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電子大舉收購5萬片產能功率器件製造商

華潤電子大舉收購5萬片產能功率器件製造商

2017年8月,華潤微電子宣布收購重慶中航微電子公司,後者是一家功率器件製造商。彼時,功率器件正經歷因8寸硅晶圓供不應求而引起的缺貨漲價。這一收購直接影響到功率器件的供給格局。真實的情況到底如何?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陳南翔

華潤微電子收購重慶中航,一舉使其扭虧為盈

收購重慶中航微電子後,華潤微電子從組織、人員,文化等全方位對其進行了整合,主要改變聚焦在三方面。這些改變中,中航微的產品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行業的供給影響,總體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陳南翔表示,以前重慶中航是一家介於產品公司和晶圓代工之間的公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晶圓代工廠。它的產品中,80%以上銷售8寸晶圓片,只有20%不到是晶圓代工業務。收購後,20%這部分業務逐漸清理,不再做開放式晶圓代工。這是其一。第二,在80%的8寸圓片業務中,重慶中航逐漸走向成品化道路。此前,自有8寸圓片,打上自己品牌的銷售額還不到1億元,今年可以做到3億元。

第三對客戶端進行清理。過去,購買圓片的這部分客戶包括設計公司、封裝測試公司、貿易商等。這些圓片產品從設計到工藝均為中航自有。對客戶進行疏理,將更多關注功率器件市場秩序和發展。

陳南翔說,華潤把市場競爭分兩類,好的競爭對手和好的競爭,讓企業走得更快更高更強,壞的競爭會把產業做壞。因此,好的競爭對手,華潤照樣支持。壞的競爭,慢慢通過市場化,比如價格提高,圓片減少,逐漸淘汰。例如,現在華潤對揚州揚傑這類專註新能源的競爭對手,反而加大了支持力度,合作共贏。而一些貿易商,買圓片封裝,產品品質不好又沒有客戶服務,這種類型的客戶將減少支持。

中航過去虧損了10年,在去年12月28日掛牌由華潤微電子接手後,現在已經盈利,並且盈利狀況持續改善。當時,重慶中航的月產能4萬片,現在做到5萬1千片,今年年底有望達到5萬3千片。銷售額大幅提升,稅後凈利潤十年以來第一次扭虧為盈。

功率器件IDM大有可為

總體來看,全球半導體產業中,IDM收入始終佔了半導體產品的絕大部分。從1990年到2016年,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發生的變化來看,90年都是IDM廠商,到了2016年,高通,博通、聯發科等fabless公司躋身前十,但其餘七家仍是IDM,佔了前十大營收的80%。由此可見,IDM生命力頑強,前景光明。

國內功率半導體最容易出IDM企業,例如吉林華微、揚州揚傑都是以IDM方式運作,但是,國內前十大功率半導體企業的營收之和還不及2017年第二大設計公司紫光展銳一家的銷售額。功率器件IDM企業的提升空間還非常大。

華潤微電子涉足集成電路全產業鏈,覆蓋從IC設計,掩膜,晶圓製造等各環節。據介紹,目前,華潤上華擁有2條6寸和1條8寸晶圓代工產線,今年做到40億元銷售額,80%以上來自於國內客戶。

未來華潤微電子分成兩大塊業務,一塊是晶圓代工業務,即製造服務業務群,這個群體將有助於提供內部的產品支持,以及在公開的市場,提升內部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塊是產品和模塊業務群,模塊主要是功率半導體和MEMS感測器。功率半導體關注在三電應用下的功率器件和電源管理,感測器主要關注大健康背景下的MEMS平台及ASIC與演算法。另外,華潤微電子的晶圓代工堅持開放式發展,走特色工藝道路,同時已經在規劃12寸晶圓產線。

最近中美貿易摩擦受到廣泛關注,對此,陳南翔認為,貿易衝突已經涉及半導體產業,對半導體製造材料和產品均造成影響,它將加劇全球供應鏈的安全問題,現有格局有可能會打破,對全球和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安全都會帶來變化。


contact us-關注公眾號:mayiic,更多電子產品資訊,更多獎品等你來領!

推薦閱讀:

TAG:汽車行業 | 設備製造 | 電力電子元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