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突遭微隕石襲擊,引出一連串???

國際空間站突遭微隕石襲擊,引出一連串???

來自專欄三體引力波9 人贊了文章

就在昨天早上,遠在4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正當6名宇航員還在熟睡中,美國、俄羅斯地面控制中心人員卻突然發現,空間站空氣壓力數據出現異常,顯示有輕微泄漏現象……

  • 是系統誤報,還是遭受不明襲擊?到底咋回事?

8月31日,NASA、歐空局、俄羅斯航天局、國際空間站飛控中心都在第一時間報告了這一突發事件。

事件原委是這樣的——

國際空間站周三晚,北京時間8月30日早上7點鐘,NASA約翰遜航天中心和俄羅斯航天控制中心幾乎同時發現:國際空間站氣壓監測系統數據出現異常,數值正在緩慢下降,顯示有輕微泄漏現象。

儘管不是驟降,但還是引起高度注意。經過分析後,美俄地面控制中心認為不會對宇航員構成危險。

此時此刻,進駐國際空間站的6名宇航員都在熟睡當中,因此也就沒有叫醒他們。

宇航員正常醒來後,開始精確定位泄漏位置。

換句話說,此時此刻誰都不知道到底是哪兒泄漏了

  • 到底是哪裡空氣泄漏?

經過幾個小時檢查,最終他們找到了源頭,不是空間站本身出現的泄漏,而是外掛組件——正在停靠在空間站的俄羅斯聯盟號載人飛船(Soyuz MS-09),具體說是飛船上半段出現一個細小孔洞,直徑約2毫米。

  • 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初步分析是由微隕石撞擊造成的。

因為是屬於俄羅斯管轄區,按照「誰所有誰管理」的原則,由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阿特梅耶夫(Oleg Artmeyev)、謝爾蓋·普羅科普耶夫(Sergey Prokopyev)出馬。

他們就像給正在泄氣的氣球打補丁一樣,使用密封膠帶封住孔洞,進行了臨時性補救。

要知道這可是載人飛船,隨時待命逃生用的,以備緊急狀況下搭載宇航員飛回地球(目前停靠兩艘載人飛船MS-08、MS-09)。

另外,今年6月6日發射的這艘飛船,計劃將在今年12月穿越大氣層,搭載宇航員返回地球。

  • 這會不會影響飛船返航?

根據俄羅斯航天局最新報告稱,遭受微隕石襲擊的部分,位於飛船上半段(Orbital Compartment 軌道隔間),這部分並不用于飛船回航重返大氣層使用,所以不會影響飛船下一步使用。

  • 這種意外常發生?

當然不是。自2000年開始常駐宇航員以來,國際空間站僅有兩次空氣泄漏事件:一次是這次,另一次發生在2007年的美國和諧號艙段,幸好都無大礙。

目前,國際空間站一切正常運行,6名宇航員也都一如既往,心態如常。

2018第二批遠征隊啟程,繞地飛行34圈50小時行程400公里高度

從這起意外事件裡頭,你看出悟出什麼沒有?

反正我是琢磨出來兩條——

首先遇事冷靜,理性思維很重要。

作為全球最昂貴最矚目的單體科學項目,運營國際空間站當然必須是萬無一失。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遇到意外狀況,依然冷靜對待、理性處理,這就充分體現了全世界最優秀科學團隊的科學精神。

儘管當時壓力系統顯示空氣泄漏,但經過分析後,地面控制中心認為不會對宇航員構成危險。

所以沒必要一驚一乍,發出警報,叫醒熟睡的宇航員,否則就是芝麻放大成西瓜,小題大作,造成宇航員無謂的壓力山大和心理波動。

更重要的是,這起微隕石撞擊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地球人,《地心引力》《太空救援》那樣的太空撞擊並非只是幻想,太空垃圾、微小隕石、近地天體……都是人類飛出母星懷抱要遇到的潛在危險之一。

清理太空垃圾,中國航天專家給出激光大炮方案

NASA預報:一顆小行星正在襲來!

一顆小天體飛越地球危險領空,這次太近了!

好險好幸運!地球剛好躲過一顆公交車大小的小行星

飛向太空絕非什麼易事,星辰大海的征程更不是說走就走的旅行……面對廣袤太空,人類仍然脆弱得很。面對未知宇宙,我們仍然渺小無知。

所以,我們才敬佩全世界最危險的職業宇航員,敬重為太空探索貢獻推力的科學家。


推薦閱讀:

TAG:國際空間站 | 太空 | 隕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