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雀巢CEO,告別「局外人」

雀巢CEO,告別「局外人」

「朋友圈攝影大賽」馬上展開,那些全年無休的人卻依然忙忙碌碌。

在馬克·施奈德(Mark Schneider)出任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的首席執行官屆滿21個月之際,最近華爾街日報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最後給出的評價稱「雀巢CEO的願景正在落地」。

報道指出,在施奈德到任前一年,雀巢的日子並不好過,而在他掌舵後,雀巢股價累計上漲了7%。

不難發現,在施奈德的主導下,雀巢旗下業務正進入密集的買賣和變化時期。報道指出,儘管到目前為止,施奈德收穫了大多數的好評,但依然面對激進投資者Daniel Loeb的施壓。對此,施耐德把自己的企業戰略比喻成一部電影,「情節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

親述戰略背後

上述報道稱,在採訪中施奈德將自己的策略描述為「一部電影而非一張照片」,還表示此前計劃大綱中的各方面因素正漸漸成形。「沒有人會把所有的細節都放在一張幻燈片上。」他說。

報道表示,施奈德正努力提高從雀巢公司產品組合,包括雀巢咖啡、Poland Spring礦泉水和Di Giorno披薩等品牌取得的回報。而這一舉措的背後是食品行業正經歷著艱難時期,整個行業都在嘗試改變消費者的口味和提高偏低的售價。

但與此同時,施奈德還面臨來自Daniel Loeb的額外壓力,後者希望雀巢拋售其所擁有的歐萊雅23%的股份。

在訪談里,施奈德拒絕對歐萊雅相關事宜發表評論,也並未直接點評他與Daniel Loeb之間的關係,只是解釋稱,每個股東都有自己的風格,有些人比較沉默,有些人直言不諱。有些喜歡利用媒體發表意見,有些則不會。有些人會接觸其他人,有些則不會。

施奈德還指出:「嚴格來說股東們的行事風格不是我們應該干涉的。」而雀巢的方法是:「平易近人,樂於傾聽,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但對於公司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也要非常現實。」

據介紹,施奈德的一年中有半年都在出差路上,有時甚至在短時間內前往雀巢產品覆蓋的190個國家的數個。有趣的是,他本人最喜歡的兩款雀巢的產品是Sweet Earth Foods披薩和聖培露礦泉水。

工作和生活平衡,是不少職場人的追求。不過自認工作第一的施奈德提到,「當首席執行官談論自己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時,那也可能是賣掉那家公司股票的時候了」。不過他承認,平衡個人生活與工作的計劃是吸引人才的關鍵。

告別「局外人」

上述報道認為,施奈德作為雀巢近百年歷史首個來自外部的CEO,只花了很短時間來適應這一轉變,其在公布其產品組合改革計劃後不久便迅速放棄了雀巢在他上任前發布的長期增長目標。

但是,增長依然是這家全球最大食品商的頭等大事之一,其中在消費者對食品喜好變化最明顯的北美市場尤其活躍。

小食代梳理髮現,在施奈德上任後,雀巢已採取的一系列併購或合作,包括收購美國的藍瓶咖啡、收購美國保健品品牌Atrium的母公司、攜手星巴克組建全球咖啡聯盟等。

其他還包括,在美國收購植基食品公司Sweet Earth、收購健康食品配送公司Freshly的少數股權,和收購Terrafertil的公司的多數股份等。雀巢公布的最近一單收購計劃是以2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Champion寵物食品公司。

藍瓶咖啡門店

在此期間雀巢賣出或有意賣出的業務也不少,包括出售美國糖果業務、出售嘉寶人壽保險業務,以及該公司最新公布擬出售旗下皮膚健康業務,以聚焦核心營養品業務。

報道引述施奈德的說法稱,雀巢已採取「軟性措施」去整合部分新收購,當中部分原因是為了能夠實現靈活性和快速決策。但施奈德並不認為雀巢會變成一家「資產控股公司」。

施奈德說,現在雀巢主要關注的是削減成本,其中一部分是通過消除重複的定向研發,以更快地推出產品以應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口味。

對於施奈德採取的行動和效果,報道評價認為,雀巢股價略好於歐洲消費品行業的整體水平,但仍遠未達到令人滿意。

網友想像的雀巢聯手星巴克的新品 來源:互聯網

施奈德坦承,雀巢在全球最大市場美國的銷售仍然低迷,但由於雀巢將美國總部從加利福尼亞搬到了弗吉尼亞州,這將有助於削減成本。

他說,眼下雀巢能夠專註於創新,以遏止市場份額的損失。 他還說,與星巴克交易的進度比預期更快,新產品將於明年初上架。

「我認為美國的繁重工作已經完成了」。施奈德說。

中國「試驗田」

小食代留意到,施奈德在訪談中並未具體提及中國市場,但梳理雀巢在他主導下的戰略布局,中國也成為了新策略落地的「試驗田」之一。

在雀巢圈出的四大業務重點中,咖啡和包括嬰兒奶粉在內的營養品兩大業務眼下在中國市場正是面臨發展機遇的熱門品類。

這當中離不開,經過雀巢、星巴克等眾多咖啡巨頭多年的培育,中國咖啡市場迎來了高速增長期。

Nescafe Office Cafe辦公室咖啡館

除了雀巢原有的雀巢咖啡、奈斯派索和多趣酷思等業務之外,雀巢新收購的藍瓶咖啡實際上早於2013年就在中國進行了相關的商標註冊,最新的一個商標申請時間是2017年的9月份,也就是雀巢公布收購藍瓶咖啡的時間段。

外界有不少猜測認為,藍瓶咖啡進軍的下一個市場很有可能就是中國。

而最新變成雀巢咖啡盟友的星巴克,其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更是毋庸置疑。不過,至於雀巢和星巴克雙方攜手後在中國市場打算怎麼玩,還得看接下來的安排。

另一方面,從營養品業務來看,對於雀巢旗下的惠氏、能恩、嘉寶等多個營養品業務來說,來自中國市場的收益和增長潛力都是戰略布局重點。

而為了能最大程度分享來自中國跨境電商的市場商機,今年年初雀巢特地成立了營養品跨境電商事業部,並將全球多個進口奶粉產品引進中國。

雀巢NIDO有機新品在華髮布

就在一周之前,雀巢剛宣布旗下NIDO有機全脂奶粉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而這一舉措,也正是施奈德曾強調過的「雀巢要迎合奶粉有機趨勢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思路。

在新戰略下,雀巢能否重新加速增長,美國和中國市場相信依然會是「晴雨表」。

推薦閱讀:

TAG:雀巢 | CEO | 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