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丘記事:靠什麼才能真正把事情辦好

比丘記事:靠什麼才能真正把事情辦好

31 人贊了文章

33、

我師父很強調行動,說是要一件一件事情做出來,就是印證佛法。

類似這樣的話說過很多,依稀能和傳記里的一些祖師的行誼扯上點關係,但輪到自己的頭上,就很容易掉在文字和道理里。師父讓我帶過一段時間的新人,我就毫無懸念地掉進了道理里。

回想起來,很慚愧,說的多,做的少。

把那些道理翻來覆去地講啊講,自己不覺得煩,是因為講的很過癮,就不管聽的人是不是愛聽。

這個好像是個過程,初學佛的一般都犯這個毛病。僧團里在校對藏經,校到《續高僧傳》的部分,祖師大都很強調佛法一定要落實到行為上,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大致是這個意思。師父常講的是佛法要跟人學,不能跟書本學。

還有一個比較斯文的說法是,道是善知識的心路歷程。

有一次,大概是我問了好多不太靠譜的理論問題,師父在丈室門口狠狠地跟我說: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寺院的發展很快。有一次,聽師父跟客人講寺院發展的方法,三、四條,大致就是和周圍搞好關係,佛門裡的專業術語就是廣結善緣,比如,和當地群眾搞好關係這一條,寺院里的方法就是把周圍農家院的住宿信息都放在客堂公示,信眾很多,來寺院里住不下,就住周圍的農家院,當地群眾空閑的房子很多,改造成農家旅館,即增加了收入,又方便和服務了寺院的信眾。兩全其美。

類似這樣的事情。雖然小,但在師父看來都是在實踐佛法。

寺院里來客人,我們要學習接待,從端茶倒水等等待人接物的小事,師父一點點地教,我們也一點點地學。跟了師父不少年頭了,凡是好事、善事沒見過他怕麻煩,多麻煩的事情都不見他有難色。我好像怎麼努力也做不到他這樣,因為我常常偷懶。

以誠相待,迎來送往似乎確實是佛法。當然,我也沒有在別的寺院里學習過,也不能說自己學的就是對的。

中國的寺院很多是在景區裡面,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寺院的功能是用功辦道、弘揚佛法,教化人心,但對景區來說,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效益。

都沒有錯,經濟發展了,老百姓安居樂業,一個是精神文明,一個是物質文明。

但是道理好講,真操作起來,就不容易。

我們寺院的信眾很多,隨著發展越來越多,很多信眾只是周末上山來,參加一些共修活動,然後再下山回家。

其實,學佛多年的居士一般不會和景區發生口角,多是一些慕名而來的普通遊客,因為寺院里有不少慈善事業,他們有個很樸素的想法,我來寺院里學佛,來做好人好事,為什麼要收門票。

寺院是不收門票的,也不會分景區的票款。

做與景區溝通交流的工作,師父的教授就是以誠相待,替他人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事情就好處理了。

這個可能就是佛法吧。不是很複雜的道理。

景區的領導也曾跟我表達過,處理和解決遊客信眾進出景區寺廟而產生的矛盾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一個社會問題,大家心裡有火,到廟裡,化解了,就給社會減輕了壓力。這個本身就是景區和寺院的功能。

當家師也常教導我們這些小和尚要用感恩的心去認識和看待問題,比如,景區多年來為寺院的發展做了非常多重要的護持工作。沒有這些護持,寺院也不可能有現在的發展。所以,景區就是我們的護法。

我了解到的,很多景區的工作人員都為寺院的各項慈善事業做了很多工作,為進出景區的居士義工、僧團親友提供了非常多的力所能及的便利和幫助。而且,隨著寺院和景區的共同發展,工作量越來越大,工作也更加辛苦。

