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要不要帶孩子旅行?難道只是為了單純的炫耀?

要不要帶孩子旅行?難道只是為了單純的炫耀?

原創: 小映 一映伴成長 昨天

跟旅行社的朋友聊天說,這幾年暑假、國慶,就是旅遊旺季。

很多家長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真羨慕他們。而且每到暑假,國慶,所有的旅遊路線都會翻一翻,竟然還有那麼人去帶孩子旅行。

就拿新馬泰來說,平時過去都是兩三千一個人就能出國玩一趟,一到暑假國慶,至少得五六千一個人,所以說,還是有錢人多。

聽完朋友的吐槽和抱怨,我不禁想。

難道帶孩子出去旅遊真的就是好的嗎?這些年我也看到很多教育類的文章,都說,不要怕麻煩,帶孩子出去旅行,多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但是帶孩子出去旅遊是好還是不好,還是只是單純的跟風呢?

去旅行還是去炫耀?

經濟水平的提高,讓孩子全面發展的渴望,讓兒童旅行變成熱門,各種「去哪兒」火爆,各種驢啊、牛啊的層出不窮,從每個周末的公園游,到五一、十一的國內游,再到寒暑假的境外遊學、夏令營,旅行費用,已經繼擇校費用、興趣班費用之後,位列第三大教育花錢殺手。

在「長見識」的背後暗流涌動的是消費層次的較量:你帶不帶孩子出去玩?你帶到哪裡去玩?你們住什麼酒店?孩子的玩伴都去過哪裡?你們買什麼禮物回來給老師同學?這一個假期的出行,在孩子的作文里怎麼被描述?

放假前後,在媽媽們接孩子放學的聚點,在辦公室有孩子的父母中午吃飯的時候,在你跟鄰居家長碰面的寒暄里,聊得都是「放假你們去哪啊」,這一句話背後,體現的不是你的教育觀念,而是你有錢有閑嗎?你玩得起嗎?不管你是真心想帶孩子出去「長見識」,還是比較心做祟,不管你願不願意,不管你的經濟實力如何,你都被捲入這陣風中,不能不去,也不得明辨。

為炫耀而旅遊,不如不要去。

見了,不等於長見識城市化生活帶來了玩伴匱乏、自然接觸匱乏,電子設備和大型遊樂場泛濫,為彌補這一缺失,我們選擇帶孩子出行。

可是我們帶孩子去香港、去韓國,去馬爾地夫,去歐美,現在還推出了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十家度假酒店……,這些量身定做的高大上旅行,只是把孩子從你家門口商場里的小遊樂場,帶到了一個更大的遊樂場,從一個城市的海洋公園,帶到另一個城市的動物園、海洋公園……

「見到沒見過的」和「長了見識」不能劃等號,昂貴的投入,帶來的並不是與之相等的見識增長,「孟母三遷」為的是讓孩子在「好環境」中得到熏陶,到現代卻逐步演變成對「物質繁榮」的噓唏感嘆。

為物質繁榮而旅行,那還不如不去旅行

如何正確的帶孩子旅行當你明白旅行與否可以不畏壓力,不為炫耀……

當你明白享樂主義盛行之下的變味旅行……

當你不去給孩子安排不適合他的旅行,剝奪他的體驗……

當你能首先重拾自己對旅行的熱愛……

當你真正找到觀察生活之源頭……

你就知道怎麼去做了……

不是只有做飛機出門才叫旅行;

沒有思考與慾望在先,不會有所謂的新發現;

沒有榜樣,再多的安排都是徒勞;

旅行,還可以讓人知曉生命形態的多樣性,人生無窮無盡的可能性。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它的多樣性,在於它有著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出去旅行,正是知曉生命中這一秘密的最好途徑。很多人,在旅行之中,發現了人生的真諦,尋找到了自己心靈所屬。

有好,有壞,有熟悉,有奇怪,有理解,有費解。任何地方,都有其美麗和醜陋;就如同任何的一個人,也都有其可愛和不足。

用腳走出的這堂課將更加真實與精彩」,這是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的最基本的道理。

「孩子要旅行」已經被妖魔化,又被一些大V強調之後,更是浩浩蕩大勢所趨。不明所以,不得始終,不要去旅行,只是期望父母們不要「人云亦云」的帶孩子去,給孩子留些體驗,做她這個年齡該做的、想做的事情。

一映伴成長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weixin.qq.com/r/8y-37_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願喜歡我們的作品


推薦閱讀:

TAG: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