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你會害怕成為空巢老人嗎?

將來你會害怕成為空巢老人嗎?

4 人贊了文章

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

當你老了 走不動了

爐火旁取暖 回憶青春

歌詞的開頭,寥寥幾句,就把常人年老之時的晚年生活描述得很形象。

人的一生將走到盡頭,最繞不開的就是過往的回憶會逐漸浮上時間的長河。

不經意間,就會被某一件物品觸發了記憶的按鈕。

對於有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張老照片,一個紀念物,一枚胸針。

而對於下文登場的主人公來說,就是一根破舊的煙斗,讓他在積木小屋中回憶了一整個人生。

這部日本動畫短片是在2008年上映,目前豆瓣評分9.3。

短短的12分鐘,沒有任何的對白語言。背景音樂和情節的發展配合得恰到好處,很有意思。

片中的畫面和風格,都不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日式動畫片的那種精緻、治癒、超現實、清新或者熱血等。

而是帶著些許自然、律動和詩意的法式情調。

僅僅通過製造畫面的「粗糙感」,加上背景音樂的渲染,就把一位老人晚年生活的孤獨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出來。

【 回憶積木小屋】 高畫質 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字幕可選)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1

老人每天就是抽著煙,坐在桌子前,看著滿牆和子女、逝去妻子的照片。

沒事就打開家裡地面的井蓋釣釣魚。

獨自一人在小房間里吃飯看電視。

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

這些場景在現實中熟悉嗎?很熟悉,很多的空巢老人每天就是這樣過來的。

我們經常會談到孤獨。

孤獨是什麼感覺?

我們年輕人的孤獨感還是可控的。

無非是社交原因,沒有什麼朋友可以陪伴傾訴;或是三觀的原因,覺得無人能理解自己的想法。

社交障礙,可以改進;三觀不合,也可以調整。

即使我們再怎麼感知孤獨,還是有家人守候在身邊。

一通電話,一個擁抱,一句鼓勵。

來自家的港灣的溫暖,還能幫身處異地的我們融化掉很多失落無助感。

而老年人的孤獨呢?

無法估量。

好友逐漸逝去,父母兄弟姐妹也很多都不在人世,兒女有自己的家庭巢穴。

行動不便,能夠娛樂的活動很有限。就算去到養老院,面對的更多也是枯竭的生命一個一個地消逝。

我們年輕人口中的孤獨感,還是有得改變和可逆的。

老年人的孤獨,就真的是一種「世間之大,獨我一人」的悲涼感。形同一葉扁舟,漂浮在無垠的大海中。

就如片中情景的設定一樣,老人生活在一片汪海之上,所有的房屋和街道都浸在水中。

很多的屋子早已無人居住,慢慢沉淪在海水之下。這也暗示著老人最後生命的歸屬。

在一片汪洋中,孤獨地消逝,無人問津,就如同水滴一樣融進海水中,無人為其悼念。

水位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漲,如果沒有繼續往上蓋房子,就會被海水淹沒。有的房屋因為沒有住人,所以就完全浸在水中。

