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人都喜歡去郊區買房?

為什麼上海人都喜歡去郊區買房?

1 人贊了文章

都說在上海人眼裡除了上海外就沒什麼大城市入得了上海人的法眼,也就國際一線城市才能讓上海人覺得像個城市,其他的不少地方都是上海人眼中的「鄉下地方」。當然十多年前上海郊區也是一樣的鄉下地方,城市配套,教育以及文化簡直和上海內環市中心是天壤之別。但是這兩年這種觀念已經在悄然改變,在郊區的新城我們也越來越多的聽到上海市區話了而一些新樓盤裡也有了越來越多的上海市區人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正宗的上海市區人口開始選擇了郊區置業呢?這背後的邏輯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經濟變化呢?

上海開埠一百多年,真正的老派上海市區也就是當年的租界區域按今天的地域劃分來看還是以內環為界的浦西區域為主。當年的十里洋場,繁華市區雖然高樓林立但是市中心的住宅依舊是一塊短板。市中心的新建商品一直是上海房地產上的皇冠,單價十多萬並不稀奇但是別忘記市區還有不少的老式里弄,工人新村。這些逼仄的公寓,煤衛合用的居住體驗實在太差。那麼不少上海市區人口就開始賣了上海的老公房選擇了郊區置業,也有不少是把市區的老房子出租貸款買了市區的次新新房,這居住體驗的大幅提升讓我們的上海人對郊區更加親睞有加。

當然除卻自己選擇郊區購置新建商品房的朋友外,不少人也是伴隨著城市發展動遷來到了郊區。今天的浦江鎮,泗涇,周浦,航頭等不少板塊都有著上海動遷過來的。依舊是熟悉的上海話,依舊是曾經的老鄰居,但是新建的動遷房讓市區老房子的居民居住體驗大大提升,尤其是郊區軌道交通的打通直接讓郊區市區不在顯得那麼遙遠。無論就業,就醫,就學,郊區的配套已經全面提升。我們的上海人也越來越喜歡在郊區安家落戶了。至少當年購物一定是要去市中心的,今天的郊區生活就能滿足我們的日常所需了。

城市的發展讓我們的購房觀念發生了變化,依舊用內環劃分城市居住體驗的老方法已經過時了,未來的郊區隨著城市化的進度也將變成一座座宜居的新型城鎮。對於郊區買房的上海人來說也會越來越感受到城市外沿的擴大帶來的便利和房產的升值。不論市區或郊區,房子總歸是用來住的,當居住的體驗感提升後,曾經的市區Diss郊區的情況也會慢慢成為歷史了。準備郊區購房的朋友們不妨沿著上海的軌交線到城市的郊區看一看,沒準在那裡還是能找到潛力的熱門板塊。

推薦閱讀:

TAG:買房 | 房子 | 上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