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一邊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一邊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誰不是一邊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一邊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來自專欄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43 人贊了文章

誰不是一邊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一邊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作者:漫漫Chan(富書籤約作者

「騙父母」

上周,我爸給我打電話,例行問候。

他問:「公司怎麼樣,沒什麼問題吧?」

我說:「還好還好,都挺好啊。」

其實,公司這兩年幾乎沒有業績,上屬集團已經決定年底裁員,公司一片風聲鶴唳,只等正式通知。

大部分員工都在未雨綢繆,另找出路,我也不例外。

雖說換工作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在一輩子待在國有單位裡面的我爸眼裡,那絕對就是大地震。

為免老人家跟著焦慮上火,過分掛心,我還是決定不告訴他們。

接著,我爸又問:「你跟關先生怎麼樣,最近還好嗎?」

我說:「都很好啊,正常生活唄。」

其實,我倆訂婚後沒多久,他就去國外跟進一個項目了,預計一年左右。

而我住在公公婆婆家附近,少不得要日常親近,只是婚姻生活剛開始就沒了關先生在中間牽線搭橋,總有些彆扭。

但這些我都還能處理,可在傳統的父母眼裡,我們就等於結婚了,新婚沒幾天,丈夫丟下妻子一個人在家,怎麼也說不過去。

為了避免他們擔心和生氣,我還是決定過一陣子再緩緩告訴他們。

放下電話後,我不由地舒了一口氣。

謊言說了一個,就要用十個來圓,可我們第一批90後,夾雜在麵包和愛情之間,已經不可避免地變成騙子了。

泰國有一部短片叫《我的爸爸是個騙子》,感動了億萬網友。

小女孩在日記中寫道:

我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他是最帥的,最聰明的,最大方的,他是我的超人。但是他對我撒謊。他說他有一份好工作,他說他有錢,他說他不累,他說他不餓,他說我們什麼都不缺,他說他很快樂。他撒謊是為了我。我愛你,爸爸。

為了不讓真正關心我們的人擔心,我們總是假裝說一切都好。

小時候是父母騙我們,長大後是我們騙父母。

第一批90後,已經兩腳站在生活的泥土裡,拚命地向上呼吸。

搭過末班車的地鐵回家,交完房租背著信用卡債吃泡麵,為一個方案賭上健康不眠不休。

而這些,是上一輩的父母所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也是他們所不忍親見的子女生活真相。

與其讓他們干著急,不如報喜不報憂,這正是大部分90後對父母撒謊的心理動機。

「騙朋友」

好友圈裡的幾個人約出來喝茶,席間不免談起了各自的生活。

有人問洲洲:「大老闆,你的工作室接了不少訂單吧?今年可是要發了。」

洲洲放下茶杯說道:「哎呀,剛賺了一點錢就換了個大的辦公場所,還給員工各種發福利,等於白忙活。當了老闆才知道,每個月租金薪資都壓得喘不過氣,還不如你們坐辦公室的自在啊。」

因為之前跟洲洲有業務上的往來,所以我知道洲洲其實今年賺得不錯,接了幾個長期穩定的大單,招了幾個得力人才,半年的營業額已經超過去年,勢頭大好。

等到就剩我們兩個時,我對她說:「你挺謙虛啊!」

洲洲說:「你沒看她升職失敗了么?我總不能這時候給她刺激吧?再說,人家不都說,要分享小的好事和大的壞事,這樣大家還能做朋友。」

一時語塞,原來不是我們要刻意欺瞞,而是怕不小心在禿子面前梳頭,說什麼對方都會聯想到自身,所以乾脆自謙。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一位媽媽天天在同學群里曬女兒的認真學習的照片,甚至還有學習筆記。

女兒被清華大學錄取後,這位媽媽把錄取通知書拍下來,發到同學群里,還說:「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就是大氣!」

話剛說完,她就被踢出了群。

這位媽媽以為自己是在分享,但其實對孩子沒有考上好大學的同學而言,這是莫大的刺激。

沒幾個人希望你過得不好,但也沒有人希望你過得太好,這就是為什麼分享小的好事和大的壞事,你才能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朋友。

這位媽媽不懂的人情,第一批90後卻已經懂了。

我們不再喜歡炫耀,是因為一朝失意,將會被群嘲。

我們不再將成就宣之於口,是怕想借錢借勢的人找上門。

我們守著自己的歡喜,吐槽自己的苦難,對朋友撒謊,是為了還能做朋友。

「騙自己」

誰的朋友圈裡沒有幾個微商?

