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的N種「偏見」:性格內向是缺點

面試中的N種「偏見」:性格內向是缺點

偏見七:性格內向是缺點

「性格論」往往充斥著各種面試經的言論中,甚至見過很多參加考公面試學習的小夥伴總會諮詢如何變得外向點,他們總是不斷地暗示一種觀點:內向是一種缺點,面試很吃虧。面對這樣的提問,我總會苦口婆心地勸解他們,告訴他們沒關係。然後他們過幾天又會問我:如何才能變得不內向。

雖然提出這樣的結論應該要做大量的實證研究,那樣才會更可靠,去統計過性格內外向最終的錄取比才更有說服力(嚴格來說應該成為「氣質」,因為心理學上將「氣質」和「性格」有嚴格的區分,但是為了能讓更多人明白,這裡統一都稱之為「性格」)。但是,對我自身過往的教學案例進行比較發現:真的接受我的觀點的內向者並且最後考上的同學非常多,比例上和外向者並沒有明顯的差距。

其實,心理學界早已經有實證研究,研究發現:內向者並不比外向者差,甚至有時候更受青睞。那為何依然社會上存在這樣的聲音呢?那些初次參加學習的同學依然「樂此不疲」地詢問自己的性格在面試中是否是弱點呢?

其實在我看來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能克服或者稍作改變,那麼不僅不是弱點,而且還能強化成為優點。眾所周知,面試中「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而內向者往往容易與「缺乏自信」聯繫在一起。其實大家都能明白,自信與否和性格關係不大,而和對自己能力的認可度有關係,即認為自己有能力的人,往往會表現的很有自信。比如,有些人,在別人眼裡本事一般,但自己卻認為自己很有能力,這樣的人往往表現的很自信,而那些博士、企業高管、社會名流按理來說大家都覺得很厲害,但是其中也不乏缺乏自信的人,他們認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由於內向者相比於外向者,他們的思考模式更傾向於獨自思考,喜歡自省,而越喜歡自省的結果就是發現自己的不足,當然自我評價就沒那麼高了。同時,解決問題傾向於獨立思考,而非通過交流來解決,這樣可能會讓人產生溝通能力欠缺,人際交往困難的錯覺。此消彼長,內向者缺乏自信的言論似乎就被信以為真了。

所以,由於思考模式的差異所導致的錯覺,最終也可以通過修正模式入手解決。客觀評價自身能力,正視自己,將自己與周邊的同學、同事全面比較,綜合評價。如果認為自我評價過於主觀,那麼可以讓周圍好友、同事、上級領導、採用360度評價方式,全方位評價自己在整體中處於何種位置,從相貌、學歷、工作能力、專業技能等多方面進行比較,如果發現確實不如別人,那該學習學習,該培訓培訓,該整容整(玩笑!腹有詩書氣自華嘛),這些都和性格無關。

最後,當內向者一旦能夠正視自身的優缺點後,立馬就煥然一新,因為內向者更冷靜,所以給人一種處世沉穩的感覺,因為喜歡自省,所以更不容易受他人影響,思維更獨立,見解更獨到,更加能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創新思想,最後更重要的是,自省的人容易發現不足,所以更會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所以放眼當下,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等都是我等內向者的楷模。

「這世界是如此喧囂,我不想發聲不代表我無話可說,我只想靜靜地思考,有朝一日,當我說話時,我需要全世界都能安靜下來,聽我說」來自一位內向者的內心告白。

推薦閱讀:

TAG:性格 | 內向 | 面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