2014年的春節,景區要組織廟會,進出的大門和主幹道不能正常通行,寺院里的很多客人需要人引導走側門繞山路才能上山進寺院,這就需要有人在山下的路口引導。

過去只有幾個義工居士在做這個工作,很辛苦,有的老義工都七十多歲了,每天都坐好幾個小時的公共汽車趕到景區門口接人,有的義工居士是企業的經營者,工作很忙,但也放下自己的事情,來寺院做這樣的點滴的善行,有的是計程車司機,車輛每天是要交份錢的,但是節假日,寧可放棄收入,倒貼錢,來做義工,來為他人付出,心甘情願,無怨無悔,甚至,這些義工長期會為那些不願意買票而跟景區鬧矛盾的素不相識的遊客信眾買門票。

今年工作量增大,寺里安排了更多的居士義工做這個工作。

正是春節期間,寺院里溫暖的佛堂里做很多的佛事活動。在景區外邊,有好多居士義工在忙碌,有的信眾大年初一早晨三點多就來,那就意味著,接待的義工也要三點多去接引。

後來,我才知道,很多人一值班就是一天,山上寒風本來就大,過年期間,很多人一等就是一天。

這樣的善心、善願、善行,真的是要佛法的力量,否則,怎麼可能堅持的下來。

我參與了一次和義工的交流活動,覺得他們真的是佛法的實踐者,用佛門的話就是菩薩,他們有著很好的生活條件,也可以在城裡吃喝玩樂地過這個中國人最重視的春節假日,但是,就願意來寺院里做善行,幫助他人。

有的人甚至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臨時退了機票,就為了照顧寺院里的老人。

整個法會期間,沒有聽到過一起關於遊客信眾進出景區發生矛盾的事件。我了解到的情況是,寺院的義工居士和別人交往共事的時候,就是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尊重他人,多做事情,不說教。感染一起共事的人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能通融就通融,能不較勁就不較勁,矛盾就越來越少。

大家的心情就越來越好,工作越干越好。

而且,這樣的發心是出自真心,無名無利,不求回報。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里,確實是不多見的事情。寺院里的居士義工分成很多部門,幾乎每個部門都有著類似這樣平常而感人的承擔付出。

我個人覺得也不可能是衝動和情緒,現在的人都很理性,大多受過高等教育,上上下下的都吃過都見過,都經歷過,如果不是真的內心裡有體會,有精神上的愉悅,不會付出和投入這樣的真心。而且,我相信,學佛學對了的義工居士在家裡是很好的家庭成員,在單位是很好的員工,當然,在社會上肯定也是很好的公民。

居士義工真正的價值絕不僅僅是在寺院里做的這些善行,而是他們通過點滴的行持,內心的善良、謙讓不斷地影響和感染著家庭、單位、社會。

景區的領導就感慨地說,這些居士的善心是真的。裝,絕對是裝不出來的。過去他的單位里一些長期上訪的「帶刺」的人,到了寺院里跟出家人待上一些日子,就不再上訪了,遇到領導還經常會說,和尚的事情拜託多幫忙。

景區的領導還跟講,曾來過一個領導,走到寺院的古橋上時,忽然有一個很小的小孩子,剝了一塊糖遞給這位領導。

領導很感慨,用了「祥和」這個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曾經問師父關於根、塵的問題,大致的意思是,佛法里講意識活動來自眼、耳、鼻、舌、身和色、聲、香、味、觸相對後產生的認識作用,就是根對境產生識。這個當中沒有我。

因為是緣起的所以是沒有自性的,就是空的,無我。

師父當時對我的教授是,不要偏空,眼是慈悲,耳是慈悲,鼻是慈悲,舌是慈悲,身是慈悲,意是慈悲。

師父對另一個師兄的教授是,一般不用太多的說教,教授弟子、引導別人靠證量,靠慈悲和空性,影響別人,感染別人。

這些話我都記得。當然,記得也還只是道理,還不能真正成為證量和生命體驗,需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地,就如同這些義工菩薩一樣,靠點滴的實踐,一點點地體悟。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