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如何理解資本主義世界?(二)

零基礎如何理解資本主義世界?(二)

來自專欄資本主義ABC60 人贊了文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資本主義制度的三個特徵是:

  1. 為市場生產(商品生產);
  2. 資本家階級對生產資料的壟斷;
  3. 僱傭勞動,即建立在出賣勞動力基礎上的勞動。

這些特徵涉及到人們在產品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係問題。

當人們說「商品經濟」或者「為市場生產」的時候,是指什麼呢?這是說,人們互為對方勞動,但是,每個人在其經濟中是只為市場生產,事先並不知道誰要購買他的商品。

假設說,我們這裡有一個手工業者伊萬諾夫和一個農民西多羅夫,手工業者伊萬諾夫把他做好的皮鞋拿到市場上,賣給西多羅夫,又用得到的錢從西多羅夫那裡買了麵包。

當伊萬諾夫來到市場時,他並不知道在那裡會碰到西多羅夫,而西多羅夫也不知道在那裡會碰到伊萬諾夫,這兩個人都不過是到市場來。

當伊萬諾夫買了麵包,而西多羅夫買了皮鞋的時候,才發生了西多羅夫為伊萬諾夫做工,而伊萬諾夫為西多羅夫做工這樣的事,只是這不會一下子看出來。

市場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向人們掩蓋了他們相互為對方做工,誰離開誰都有不能活這個實質。在商品經濟的情況下,人們互為對方勞動,但是,是無組織地、各自獨立的,他們自己並不知道相互間的需要量是多少。所以,人們在商品生產中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被分開,並且又互相處在一定的關係中。這裡所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當談到「生產資料的壟斷」或者「僱傭勞動」時,同樣也是說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種「壟斷」事實上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意思就是說,人們的勞動是在這樣一種條件下進行的:這些做工的人是用別人的生產資料進行勞動;勞動者得聽從於這些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即資本家的,等等。

一句話,這裡說的也是人們在生產產品時,相互處於什麼樣的關係。人與人在生產時(在生產過程中)所處的這種關係就叫做生產關係。

不難看出,生產關係絕不是永遠一樣的。在遠古時代,人們曾經生活在小公社中,一起共同勞動(打獵、捕魚、摘野果和挖菜根),然後大家彼此平分。這是一種生產關係。在奴隸制時代,是另一種生產關係。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則又是一種,其餘以此類推。

可見。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的這些形式,就叫做社會的經濟構成(結構)或者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即「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或者說,「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這就是在商品經濟的情況下,在一小撮資本家壟斷生產資料和工人階級的僱傭勞動的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對勞動力的剝削

有一個問題:資本家階級為什麼要僱傭工人?

任何人都知道,這絕不是因工廠主願意養活飢餓的工人,而是因為他們要從工人身上榨取利潤

為了利潤,工廠主才興建自己的工廠,

為了利潤,才僱傭工人,

為了利潤,他們到處探尋能高價出售商品的地方。

利潤成了他們一切盤算的動機。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非常有趣的特點。

在這裡,並不是社會本身生產它所需要的和有用的商品,而是資本家階級強迫工人去生產那些能賣更大價錢,能獲取更大利潤的商品。

例如,燒酒是很有害的東西,酒精本來可以只為工業和醫藥上的應用目的而生產。然而,全世界的資本家卻在拚命地生產酒精。為什麼?因為從人民的狂飲中能獲得更大的利潤。

19世紀英國人販賣鴉片賺取暴利

可是,我們需要弄清楚,資本家是怎樣得到這些利潤的。為此,我們要更詳細地分析這個問題。

資本家只有在賣掉他工廠里生產的商品之後,才能獲得貨幣形式的利潤。賣掉自己的商品他能得多少錢呢?這取決於商品的價格。

現在又產生一個問題:這個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為什麼一種商品價格高,另一種商品價格低呢?

不難發現,如果任何一種生產引進了新的機器,那裡的勞動就變得更有成效了,或者象人們說的那樣,變得更有生產效率,那麼,商品的價格就會降低。反之,如果生產困難,生產的商品少,勞動成效低或是生產效率不高,那麼商品的價格就會提高。為製造一種商品,社會平均需要花費的勞動多,商品的價格就高;花費的勞動少,價格就低。

在中等技術水平的情況下(就是說,不是用最好的,也不是用最壞的機器和工具),商品生產花費的社會勞動量稱為這種商品的價值。現在我們可以看出,價格取決於價值。實際上,價格有時高於價值,有時低於價值,但是,為了簡便起見,我們可以認價格和價值是一個東西。

在這裡,我們沒有談價格變動對貨幣的依賴性,不管貨幣是多是少,是金幣還是紙幣。這些變動可能很大,但這樣一來它就會立刻影響一切商品,而這一點並不能解釋一種商品和另一種商品在價格上的區別。例如,發行大量的紙幣會使各地的物價暴漲。但是,這種普遍的物價昂貴並不能說明為什麼這一種商品比那一種商品貴。

現在讓我們回想一下我們說過的僱用工人問題。

僱用工人——這是用來出售的一種特殊商品,其名稱就叫做勞動力。既然勞動力成為商品,那麼,一切對商品適用的東西,對勞動力也適用。俗語說,「既是名為蘑菇,就應聽人採食」。資本家在僱用一個工人時,他就把工人的勞動力價格(或者簡單地叫勞動力價值)付給工人。這個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呢?我們知道,一切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在生產它們時所花費的勞動量。這一點也適用於勞動力。

但是,勞動力是怎樣生產的呢?

