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光榮與夢想——美國半個世紀的自救之路

光榮與夢想——美國半個世紀的自救之路

A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

—— 《老人與海》海明威

美國夢的破滅

《教父》是中國人相當熟悉的一部美國電影,電影的第一句台詞就是「I believe in America. America has made my fortune.」(我相信美國,美國讓我擁有了財富。)

生活在美利堅共和國的人們,對這句話應該是深信不疑的。

在美國,大家相信只要憑個人能力,就可以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獲得成功。他們世世代代追逐這種美國夢。美國夢是一個被眾多美國人普遍信仰的信念。而美國夢的本質,可以從康涅狄格州立大學教授馬修·沃肖爾的話中得到完美詮釋,「對金錢的追求,是美國夢中不變的成分。」

但是,這個財富夢在半個世紀前,開始失落了。

這就要從七十年代美國陷入嚴重的滯脹說起。

滯脹,有你想的這麼簡單嗎?

要回答滯脹是否是個嚴重的問題,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件事是,什麼是滯脹。

如果懂一點宏觀經濟學,你會對滯脹做出更加精確的定義:「滯脹就是指經濟增長乏力甚至停滯、高失業以及高通脹,與此同時,還伴隨物價水平持續上漲。」

說得直白點就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百姓沒錢,物價還特貴。那這滯脹肯定是個大問題。

美國從1969年開始滯脹至1982年經濟全面恢復的這段日子裡,眾多製造業企業倒閉,1973年工業生產下降了15.3%,持續18個月,1979年工業生產下降了11.8%,持續約44個月,實際GDP平均增長速度只有2.9%,而過往是3.87%至5.69%的增長幅度。企業破產數量達25300家,失業率最高時達10.8%,這些數據都創出二戰後美國經濟史上的最高紀錄。

與此同時,通貨膨脹率還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年平均通貨膨脹率高達10.46%,而之前的通貨膨脹率只有2.33%至3.54%。

滯脹給美國夢造成了致命的打擊。並且,這個滯脹還是一個十分嚴峻且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方面,美國長期推行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失靈;另一方面,美國還面臨著內外因素的雙重打擊。

內部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

一是鋼鐵和汽車業等美國主要的經濟命脈出現全面衰退的局面,比如鋼鐵工業生產設備老化,設備投資周期落後於世界;二是美國利用戰後國際低價的能源發展模式也已經無法再繼續;三是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儘管當時美國處於科技創新期,但是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等科技短期內無法轉換成生產力;四是國家沒錢,負擔卻日益增加,美國福利不斷提高,福利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這樣惡劣的局面嚴重製約了生產力的發展。

外部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美國的出口貿易額嚴重下降。德日經濟崛起,迅速搶佔美國市場,1970年美國出口額佔到世界出口額是15.5%,1971年首次出現了13.03億美元的對外貿易逆差,此後年份幾乎均為逆差,僅有兩年例外。而以前,特別是1947年,美國的出口額曾高達三分之一;二是美國的生產成本大幅度增加,國內生產受重創。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導致美元貶值,美元一下子不值錢了,而國際兩次中東石油戰爭卻致使油價暴漲。

兩次中東石油危機致導致油價暴漲

現實徹底擊垮美國夢!但是,它仍無法阻擋美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正如《葛底斯堡演說》里提到的「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保佑下得到新生。)

那麼,問題來了。美國是如何得以重生的?

未選擇的路

一般來說,世界各國在經濟遭遇危機時,都喜歡採取貨幣寬鬆政策或是大搞國內基建工程。

第一種貨幣寬鬆政策。我們可以以典型的20世紀80年代拉美地區為例,來說一下貨幣大放水給國家帶來的影響。80年代,拉美地區經濟停滯,財政又長期處於赤字,1987年阿根廷的債務高達70%,巴西甚至超過76%。

為了填補財政赤字,拉美很多國家肆無忌憚地印鈔,實行貨幣大放水政策,阿根廷在1982年基礎貨幣同比增長744%,89年這一比例更是達到7446%。國家層面貨幣的失控,導致了三個嚴重的後果:

一是引發國家的超級通脹。1985年,巴西和阿根廷CPI同比分別達到226%和672%;二是金融體系遭受破壞。股指大幅上漲,脫離基本面,阿根廷Merval指數由86年6月的100點,上漲至90年7月已經超過1200000點;三是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國家經濟失去活力。由於房地產的保值屬性更強,很多人紛紛轉向買房放棄實體經濟。

當貨幣供給過量,資產價格會發生不正常的變化,導致物價上漲、金融資產價格泡沫和本幣貶值。可以看出,貨幣超發,結局只能是泡沫,無助於國家經濟的發展。

第二種大搞基建工程。我們可以以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為例,來說一下基建又會給國家帶來怎樣的影響。

基建是國家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涉及公共設施、交通運輸設施和電力熱力設施等方面。

日本一直喜歡把基建當作經濟發展的救命草。二戰後它頒布了很多基建相關的政策,如《河川法》和《城市計劃法》等。其中1987年頒布的《第四次全國綜合開發計劃》在機場、道路、海岸和城市下水道等12個方面制定了五年計劃。

而最大規模的基建投入更要數90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以後,國家再次採取大規模的基建投入,1993年日本對於基建的支出達到13.7萬億日元的歷史最高紀錄。因此,日本的基礎設施水平遠高於其它發達國家。根據全球國家競爭力指數來看,日本指數達到6.34,遠高於美國、英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

日本基建投資支出(萬億日元)

但是大規模基建加重了政府的債務負擔,日本負債佔GDP的比重從1985年的50%上升至2016年的199%,超負荷的赤字擠壓了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使得日本經濟遭遇失去的30年。

過度的基建投入,很容易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而最殘酷的事實還是,基建是一項成本超高,回報率很低的項目,國家很容易陷入巨大債務中不可自拔。

當年的美國,不走尋常路,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過的路。

正如美國著名詩人弗羅斯特曾說過: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我選擇了另外的一條,天經地義,也許更為誘人,因為它充滿荊棘,需要開拓,然而這樣的路過,並未引起太大的改變。)

這似乎說出了美國人的心聲。美國政府選擇了大規模減稅,而非以上所述的手段。

那麼,這條道路最終是否拯救了美國?

在此之前,我們還得先提一下為何美國的選擇是與眾不同。

其實,美國不是沒有選擇通過大量放水來拯救國家,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提出「偉大社會」的口號,其實重點只有一個,就是擴大社會福利。但是,不斷上升的社會福利開支使得美國財政赤字率擴大,而應對方式只能是擴大貨幣發行,導致了通脹加速。

貨幣超發是個失敗的經驗,美國只好無奈放棄了。

美國左思右想,於是選擇了大規模減稅。

當我們分析美國為什麼要採用減稅這條道路自救時,首先應該了解經濟學原理「拉弗曲線」。拉弗曲線認為在一定稅率水平時,政府降低稅率反而可能促進經濟增長,擴大稅基,從而帶動總稅收增加,降低赤字。拉弗曲線可以說是構成了美國政府採用減稅方案的理論依據。

那麼,結果是如何?

里根在1981年上台後,就開始實施里根經濟學,具體內容包括減少社會福利開支、控制貨幣供給量、減少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和放鬆對企業的管制等。

當中,最核心的就是大規模減稅。美國實施了兩項大規模的減稅方案:一是《經濟復甦和稅改法案》、二是修訂《聯邦改革法案》,把美國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50%降至35%,公司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從46%降至34%。

這個以大幅度減稅為主的政策,大大降低了企業負擔,刺激了國內企業的創新。從1983年開始,美國企業以強勁的勢頭復甦,高技術工業、鋼鐵和汽車行業等開始了新一輪的投資熱潮,美國扭轉了70年代末以來高失業率和高通脹率並存的滯脹局面。此外,美國股市大漲。80年代開始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創新資產出現了40年的長牛行情,累計漲幅達到50倍。

