩吞食葉片採用了純物理性清理腸道寄生蟲的方式,沒有化學藥物的副作用,這一經驗將來可以為人類驅除腸道寄生蟲研究提供借鑒。

 

猿猴的所有文化行為都不是天生就會的,而是某個個體創造出來,通過橫向(朋友)或縱向(母子)間的途徑傳播,隨後世代繼承保留下來的,成為某個種群特有的行為。隨著研究進展,越來越多的靈長類文化行為被發現,如非洲黑猩猩和南美卷尾猴用石頭砸開堅果; 泰國食蟹猴用石頭敲開貝殼等。其中,值得期待的是,可以從物種生物學和進化角度理解文化的意義,如動物的自我理療行為可以從提高了自身抵抗能力、獲得更高的適應能力的方面考慮。雖然猿猴的文化行為非常簡單,但是它和人類文化起源可能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最近由於靈長類文化行為研究的飛躍,甚至形成了文化靈長類學的新領域。

 

我 是 誰?

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眼界和社會交往更加國際化。在與外人接觸的過程中,人們發現雖然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語言和文化,但是一開始就可以理解他們的笑容、憂愁等表情和肢體表達,知道他們也會思念家人,有著穩定的家庭配偶關係和近親迴避禁忌等價值觀,有著與我們基本一致的基因序列、身體結構和生理特徵等。這些人性和文化共通性是全球各民族、各國人民相互理解的紐帶,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基礎,也是人類學研究的原點。

 

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身體、行為是對自然環境長期適應進化的結果。人類胎生哺乳的特點是哺乳動物時代的痕迹;發達的視覺、靈活的雙手等特點是靈長類時代的痕迹,男女分工勞作和形成家庭是原始狩獵採集民的痕迹。靈長類學鮮明地指出人類不是神靈,應該回歸於生物界之中。靈長類學有助於比較分析人類與猿猴的進化特點,探討人性起源,揭秘「我是誰」的人類謎團。

本文摘編自田阡,潘英海主編《應用人類學》,內容略有刪減改動。

《應用人類學》

主編:田阡,潘英海

責任編輯:任俊紅,劉巧巧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6

ISBN:978-7-03-054193-2

《應用人類學》

共十七章,分別是導論、環境人類學、發展人類學、企業人類學、教育人類學、營養人類學、醫學人類學、法律人類學、都市人類學、災難人類學、旅遊人類學、博物館人類學、影視人類學、語言人類學、應用考古學、應用體質人類學和靈長類研究在人類學中的應用。

(本期編輯:小文)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來稿

與科學相約 | 科學出版社徵稿啟事

點擊「

閱讀原文

」可購買本書

推薦閱讀:

TAG:人類 | 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