這也暗含著:很多在水下的屋子,曾經也住著一些孤寡的老人,後來生命消逝了,所有的一切連同房屋也就被埋沒了。

有一天當老人睡醒起床,就發現房屋進水了。

所以就只能繼續往上蓋樓了,颳風下雨,身邊只有一把撐著的雨傘陪伴在身邊。這裡的雨傘是伏筆,這是他的妻子小時候和他約會時撐的傘,他還保留至今。

當老人在第八層樓搬運最後的物品到第九樓時,不小心把嘴裡一直叼的煙斗給掉入到七樓的水中。

在入住後,老人在抽屜里尋找其他的煙斗做代替。但是,他已經習慣了以前的那隻煙斗。

老人看到了掛在牆邊的潛水服,於是決定潛入水中去找回丟失的煙斗。

當老人游到了第七層,在水中彎腰拿起煙斗的瞬間,那種記憶的熟悉感撲面而來。以前他的煙斗掉的時候,是他的老伴彎腰拾起遞給他。

突如其來的記憶,讓老人決定繼續往下潛,去看看以前住的老地方。

來到第六層,是他和老伴最後生活的地方。牆邊上擺放的床,老伴在臨走前曾躺在上面,他在床邊喂著她吃飯。

來到第五層,這裡曾充滿著全家喜聚一堂的歡聲笑語。兒孫滿堂,一大家子開心地在拍全家福。

如今老人只能對著那張曾經坐滿人如今卻空蕩蕩的沙發發獃。

來到第四層,是女兒第一次帶著男朋友回家。老人有些怔住,是老伴輕推了他一下,他才回過神來。

後來,女兒結婚了,一家四口在一起又拍了一張合照。其實老人還沒有做好去接受女兒要成家結婚的心裡準備。

在女兒帶著男朋友回家見父母的時候,他就已經怔住,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和接受女兒即將要離家嫁人的事實。

參加完女兒的婚禮,老伴是高興地把大合照掛在牆上。而老人則是沉思的神情看著一切,慢慢地吐出一口煙。

一位表面上不太擅長言辭,實際上卻為子女思前想後的父親形象,就這樣熟悉地躍出畫面中。

老人對親情和家庭都有著很深的眷戀。

即使所有人都離開了,他也一直留著那些把每個特殊時刻記錄下來的合照,每天都會對著照片看上好一陣。

來到第三層,記憶的畫面是女兒剛長大,正值青春期想逃離家庭不想父母干涉自己的年紀。

來到第二層,是女兒在蹣跚學步,坐在地上玩積木,用積木搭建出了一個房子的形狀。就如現在老人住的房子的形狀一樣。

來到第一層,老人游到了屋外,想起了從小和老伴相識、相知最後相戀。兩人一起開始生活,建造屬於自己的小屋。安家後,兩人在屋內喝酒舉杯慶祝。

老人回到屋內,拾起了掉落在地上的一隻酒杯。

故事的最後,老人回到第九層樓,把兩隻酒杯都放在桌子上並斟滿了酒。

學著以前和老伴相面而坐時舉杯搖酒的樣子,然後碰了另一隻永遠都不會被舉起來的杯子。

2

整個故事的情節,和片名《回憶積木小屋》其實是相對應聯繫的。

房屋的外形就如積木一樣,一塊一塊地堆積搭建起來。

每一次潮水的湧入,導致樓層被淹沒。

意味著在每一個樓層發生過的經歷往事,被時間長河封鎖住,形成了一顆顆的記憶膠囊。

老人潛入每個樓層想起以往的經歷,更像是自己再把每一顆被時間塵封住的記憶膠囊再重新打開。

每一次潮水的湧入,促使房屋樓層的搭建。

其實也是暗示著家庭結構的劇烈變化。

家庭結構的組成和積木很像,積木有大塊也有小塊,而家庭結構的生命周期也有大小的變化。

兩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之處,所以導演通過用積木外形的房子來暗示著人一生的生活狀態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家庭的生命周期分為「單身-築巢-滿巢-離巢-空巢-解體」,小屋每一層樓外形的改變都是和此相呼應。

短片中老人的房屋結構,從最開始的「一」變成了「多」。

後來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只剩下老人一個人的時候,又由「多」變成了「一」。

而最終也會由「一」變成「無」。

3

人,生死有命。

組建起來的家庭群體結構,自然也會有更迭的周期。這都是正常的規律現象。

就如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萬物復甦,生死輪迴,是自然的生存法則。

既然這樣,那導演為何還要費盡心思,把這樣一個常識性的道理再講一次?