我不是歧視微商,很多微商可能賺得比我還多吧,但我確實看不過去那些明顯非常浮誇虛假的微商朋友圈。

比如,動不動大幾千塊錢的收款截圖,一次曬滿九宮格,戰績輝煌。

還比如,人在家中坐,定位滿世界,七月墨爾本穿比基尼,去了日本還要倒時差。

再比如,傳銷式文案,今天提車明天提房,不加入她們的團隊,簡直就是愧對父母,愧對自己,愧對娃。

所以,小雅問我借錢的時候,我實在沒忍住問:「她看你朋友圈,不是日進斗金么,怎麼還要借錢交房租?」

小雅說:「姐,這種朋友圈不是給你們看的,我們的客戶群體是那些還不懂這些套路的人。你別嫌我假,都是為了賺錢嘛。」

都是為了賺錢,所以美化自己,美化產品,美化朋友圈。

但騙著騙著,把自己都騙了,既然是白富美了,哪能不花點錢撐場面?偶爾買買首飾,聚餐請請客,下個月的房租就是這樣提前花光的。

我的前同事阿寧,在公司划水兩年後,嫌工資低,想跳槽。

但是寫完簡歷發現還不滿一頁,投遞出去後更是無人問津,打電話過來邀請面試的,都是基礎的銷售崗位。

阿寧想了個辦法,花錢在網站上找人優化簡歷,再投遞出去後,確實接到了好幾個不錯的崗位面試邀請。

但優化的簡歷水分太多,阿寧為了開高薪資要求,謊報了現在的工資水平。

為了應對背景調查,她又請人資吃飯,軟磨硬泡好說歹說讓對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阿寧果然順利通過大公司的面試,但試用期還沒過,就因「能力不匹配」被淘汰。

第一批90後,已經知道賺錢才是最實在的,而光埋頭苦幹是不行的,還要有一些技巧,這不叫撒謊,這叫營銷自己。

但與其拚命去表現出自己並不具備的東西,不如踏踏實實地往那方面去努力。

否則營銷歸營銷,簡歷寫得再漂亮,形象美化得再好,一落地都成了氣泡,最後只會成為一鎚子買賣,沒下次。

我們以為的騙,其實都是騙不過

父母也是風浪里滾過的人,自然懂得無常即是尋常。

你說一切都好,他們是不信的,不妨告訴他們一些小煩惱,讓他們不會因為一無所知而亂加猜測。

對於朋友,真正的友情是喜你所喜,憂你所憂,你無需刻意炫耀,但也不必凡事藏著掖著

領導也好,客戶也好,過分糊弄,最後坑的還是自己。

第一批90後,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可能月薪2萬,也吃不起20塊的盒飯;

可能工資漲了幾百,房價卻漲了幾千;

可能租在有甲醛的房子里,還要擔心房東的合同有陷阱。

而他們所謂的騙也好,報喜不報憂也好,不過是為了給自己換取一點便利,或優勢。

怕父母不懂卻瞎操心,最後只給自己徒增困擾;

怕剛賺了點錢,就惹了一堆開口借錢的朋友;

怕說出自己的真實狀況,根本不會有領導和客戶買單。

只是,騙別人也好,騙自己也好,終究是騙不久的。

與其苦心孤詣地經營謊言,不如自自然然、平平常常處之,該交待交待,該奮進奮進。

莫泊桑在《一生》里說過: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像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與第一批90後共勉。

作者簡介:漫漫Chan,富書籤約作者,我喜歡你,如鯨向海,似鳥投林,簡書@漫漫Chan,微博@漫漫Chan是漫漫Chan。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推薦閱讀:

TAG:90後 | 自我成長 | 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