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者必備:了解人體的構造,建立科學的正位概念

瑜伽者必備:了解人體的構造,建立科學的正位概念

6 人贊了文章

全世界最偉大的瑜伽導師艾楊格這樣說:「如果你呵護樹根,花朵會自然開放並散發芬芳,如果你呵護身體,心智及心靈會自然成長提升。」他的重要教學原理是調整對位——把身體的結構依據調整到對的位置。所以瑜伽修行者必須要了解人體的構造才能建立科學的正位概念,否則在以後的修鍊中很容易受到傷害。

脊柱是支撐身體的主梁,正位瑜伽亦是從脊柱正位開始!

脊椎,又稱為「龍骨」,在身體背部中央的位置是支撐身體的主梁,就好像是一間房屋裡的樑柱一樣,在我們的身體里占著極重要的地位。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直立地站著、走路,這都是因為我們有脊椎可以支撐身體的頭部和軀幹。

脊椎是由33塊脊椎所構成的,包含7塊頸椎,12塊胸椎、5塊腰椎、5塊薦椎和3~5塊尾椎,往上由頸椎連接至顱骨,往下由薦椎連接至骨盆,脊椎骨和脊椎骨之間,有一個軟骨連接保護.稱為「椎間盤」脊椎的另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保護我們的中摳神經「脊髓」,而庄脊椎兩側另自脊髓分派的31對脊椎神經,包含頸椎神經8對、胸椎神經12對,腰椎神經5對,薦椎神經5對和尾椎神經1對。脊椎神經的主要功能是支配身體四肢的運動和感覺,並延伸連接到身體的各個器官。

一旦脊椎受到壓迫,就會連帶影響到相應的身體健康,例如——

因為睡覺用的枕頭太高或長期習慣夾著話筒講電話、低頭工作者、躺在床上看書或者

看電視者及喜歡跳水者......不自覺中,改變了脊椎的正常弧度,使得頸椎神經長期受到壓迫

就容易有頸部、肩部、手肘及手部的酸麻疼痛或無力發生,也可能會引起腦部缺氧、頭暈、頭痛、失眠及腦神經衰弱等問題。

而常彎腰拿重物、習慣斜坐沙發、雙腳不自覺翹在茶几上使得腰部懸空,或是過於

肥胖、因鈣質流失或攝取不足造成骨質疏鬆、缺乏運動或運動過度、外傷、床墊過軟或

過硬等,都會使得腰椎受到壓迫、弧度變形·於是招來坐骨神經痛、腰酸背痛、兩腳發麻等現象,而且易引發痔瘡、便秘、經痛、陽痿、膀胱無力等癥狀!

由此可知,脊椎和我們身體的健康情形息息相關,如果脊椎發生異常狀況或歪斜有任何的偏移時。就會壓迫到脊椎神經,進而影響到身體內臟器官的運作功能.情況較輕的,可能僅是感覺酸痛、麻痹或是引起身體內臟器官的病症,嚴重的話,甚至會有癱瘓的危險。

所以.脊椎的正位對人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旦發現有任何歪斜異狀時,千萬不可以輕視,必須到醫院檢查找出病因並要徹底增強身體的正位鍛煉,使脊椎歸於正位,才能遠離任何的病痛!

推薦閱讀:

TAG:瑜伽學習 | 瑜伽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