我想,恰好就是因為這個道理過於常識性了。

司空見慣後,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常識性道理的背後,一些我們所忽視和缺失的人文關懷精神。

而這,就是導演要借短片傳達的思想。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自然法則。

自然法則從我們人類文明伊始,能夠生生不息地運行。

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自身的調節以及人類對自然的敬畏尊重。

但是,如今是全球變暖導致氣候異常,並且極端天氣出現地越來越頻繁。

會變成這樣,是因為我們都忘記了人在這其中的「加成」作用。我們對自然的關懷變得越來越輕浮,體現在大量溫室氣體無節制地排放。

面對大自然,我們人文關懷的缺失,帶來的後果是生存世界的岌岌可危。

而面對人類本身,我們人文關懷的淡漠,帶來的則是現實世界中社會家庭關係的崩析和坍塌。

短片中人文關懷的淡漠,體現在哪裡呢?

體現在老人獨自生活在一片狹小的區域中,外面的世界都被大海阻隔住了。

這也形象地影射出:處在「空巢期」的老人,與外界的隔閡就是一片汪洋的距離,看不到盡頭。

子女一旦「離巢」,就很難拿再「歸巢」。

這也是短片中有那麼多個鏡頭,投射在那些被水淹沒的房屋中,那些房屋的空置和淹沒,就是因為「無子再歸來」。

這是導演暗含的伏筆之一。

片子有幾處意味很深長的鏡頭是:老人日常慣例之一就是對著牆壁上全家人的照片發獃和深思。

老人拿著妻子的照片看的時間是最久,坐在第一層樓沉思和回憶的時間也是最長的,甚至在第一層樓靜坐時吐出來的泡泡也是最多的,總共有三次。

在水裡會吐比較多的泡泡說明氣息不夠穩,氣息不夠穩則是因為情緒波動比較大,而情緒波動比較大就是因為他很孤單,太想念以前妻子在世時兩人相依生活的時光。

老人越想念妻子,就可以從側面體現齣兒女們對他的關懷不夠多,甚至是沒有。

老人在房子進水後,需要重新建第九層樓的時候,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子女的身影,反而是一個無血緣關係的男子幫忙搬運建築材料。

這樣的場景現實中常見嗎?

很常見。

偏遠的地區,這些場景更是稀疏平常。

4

百度一搜「空巢老人」,出來的都是這些論調。

日本人口的出生率很低,導致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比較嚴峻。

這部短片是在十年前上映的,導演也是想藉此來讓大家關註:日本老齡化問題帶來的一系列老年人養老問題。

當時這部影片一上映,便獲得了很多獎項,其中包括「第8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我覺得這部短片能獲獎的原因之一確實是拍得很不錯,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了當下最重要的社會問題——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以及關注到這一類群體的精神世界。

中國實行了計劃生育,現在人口老齡化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在中國養老體制還沒有建立得很完善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思考中國的老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安享晚年?

「養老」和「養孩子」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不是給足經濟支持就覺得一勞永逸了。而是「養心」,讓老年人的內心世界能夠在這個「以年輕人作為焦點」的時代得到一些愉悅。

人文的關懷才是從這裡突顯出來。

畢竟,現實的情況是:走進很多的大商場,針對老年人群體的服裝和用品少之又少,並且樣式都是很土味。

到底是老年人審美能力差,選擇穿的和用的商品都這麼土,還是因為市面上可供老年人選擇的商品樣式本來就少得可憐呢?

我覺得我們需要去思考這背後的問題。

關注老年人這一類的群體,除了整個社會的養老體系的完善,更重要的也是來自子女方面的關懷。

家庭的結構會變化,但是不要因此讓家庭的成員關係發生改變。

作為子女,「離巢」是我們的權利,但「歸巢」也是我們的義務。

不要讓老人的等待成為遺憾。

以上。

END


我想和你聊的片「不長」, 但「有趣」

喜歡本文的話,歡迎轉發與分享~


推薦閱讀:

TAG:空巢老人 | 養老 | 孤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