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誌35 | 教練,我想打籃球——丹尼-格林(上)

小人物誌35 | 教練,我想打籃球——丹尼-格林(上)

來自專欄申屠說38 人贊了文章

我會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籃板,防守,舞毛巾,遞水的……您需要我做什麼,我都做。

——丹尼-格林

丹尼-格林,1987年6月2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州北巴比倫,身高6尺6(198cm),體重215磅(97.5kg),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得分後衛,2018年7月19日,伴隨萊昂納德的交易被送至多倫多猛龍。

格林的家庭擁有相當不錯的運動天賦,他的堂哥是著名的九指神扣——傑拉德-格林,他的親哥哥拉沙德-格林也是大學時期的籃球悍將,而他也在父親的啟蒙之下走上了籃球之路。父親是格林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格林12歲時,母親便離家出走,老格林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不離不棄,把他們家三兄弟都拉扯大。沒有母親的日子裡,父親是依靠,是全部。

格林高中就讀於當地的北巴比倫高中。除了籃球之外,他也加入了學校的橄欖球隊,並且出任球隊的四分衛。在升上高二的時候,格林轉學至曼哈西特的私立學校——聖瑪麗高中,在高四賽季中,格林場均能得到20分、10籃板、4助攻以及4蓋帽。他被Rivals.com評價為四星級的球員,併入選麥當勞全美高中全明星。

進入大學前,格林的籃球生涯稱得上是一帆風順。入選麥當勞全美高中全明星、被超級籃球名校北卡相中,在父親的悉心指導下,父子倆正一步步走向他們的籃球夢想——直到老格林出事的那一天。


2006年的3月,老格林因捲入一宗毒品案而被捕,警方在案件中共繳獲400磅可卡因和500萬美元現金,多達14名嫌疑人被抓獲歸案。而因為自己的兒子在籃球界已經小有名氣,老格林反倒成了一眾案犯中的焦點,一再登上媒體頭條。

「那大概是我們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我在獄中,他在北卡。而一直以來,我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人。」老格林說道。

那段時間應該是格林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光之一了,他當時還只有19歲,從小的依靠便是自己的父親,現在這根擎天之柱轟然倒塌,格林當時到底承受了多麼巨大的壓力,除了他自己無人能知。

「大二對我而言簡直是痛苦不堪的回憶,我的心思根本就不在球場上,」格林說,「我一整年都沒能獲得什麼機會,因此我一度在考慮退隊,太多場外的事情包圍了我。」

重壓之下,他幾乎退隊,也想過要轉學。但上帝總會在黑暗之中給你留出一線光明,對於格林來說,這線光亮就是他當時的教練羅伊-威廉姆斯。威廉姆斯教練一直堅信他不會退隊,並且一直在苦苦的挽留他。最終,他還是留了下來。

大三時,威廉姆斯教練給予了他充分的信任,他成為了球隊的首發。整個賽季,他場均出戰22.3分鐘,能得到11.5分、4.9籃板、2.0助攻、1.9失誤、1.2搶斷以及1.2蓋帽。他的投籃命中率也有了顯著的提升,來到了46.9%,罰球命中率達到87.3%,至於三分球命中率則高達37.3%。

大三賽季結束後,格林認為自己已有資格參加2008年NBA選秀大會,但他在深思熟慮後仍決定隨北卡征戰最後一年並成為了球隊隊長。格林場均上場27.4分鐘,能夠攻下13.1分、4.7籃板、2.7助攻、1.7失誤、1.8搶斷以及1.3蓋帽。他的投籃命中率也再次提高至47.1%。這個賽季,北卡奪得了NCAA總冠軍,格林成為了北卡男籃歷史上出場次數最多、獲勝場次最多的球員;同時也是大西洋沿岸聯盟歷史上唯一一名取得1000分、500個籃板、250次助攻,150記三分球、150次蓋帽和150次搶斷的球員;同時入選了ACC最佳陣容第三隊和ACC最佳防守陣容。


如您所見,他會在球場上做他任何能做的事,投射、籃板、傳球、補防蓋帽、搶斷……他當時的綽號叫做「填數據單的」。在這支擁有漢斯布魯、勞森和艾靈頓的北卡,羅伊-威廉姆斯教練卻說格林才是球隊的靈魂。

2009年,格林宣布參加選秀,北卡的另外幾位也都於這一屆參加了選秀。

不過當你已經大四畢業,也不是眾人所認為的球隊王牌,即使身處冠軍球隊,也通常不會在高順位被選中。選秀大會那天,格林看著自己的隊友漢斯布魯(13位),勞森(18位)和艾靈頓(28位)在自己之前被選中。而他則一直等到第46位才被克利夫蘭摘下。

當然,這個世界告訴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卻從來沒有告訴我們發光之前你會經歷些什麼。從NCAA到NBA之間是一道鴻溝,無數天才隕落在這道鴻溝里,很多在大學如魚得水的事情,到了NBA就不那麼奏效了。你會的很多,也就意味著你沒有真正的特色。教練們評價格林時也說:格林會做很多事情,卻沒有一樣非常優秀。