要知道勞動力不是在工廠里生產的,因為它不是麻布、不是鞋油、也不是機器。這究竟怎樣理解呢?要明白是怎麼回事,只要看一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真實生活就行了。

現在這樣假設:工人們剛剛結束了工作。他們精疲力竭,已不能再做工了。他們的勞動力幾乎消耗完了。要恢復他們的勞動力,需要什麼呢?需要吃喝、休息、睡覺,維持他的身體,以便「恢復自己的精力」。只有這樣,才會有繼續做工的可能和能力,或者說才會有勞動力。就是說,食品、衣服、住房等等,一句話,工人的消費就是勞動力的生產。另外,如果是受過專門訓練的工人,這裡還包括有象學習費這樣的一些費用,等等。

工人階級為了恢復自己的勞動力所消費的一切都具有價值。所以,消費品的價值,以及學習費用就構成了勞動力的價值。不同的商品具有不同的價值。同樣,不同類型的勞動力也具有不同的價值。地形測繪員的勞動力價值是一種,而粗活工人的勞動力價值則是另一種。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看工廠。

資本家購買原料、工廠用的燃料、機器、機油和其他必需物品;然後他購買勞動力,即「僱用工人」。這一切他都付了現錢。

生產開始了。工人在做工,機器在轉動,燃料在燃燒,機油在消耗,廠房在損壞,勞動力在消耗。但是,從工廠里造出了一種新的商品。

這種商品象所有的商品一樣,具有價值。這個價值是多少呢?

  • 第一,它包含已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這裡包括:使用的原材料,消耗的燃料,機器的磨損部分等等。這一切現在都算進商品的價值。
  • 第二,再加上工人的勞動。如果三十名工人花費了三十個小時制出了一件商品,那麼,他們就是花費了九百個工作小時,就是說,出產的商品的總價值是由消耗的材料的價值(比方說,這個價值等於六百個小時)和工人用自己勞動增加的新價值(九百小時)構成的,也就是(六百加九百)等於一千五百工作小時。

但是,資本家自己為這個商品究竟付出了多少呢?

他已全部支付了原料的費用,就是說,他已支付了與六百個工作小時的價值相等的全部款額。

但是勞動力的費用呢?他是否全部支付了九百個小時呢?整個事情的謎正在於此。

根據我們的假設,他支付了工作日的勞動力的全部價值。如果三十名工人工作了三十個小時,每天十小時,共三天,那麼,工廠主付給他們的,只是這幾天為恢復他們的勞動力所必需的錢。這筆錢是多少?答案是清楚的:它大大少於九百小時。

為什麼呢?因為維持我的勞動力而需要的勞動量是一回事,我能夠達到的勞動量度則是另一回事。我一天工作十小時。而每天我所需要的吃、穿等等,僅僅等於五小時的價值。就是說,我的勞動,比起為維持我的勞動力而進行的勞動要更多。

譬如說,在我們舉的例子中,工人們三天內為吃、穿等所花掉的產品價值是四百五十個小時,而他們提供了九百個小時的勞動,其餘的四百五十個小時就歸資本家了。這四百五十個小時就是他的利潤來源。

實際上,正如我們所見,對於資本家來說,商品的價值等於一千零五十小時(六百加四百五十),而他卻以一千五百小時(六百加九百)的價值出賣商品;其中的四百五十小時就是勞動力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可見,工人的二分之一勞動時間(在十小時工作日的情況下,有五個小時)是為抵償他們自己的消費,而另外的二分之一勞動時間,則完全是為資本家。

我們現在看一下整個社會。要知道,我們對個別工廠主,或者個別工人幹什麼並不感興趣。我們感興趣的是,資本主義社會——這台巨大的機器是如何構成的。

資本家階級僱用人數眾多的工人階級。億萬工人在幾百萬個工廠、礦山、森林、田野里,象螞蟻一般地勞動。資本家付給他們工資,也就是他們的勞動力的價值,以便不斷恢復其勞動力好繼續為資本家服務。但是,工人階級通過自己的勞動不僅養活自己,而且創造上層階級的收入,創造剩餘價值。

這些剩餘價值通過千百條渠道流入統治者的腰包。其中:一部分歸資本家本人——這是企業主的利潤;一部分歸地主,歸土地所有者;一部分以稅收的形式歸資本主義國家;一部分歸商人、小販、小店主、教堂、妓院、演員和小丑、資產階級下流作家等等。

