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要怕,人體內的天然藥鋪幫你忙!

便秘不要怕,人體內的天然藥鋪幫你忙!

去年,我出去和一個朋友一起出去工作,但是走到一半路,不知道怎麼走了。街對面走來了一個漂亮的女孩。我們問她:我該怎麼去中醫學院?女孩微笑著說她是中醫學院的學生,可以帶我們一起去。

在路上,和她聊天才知道到她不是中國人,而是來中國學習中醫的韓國女孩。我問她為什麼想學中醫。她告訴我,她父親年輕時來中國學習中醫、學習中醫後返回韓國。現在他在首爾開了一家中醫針灸推拿醫院,生意非常好。他在父親的影響下長大,對中醫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她也笑著說:中醫是一種神奇的。

在許多情況下,不用吃藥或注射就可以治癒。她說她最擅長用穴位治療便秘,在她的幫助下,他父親的許多便秘患者都治癒了。她一邊說,一邊向我們指著她的腿,治便秘的特效穴位就是小腿上的三陰交穴。我問她在完成學業後是否會留在中國工作,她興奮地說,她最大的願望是在完成學業後回到祖國,與父親一起開一家更大的中醫診所,解決更多病人的問題。

這讓我感嘆,但是我們自己的寶貝我們不愛,韓國人千方百計來拜師學藝。這不足以警醒中國人嗎?中醫可以解決許多病人的問題。這是中國人有目共睹的。我們中國歷史悠久,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我們的祖先沒有看到任何先進的醫療設備,但是他們用古代中醫治癒了許多病人的疾病,並保留了一些中醫精華。然而,隨著西醫進入中國,許多人開始崇拜外國,認為西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最先進的治療方法。因此,許多中國人只依靠西醫,放棄了中醫的治療方法。

在我看來,中醫和西醫應該是相互依存的。他們就像我們的兩條腿。我們不能顧此失彼。相反,我們應該讓西醫和中醫相互融合和互補。你想想韓國人和日本人也在推廣中醫。作為中醫藥的繼承者,我們也應該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展示中醫藥的醫療價值。例如,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最好讓自己知道一些傳統中醫知識,幫助自己,而不是花錢買瀉藥,到處找醫生。

你可知道,我們每個人從出生那刻起,體內就儲存著一個天然的藥鋪——經絡穴位?

比如,當你發生便秘的時候,不需要到處求助與醫生,只要你按一按小腿上的三陰交穴,體內的葯囊就可以提供「通便藥」達到通便的目的。

中醫認為三陰交穴為足太陰脾經之穴,因為是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經之交匯處,而得名。當你採取正坐或仰卧位取穴,此穴位在小腿內側,足內踝上緣三指寬,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處(如圖所示)。

在每天晚上臨睡前,用左側拇指指腹按住右側腿部的三陰交穴,輕輕揉動1分鐘,以酸脹感為宜。然後換側,如法按摩,能起到滋陰潤燥,尤其對年老體衰的便秘治療效果更佳。需要提醒的是,刺激此穴,尤其是配合合谷穴時,有促進孕婦子宮收縮的效應,故孕婦慎用此穴防治便秘。

如果用針刺三陰交,能改善血液循環和神經機能;對妊娠7~8個月的胎位異常者,艾灸該穴,可使腹壁松馳,胎動活躍,有助於矯正異常胎位;對於不同原因引起的尿瀦留、尿失禁等癥狀,有助於恢復正常排尿功能,並可以使急、慢性腎炎患者的排尿量明顯增加。


推薦閱讀:

TAG:便秘 | 腸道 | 腸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