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世,聰明人的四條經典感悟

為人處世,聰明人的四條經典感悟

來自專欄想法與見解19 人贊了文章

壹.別與小人爭小利

小人,小利。

小人的小,是境界小,素質低,格局窄的意思。小利的小,是蠅頭之利,是明眼人看不起的「便宜事」。

小人只能爭小利,因為小人只能看得到小利,而小利說到底就是一種方便,一種看似便捷實則麻煩的利益表現,小人爭了小利,兩小合二為一,成了一樁美事,大家通過這樁沒事看懂了一個人的素質,也看透了這個人修養。

跟小人爭小利,無異於讓自己「同流合污」。沒來沒多少便宜可占的事情,出了頭,踩了雷,小人自然無所畏懼,因為本來自己就是小人。而你不同,你因為這個行為,讓大家把你跟小人划上等號,看似沒什麼關係,但實際上卻失去了很多人際關係上的可能。

為什麼?

因為沒有人願意和小人做朋友。

貳.別信庸人半句理

庸人有一個特性:除了一張說破大天的嘴,其他的則是要什麼沒什麼。

什麼意思呢?除了能說(說的東西也很有局限性)錢掙得不多,也沒有任何價值感召力,更沒有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過的比別人好,更不能通過自身所表現出的能力水平去證明自己能夠駕馭他的胡攪蠻纏。

庸人的道理,怎麼來的?

根據自己的遭遇,強行安排上的。

所以,庸人的道理也有一個特性:以錯誤的實踐或是憑空的臆想為主,用純粹的怨氣闡述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若是信了庸人的道理,結果就是成為庸人,成為無法理解這個世界運作,無法看清社會變化,無法明了人與人、人與事之間真正的內在關係。

庸人的道理,半句都別信。

叄.別和蠢人做生意

交易,有買賣之分,買賣本身,就是智斗。

你評估所需,貨比三家;他強調優勢,揚長避短。

這,都是最簡單的套路。

所以買賣雙方不能蠢,一旦一方是蠢人,就會變成你不斷解釋而他不斷聽你解釋的死循環。

做生意,切記找蠢人,因為跟蠢人交易,你也會變得愚蠢,因為你不得不屈服於他的要求,而他卻在不明所以之間,糊弄著你的周全計劃,最終生意即使OK,經驗和教訓就變得特別不OK了。

交易之間,不能一廂情願:大家都動腦子了,這生意才能雙贏。

而不是一起完蛋。

肆.別跟惡人講道義

惡徒這名聲不好,以惡揚名之人,必以惡貫穿人性。

惡人有惡人的道義,惡人的道義是什麼?

四個字:隨心所欲。

但我們都知道,道義道義,必然會遵循一定的要求,比如人性要向善,做人要有規矩等等。

惡人的道義在我們眼裡,就等於沒有道義。

而我們眼裡的道義,在惡人來說如同兒戲。

道不同,不相為謀,沒辦法。

為什麼沒辦法呢?

你什麼時候看過正邪能兩立?

伍.為人處世,悠著點

我看過很多寫人性的文章,也看過不少經典譯故,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大家都特別明白,可似乎誰也不會因為明白就少了很多麻煩。

為什麼?是非太多。

有了是非,就有了對立,有了對立,就難分你跟我如何如何,我該對誰又如何如何。

這就如同公婆吵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那誰是對的呢?也許誰都有錯的地方。

所以,我們只能用普通人的方法,來避免普通人能看懂的問題。

而聰明人則會用更簡單的方法來處理這些看似複雜的矛盾:

聰明人用立場來表態,不在乎檯面上的是非,因為什麼事情放到檯面上去解決,永遠是聲音大於真相。

我們不妨想想現在很多熱議的事件就會明白,聲音最響的,就是「對」的。

這個聲音代表的究竟是什麼,不用我說,我相信你一定會明白。

所以聰明人用立場來區分利弊,就是避免那些不乾不淨的東西干擾了自己的判斷。

十年河東,也許現在的你很多事情仍未明白。

但十年河西,未來總會某個不期而至的瞬間里,悄悄告訴你一個只有你自己才明白的真相。

這就是人生的樂趣所在,我的朋友。


推薦閱讀:

TAG:感悟 | 為人處世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