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高善文等八大首席經濟學家看2018年投資機會

任澤平高善文等八大首席經濟學家看2018年投資機會

4 人贊了文章

摘要:八大首席經濟學家看2018年投資機會,任澤平:今年炒股,明後年買房;高善文:金融去槓桿不會結束,地產有下行壓力;李迅雷:中國的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應該重配新興產業、新動能,減持傳統產業、舊動能;劉煜輝:A股風格不會轉換,小股票會跌得稀里嘩啦;姜超:中國經濟將發生五大逆轉,投資首選港股;彭文生:中國金融周期拐點正發生,房價調整隻是時間問題;陸挺:繼續看好特大城市,需警惕三四線風險;諸建芳:通脹漸起!金融監管總體更加趨嚴。

  任澤平:今年炒股,明後年買房

  展望2018,恆大首席經濟學家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中國GDP增速可能突破L型一橫向上,那時候,新一輪產能周期疊加再度補庫存周期,向上的動能很強。所以,市場上所有的經濟空頭必須在2018年上半年翻多,如果在2018年下半年還有沒翻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對於投資,任澤平的建議是:2017、2018年炒股票,買有基本面的股票,2019、2020年買房,買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高善文:金融去槓桿不會結束,地產有下行壓力

  「中國經濟在需求層面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恢復,不過由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經濟在需求方面的恢復趨勢在數據上被掩蓋了。」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指出。

  他認為,經過三年多的調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目前可能已經完成了存貨去化過程,短期內房地產投資和房地產銷售增速面臨下行壓力,長期來看,或許會出現反彈和恢復。

  此外,金融去槓桿是造成2017年以來流動性緊縮的主要原因,高善文表示,「這一過程在2018年仍然不會結束,但可能出現邊際上的改善,值得留意。」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李迅雷:中國的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從資產配置看,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應該重配新興產業、新動能,減持傳統產業、舊動能。傳統產業一定要配置在行業龍頭上,因為隨著傳統產業增速的下降,投資機會往往是結構性的。但新興產業的投資邏輯就是把握趨勢性機會,因為大部分新興產業都在擴展期。

  在調控政策的持續之下,李迅雷認為,2018年樓市將整體疲弱,銷量將出現負增長。但並非沒有投資機會,重點要尋找三四線的強者,看好粵港澳灣區和杭州灣灣區。

  其思考邏輯詳見下圖:

劉煜輝:A股風格不會轉換,小股票會跌得稀里嘩啦

  展望2018,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首要任務是去槓桿。金融周期在未來一年發生變化的可能性相當小,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將「重複著2017年的故事」。利率大部分時間圍繞4%的頻段運行,在2019年中期之前,十年期國債見到4%是很合理的,可能這是一個新常態。

  A股的成交量將在去年的萎縮水平基礎上進一步縮量,不可能有所謂的風格轉化。中小市值的股票指數很可能有效跌穿已經維持了兩年半的平台。A股港股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會有仙股出現。

  其思考邏輯如下圖:

姜超:中國經濟將發生五大逆轉,投資首選港股

  在海通證券(11.890, -1.06, -8.19%)首席經濟學家姜超看來,未來的政策主線是去槓桿、補短板,2018年,中國經濟將會發生五大重要的變化:CPI或將強於PPI;購房需求迴流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則銷量下滑;需求外強內弱,出口增速或平穩回落;融資增速趨降、貨幣增速趨穩;供給和需求關係逆轉。2018年要從關注供給重回關注需求,要重視需求下滑對投資的影響。

  對於投資機會,姜超表示,港股應該排在首位;第二是國內債市,國債利率處於歷史高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第三是與避險有關的黃金。在內需當中,對和PPI有關的商品、房地產等相關資產相對謹慎,而和CPI有關的消費和服務仍有支撐。


推薦閱讀:

TAG:財經 | 個人投資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