「你會發現他有潛力,可沒有一項可以脫穎而出。」時任騎士隊主帥邁克-布朗說,「在其他球隊的球探報告上,也沒有關於格林特點的記載。」

新秀賽季,格林有20次出場比賽的記錄,絕大多數是垃圾時間。球迷們對他的印象不是源於比賽場上的表現,而是他經常出現在詹姆斯賽場邊的狂歡隊伍中間,他會和詹姆斯一起跳舞;在隊友進球時,他會竭力揮舞手中的毛巾為他們加油。

但是格林的這些表現並沒能讓騎士隊對他有更多的耐心,2010-11賽季之前,為了騰出人員空間簽下曼尼-哈里斯,格林被騎士隊裁掉。11月的時候,馬刺隊給了格林一份非保障合同,但他僅僅出戰兩場,共打了9分鐘就再次被裁。


2010年的聖誕節,丹尼-格林窩在家裡的沙發上,已經一個月無球可打的他,盯著電視里的聖誕大戰發獃。

畫面中,格林的前隊友勒布朗-詹姆斯正率領著熱火和洛杉磯湖人廝殺,但這對於格林來說只是一場比賽而已,那個時候,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觀眾,因為他的NBA之路看起來已經走到了盡頭。

全家團聚的日子,格林努力保持著樂觀。但聖誕節對於NBA球員來說不是應該在鎂光燈下廝殺的嗎?關於籃球的夢想在那個節日顯得更加強烈,這是他進入NBA後第一次以無業游民的身份度過一個聖誕。

格林想知道,自己的NBA生涯在經歷了一共124分鐘的出場時間後,是否已經徹底落幕。

無論當時的格林怎麼想,至少他的經紀人比爾-達菲認為他的NBA生涯已經徹底結束了,他開始試圖將格林推銷至歐洲市場,而且一支義大利球隊很快向格林伸來了橄欖枝。

格林甚至開始認真考慮是否要去海外闖一闖,但他的家人當時不願意讓他前往義大利打球,整個假期家人都在告訴他:你一定可以在NBA獲得成功。

「如果不是家裡人不願意,並且極力勸服我,鼓勵我,我應該已經去義大利打球了。」格林說,「家裡人告訴我,我是一名NBA球員。漸漸地我接受了這個觀點,開始在賽場上看那些曾經在大學的隊友和對手,告訴自己我也應該屬於這裡。不過光喊口號沒用,上場的資格是自己爭取的。」

想要在NBA立足,你不能樣樣都通,樣樣稀鬆,你要有一塊自己的長板,有一樣自己的特色。格林思慮再三,將自己定義為了防守鐵閘以及三分射手。

「我不得不接受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格林說,「或許我確實有一點天賦,但這和聯盟頂尖的球員比起來,差得遠。更不用說有些比我天賦好的人沒能進入NBA。我必須擁有更高的籃球智商,訓練比其他人更努力。否則想要在NBA立足是天方夜譚。」


格林的努力可不只是打打嘴炮而已,他開始從最基礎的東西做起,為此他來到了紐約曼哈西特的聖瑪麗高中,當時的教練蒂姆-克魯斯為他制定了一些訓練計劃。他要求格林每次訓練都要拼盡全力去奔跑投籃,將這種投籃的感覺刻進他的肌肉,骨髓,甚至基因里。在克魯斯眼中,只有訓練中的強度比比賽還大,才能讓球員在比賽中遊刃有餘。

「我們的戰術讓人筋疲力竭,而丹尼剛來的前幾周非常掙扎。」克魯斯說,「丹尼並非一個天生射手,因此他必須花很多時間和汗水來學習。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他最後在訓練中從沒有輸過,無論是奔跑還是投籃。」

克魯斯認為,想讓一個動作深進球員的骨髓,需要1.8萬次到2萬次的重複訓練,如果一個高中生一天練習投籃100次,那麼他需要半年才能掌握一個動作。

「不過格林一天會投籃1000次。」克魯斯說,「當你傾注全力,投入足夠多的時間後,訓練會成為你的一種信仰。丹尼不停奔跑,不停地投籃,這讓他投一個三分球就像上籃一樣自然。」

「我此前也為很多教練打過球。」格林說,「波波維奇、羅伊,他們都是傳奇。但是克魯斯教練是第一位向我傳授這種籃球思想的人。」

2011年1月,格林和NBA發展聯盟的雷諾大角羊隊簽約,他想通過NBDL跳回NBA。為了提升自己的三分球水準,在發展聯盟打球時,格林都會在訓練前兩到三個小時就提前抵達訓練館。

「很長一段時間,當我提前1個半小時到達球館的時候,格林已經汗流浹背。」大角羊隊主帥埃里克-慕斯爾曼說,「他花了大量時間,近乎瘋狂地訓練自己的三分球。所有人都看得出,他迫切希望重新回到聯盟中去。」

在大角羊隊,格林的日常安排非常簡單:投籃、訓練、比賽、再投籃、睡覺,然後周而復始。

在代表大角羊上場的16場比賽中,格林場均能攻下20分和7.5籃板,以及場均命中2.3個三分,三分球命中率43%。

除此之外,還包括他給波波維奇那條著名的語音留言:我會做任何您要求我做的事情。籃板,防守,舞毛巾,遞水的……您需要我做什麼,我都做。於是老爺子給了他合同。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教練,我想打籃球!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創作不易,點個贊吧!謝謝


推薦閱讀:

TAG:體育 | NBA | NBA球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