資本主義制度所滋生的一切寄生蟲,都憑藉這些剩餘價值而生活。

但是,還有一部分剩餘價值被資本家重新投放到事業中去。他們把它歸入自己的資本中,使資本增加了。

他們擴大自己的企業,僱用更多的工人,添置更好的機器。更多的工人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的企業再次發展和擴大。這樣,隨著每一次的循環,剩餘價值不斷積累,資本也就越來越大。

通過從工人階級身上榨取剩餘價值,剝削工人階級,資本的數量才不斷地增加。


資本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地看到了什麼是資本了。首先,資本,不論其形式是貨幣,是機器、原料、廠房,還是製成的商品,都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這種價值是用來為生產新的價值,生產剩餘價值服務的。資本是生產剩餘價值的價值。資本主義生產是剩餘價值的生產。

在資本主義社會,機器和廠房都是資本。但是,機器和廠房是否永遠都是資本呢?當然不會。

如果整個社會的經濟都是協作經濟,如果它是為自己而生產的,那麼,不論是機器,還是原料,都不能算是資本,因為它們不是為少數富人榨取利潤的工具。這就是說,機器只有在被資本家階級私人佔有時,並被作為剝削僱傭勞動和生產剩餘價值的條件時,才成為資本。

在這裡,價值的形式並不重要;這種價值可能表現為金幣形式,也可能表現為紙幣形式,工人用它們來做工,也可能表現為原料的形式,工人們用它們製造出商品,也可能表現為製成的商品的形式,以後再把它賣掉。但是既然這種價值是用於生產剩餘價值的,所以它就是資本。

資本常常脫掉一種外殼和穿上另一種外殼。確實如此,我們且看這一過程是怎樣完成的。

1.資本家還沒有買到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但是,他極希望僱用工人、置備機器、弄到上等的原料和煤炭,以便能夠開工生產,等等,暫時他手裡除了錢之外,還什麼都沒有。在這裡,資本表現為貨幣形式。

2.資本家帶著這筆錢來到市場(自然不是他自己去;為此有電話和電報,許許多多的奴僕等等)。在這裡購買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資本家回到工廠,錢是沒有了,但是卻有了工人、機器、原料、燃料。現在所有這些東西已經不是商品了。它們不再是商品,因為不再把它們拿到市場去出賣了。錢變成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力,貨幣的形式去掉了,現在,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工業資本的形式。

接著開始工作。機器開動了,輪子旋轉起來,操縱桿在來回搬動,男女工人汗如雨下,機器在磨損,原料在消耗,勞動力在耗盡。於是,所有這些原料,機器的磨損部分,提供勞動的勞動力,慢慢地變成了一堆堆商品。這裡資本又脫離了工廠原有的實物形式,而以一堆商品形式出現。這就是商品形式的資本。然而,經過生產之後,資本不但改變了自己的外形,而且還增加了自己的價值。因為在生產中,又多出了剩餘價值。

但是,資本家強迫生產商品並不是為了自己使用,而是為了市場,為了出賣。堆積在他的工廠倉庫里的貨物一定要賣出去。起初,資本家是以買主的身份到市場去。現在,他應當以賣主的身份去。起初,他手裡拿的是錢,他想得到的是商品(生產資料)。現在,他手裡拿的是商品,他想得到的是錢。一旦他的商品被賣掉了,那麼,資本就從它的商品形式再次跳到貨幣形式。然而,資本家得到的貨幣數量,已經不同於他當初付出去的數量了,因為外加了整個剩餘價值的數量。

資本的運動並沒有到此結束。增加了的資本再次周轉,獲得了更大數量的剩餘價值。這些剩餘價值的一定部分併入資本,又開始新的周轉,如此等等。資本象一個雪球,越滾越大,隨著每一次的滾動,剩餘價值越來越多。這就是說,資本主義生產不斷地發展和擴大

資本就是這樣從工人階級身上榨取剩餘價值和到處擴散的。資本之所以能迅速增長,是因為其特殊的屬性。

當然,一個階級剝削另一個階級的現象以前就有了。可是我們拿農奴制時的地主或奴隸制時的奴隸主為例。他們騎在他們的農奴和奴隸的頭上作威作福。農奴和奴隸生產的一切東西都被地主、奴隸主自己,或被他們的僕從和大量的食客吃光、喝掉和穿光了。那時商品生產還很不發達,商品也沒有地方去賣。就是說,如果地主或奴隸主強迫自己的農奴和奴隸生產出堆積如山的麵包、肉、魚等等,那麼,他們的這些東西就會爛掉。那時的生產只以地主及其奴僕們的肚皮需要為限

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則完全是另一種情形。這裡的生產不是為了滿足需要,而是為了利潤。這裡生產商品,是為了出賣,為了賺錢,為了積累利潤。利潤越多越好。因此,資本家階級瘋狂地追求利潤。這種慾望是無止境的。它是資本主義生產的軸心,是主要的推動力

推薦閱讀:

TAG:社會制度 | 哲學 | 資本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