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個"冷"點:硬體公司 Vs. 互聯網公司——寫在小米IPO三個月後

蹭個"冷"點:硬體公司 Vs. 互聯網公司——寫在小米IPO三個月後

來自專欄談個天,說下地1 人贊了文章

事出之因

小米集團上市已滿三個月,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亦五月有餘。小米上市引發了證券分析史上極為奇葩的一幕:同時有8個行業的分析師對小米進行研究,包括電子、零售、紡服、輕工、家電、計算機、傳媒和通信。(引自西南證券電子首席陳杭的文章《小米是什麼,小米靠什麼成功?》)這折射出市場對於小米集團的認知混亂,證券市場一時難以對小米集團進行定位,而不同的定位將匹配不同的估值邏輯。其中最大的爭議,在於小米到底是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公司。也正因為有此爭議,雷軍才會說出「小米=騰訊×蘋果」的豪言壯語,引起坊間熱議,成為「Are You OK」之後又一金句。

關於小米到底是硬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我估計雷軍也很苦惱,他沒能說服華爾街,所以最後坦承「我不care小米是不是互聯網公司」。

我在2010年底成為MIUI的用戶,自此開始關注到小米這家公司,從一個學生用戶到一個VC從業者,看著小米推出MIUI、米聊、小米測試工程機(當年只要1699元哦)、小米第一代手機等等產品,看著小米充分地利用了BBS、微博、QQ空間等一波又一波流量紅利完成線上直銷,再到小米開始推出生態鏈IoT產品、鋪設小米之家線下店,以及到小米上市的全過程。關於小米公司的定位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我認為,想要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我們搞清楚一個問題——硬體產品和互聯網產品有何區別。(第一次用文字梳理這些想法,是在不請自來地回答「知乎用戶:小米的盲區是什麼 ?」這個問題。以下文字與該回答部分重疊)

互聯網產品

互聯網產品有什麼特點?

  • 無限複製,邊際成本近乎為0(並不絕對為0)
  • 可以快速迭代
  • 便捷、即時地deliver

以上這幾個特點,本質上依賴於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

網線,使得互聯網產品可以以光速deliver給用戶,這是第二和第三個特點的基石。

而第一個特點,其根基在於互聯網產品的快速迭代,本質上是通過對硬碟重新寫入數據來提升用戶體驗,是對硬碟資源的循環利用,無論是以前用戶下載安裝的模式(對用戶資源的重複利用),還是現在雲端使用的模式(對雲端資源的重複利用),這提升了硬碟資源的使用效率。因為是對硬碟的循環利用,所以複製的邊際成本幾乎為0。

以上這幾個特點,使得互聯網產品具備很強的馬太效應,即用戶越多,迭代效果越好,互聯網產品越好用。這也使得互聯網產品可以按照邊際成本定價(即免費),從而達到快速獲取用戶實現擴張,並在免費使用的基礎之上搭建其他商業模型。最經典的商業模型無外乎廣告,從Yahoo到Google到Facebook,概莫如是。

因為互聯網產品的馬太效應、以及以廣告為基礎變現模式的特點,決定了互聯網產品要獲得儘可能多的用戶、覆蓋儘可能多的硬體設備,在不同的硬體上,儘可能讓用戶獲得無差異的統一體驗,將硬體設備之間的差異磨平、模糊化。

硬體產品

與互聯網產品相比,硬體產品具備不同的特性:

  • 硬體本身的邊際成本並不為0,對應的,就算硬體本身不要任何利潤,C端用戶也需要掏出真金白銀購買產品。用戶花錢才能獲得產品,用戶的心理預期會相對較高,存在明顯的更換周期(尤其是耐用消費品),因此硬體產品不可能隨時迭代,deliver給用戶的產品的完成度要求會遠高於互聯網產品。A/B test、灰度測試等互聯網常用手段,在硬體領域是不可能存在的
  • 硬體產品確實也具備規模經濟效應,在一定範圍內,生產得越多,成本越低。但是因為生產線有其管理半徑(一條生產線、一個代工廠能夠管理的工人數有限),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會出現規模不經濟;另外,供應鏈上下游存在動態博弈(供應商更傾向於扶植、依靠多個下遊客戶,並且促進其間競爭,以在產業鏈上獲得更高議價權;下游渠道會避免對同一品牌的依賴,傾向於銷售多家廠商的產品),因而一款硬體產品不可能像一款軟體產品那樣真得可以覆蓋所有潛在用戶
  • 硬體產品的deliver受限於物理和地理因素,也正因此,硬體產品永遠需要的渠道商,因為渠道不是網線這樣的通用型基礎設施
  • 更換周期和deliver影響因素導致用戶存在再次決策,再次決策時用戶更易流失(相比之下,互聯網產品可無縫更新)

以上這些特點,決定了同類型硬體產品一定是多品牌、多渠道的局面。然而,品牌是有定位的、是差異化的,不同的品牌面向具備不同消費能力、不同消費習慣、不同產品認知的客群,享有不同程度的品牌溢價。因為品牌有其定位,硬體產品普遍選擇差異化競爭的策略,具體策略之一是創造差異化的使用體驗。

硬體Vs.互聯網產品的區別之總結

  • 互聯網產品可以常規性免費,硬體則有其BOM成本,必然付費
  • 互聯網產品可以隨時迭代,硬體有不可忽視的更換周期
  • 互聯網產品可以最大程度覆蓋潛在用戶,硬體則有其品牌屬性和目標用戶群
  • 互聯網產品需要最大程度模糊化硬體之間的差異,硬體則需要儘可能提供差異化的體驗

小米是什麼

就小米目前的主要產品來看,毫無疑問是硬體的屬性,也因此,在我看來,小米集團是一家硬體公司,手機業務如此,生態鏈的IoT業務也是如此(IoT產品矩陣之間存在一定的網路效應,但目前的協同性還很低)。IoT是未來,小米的這塊業務還有很高的成長空間,但也只能匹配硬體公司的PEG ratio。

就小米歷史上存在過的產品而言,早期的MIUI和米聊是純粹的互聯網產品。MIUI是第三方ROM,幫助使用不同品牌和型號手機的用戶獲得統一的、優化了的安卓系統使用體驗,但隨著主流安卓廠商走向封閉並提升刷機難度、以及小米推出自家手機產品,MIUI成為小米的獨家體驗,就像iOS是Apple的獨家體驗,不再是一款面向大眾的互聯網產品。米聊作為社交產品,在與微信的戰役中走向沒落,目前化身成小米手機的iMessage,也不再是一款互聯網產品。與此類似的還有小米雲服務,也是為了給自家硬體創造差異化體驗。在我看來,都是用互聯網服務強化硬體的整體體驗,仍然是以硬體為核心。

另外,許多人將小米商城看成互聯網電商平台,然而我更傾向於將其看做自建線上渠道,與小米在線下鋪設小米之家的戰略地位是一致的,平台屬性較弱。而小米有品才更像是類似於網易嚴選的精選電商平台,這大概是小米旗下的產品矩陣中最靠近互聯網產品的了(但在品牌上,我傾向於將其看作是小米品牌的二次利用,對小米主要產品所形成的品牌依賴度較高,而網易嚴選則不依賴於網易的媒體、遊戲業務的品牌價值)。

說給投資人的話

對於早期投資人而言,小米到底是什麼公司並不重要,趕上移動互聯網這一歷史性的機遇、碰到雷軍這樣優秀的企業家,小米集團最終值100億美金還是1000億美金,VC都應該投。

關於小米到底是硬體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的爭論,主要是後期和二級投資人的話題,這影響了對小米的研究和估值體系。因為估值邏輯取決於公司的業務邏輯,公司業務邏輯則取決於主要產品及其市場的特性。就像剝開一層層洋蔥,發現小米本質上是一家硬體公司會讓你覺得辣眼睛嗎?


本文同步發佈於個人公眾號「越抖越機靈」。

推薦閱讀:

TAG:小米公司 | 互聯網 | 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