8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重新步入穩健發展期。1984年GDP高達6.8%,是二戰後最高值。1982年至1989年期間,美國CPI大幅回落到2%至4%的正常水平。自1983年後,失業率從9.6%下降至1989年的5.3%,為1973年以來最低水平。

美國,活下去

21 世紀初的美國,又再次陷入經濟衰退。一方面是美國的科技商業投資並沒有轉化為高額利潤,並且代表新興科技的納斯達克指數一年內快速下挫50%,另一方面是不確定事件頻發,特別是911恐怖襲擊和伊拉克戰爭等嚴重摧毀人們對美國經濟信心的事件。

既然大減稅能促繁榮,美國政府決定再次出台減稅政策。

小布希自2001年起連續三年出台減稅方案,分別為《經濟增長與減稅協調法案》、《增加就業和援助僱工法案》和《就業與增長稅收減免協調法案》,具體內容包括:研發抵稅永久化,購買設備抵稅,小企業加速折舊,個稅增加一檔最低稅率並提高第一檔收入上限。這些措施實行後,企業利潤增速回升並創下八年新高,居民收入增速止跌,經濟增速在2001年見底回升,失業率則在2003年見頂下滑。

美國的這次自救成效明顯,持續時間卻不長。

2007年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機構新世紀金融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隨後一發不可收拾,美國經濟遭受重創。2008年9月中旬,美國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華爾街的五大投行倒閉了3家。這些事件徹底擊垮了全球投資者的信心,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股市持續暴跌,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下挫等連鎖反應。

美國社會的「消費文化」和多年來的房地產金融政策等共同催生了這一危機。正如渥克在《灰犀牛》中提出,儘管很多時候人們已經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但是大多數的個人和組織並沒能做到積極有效地應對潛在的危機。

面對美國的經濟困境,奧巴馬在2010年和2013年先後通過兩項減稅法案《減稅法案》和《美國納稅人減稅法案》,核心內容包括:企業投資稅收減免,延長就業、研發費用、新能源投資稅抵免,僱員工資稅率下調,個稅最高邊際稅率上調。

以減稅為代表的積極財政政策,疊加7870億美元的基建項目,政府雙頭並進的措施刺激經濟,令國內經濟觸底反彈。美國GDP增速在2010年3季度創下新高,回調後穩定在2%至3%,而失業率也在10年見頂回落,並持續保持在5%以下。

奧巴馬稅改前後美國主要經濟指標變化

從80年代以來,美國三次大規模減稅的自救行為都來自於迫切的現實需求:里根面對高通脹和低增長的滯漲經濟;布希政府面對科技泡沫和恐怖襲擊等不確定事件;奧巴馬則接手次貸危機後的美國。

讓美國再一次偉大

儘管美國時至今日仍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經濟也已經復甦,失業率處於2016年來最低水平。但是,美國卻深藏危機,即國內產業空心化。自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金融業的發展和製造業的外遷,導致製造業萎縮加劇。製造業佔GDP比重不斷下滑,失業人口增多。產業空心化導致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失衡,貧富差距擴大,不利於美國教育投入和綜合創新能力的提升,也不足以給經濟增長帶來持續而長久的支撐。

面對美國國內實質的經濟大問題,政府又一次進行了干涉,這一次美國很激進。

2017年12月,美國國會投票通過稅改議案,這是美國32年來最大規模的稅制改革。其核心內容包括:個稅七檔減並至三檔(35%、25%和10%)和廢除遺產稅等;公司稅率從35%減至15%、建立屬地稅收制度、對海外留存利潤開展「一次性稅收優惠」等。

特朗普稅改計劃前後比較

記得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特朗普「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競選承諾讓眾多美國人熱淚盈眶。那一刻,他們昔日的豪情壯志彷彿起死回生,重新歸來。

這一次的自救,美國能再次偉大嗎?

也許我們能從《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尋找到答案: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於是我們調轉船頭,逆時代潮流而行,不停歇地駛向過去。)


推薦閱讀:

TAG:夢想 | 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