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都「怕死」,只是,為什麼?

老人都「怕死」,只是,為什麼?

1 人贊了文章

做臨終關懷服務的時候

時常有人問我

你們到底怎麼做服務呢?

我說:我們聊天,陪伴,做些力所能及的護理。

他們又問:你們對行將離去的老人做這些東西有用嗎?

我便反問:你所謂的有用指的是什麼呢?

他們想了想便說:嗯,肯定是無法延長老人的壽命的。你們的服務能減緩老人的焦慮、改善老人的心情嗎?

我便這樣回答:你所謂的效果短期很難驗證的,但三年下來,我們的服務在很多患者身上得到了驗證。我想即便是一次兩次,至少我們存在的那一刻,我們的陪伴對象的確感受到了「被看見、被關注、被尊重」,他們的尊嚴感是被滿足了。

其實,不管你承不承認,聊天陪伴都是一種最簡單而又最難的一種溝通方式。

說他簡單,是因為只要兩個人,便構成了聊天的可能。

說它難,是因為我們已經越來越不會說話了。

辦公室里的聊天,都是通過電腦手機來進行的。

大家好像都不太會當著別人的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有一個志願者講到:她以前從不會說「我愛您 我是您的天使」這類肉麻的字眼。但是有一次做臨終關懷服務的時候,她居然說出了,而且是很自然的,一點也不覺得肉麻。

現在想起來,還在為自己的勇氣自豪。

我簡單梳理了下做陪伴的時候我們的服務內容:

1、傾聽、聊天與愛的陪伴;

2、臨終人士生命回溯;

3、提升臨終人士的尊嚴感及生命意義感;

4、對於失能失智老人的靈性照護;

5、結合家屬幫助完成遺願清單;

6、喪親家屬的悲傷輔導;

說句實話,這三年來,我們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前三條。

因為我發現,對死亡的抗拒和恐怖,成了制約我們觸及死亡以及後續服務的根本原因。

還有一條相當重要的,國人的自我價值感,太低了。

服務過程里,我常常思考:

是什麼, 讓「」變成」」?

又是什麼, 讓「」變成」」?

我發現,人一旦得病,特別是重病,那麼這個「病人」就好像不再是人。

更別提死人了。

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臨終關懷呢? 經過探索,我把做服務的核心,放在了這三個部分:

關注

尊重

滿足需求

中國的這一代老人是很少關注自己的,他們把這一生中最寶貴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家庭、單位以及光榮的事業。他們當中,有的一輩子做農民,有的一輩子做媽媽,有的一輩子都在一個單位里做著一份朴樸實實的差事。

當然,也有人中途下海,做起生意,賺到了錢。

總的來說,他們的主要精力,都耗在了「外在的責任」。

這,帶給了他們實實在在定的尊嚴和價值感。

而一旦生病,這一份責任無法再去延續的時候,他們的價值感也隨之崩潰。

所以,臨終關懷的主要服務,就是在短短的一小時內,志願者看到他們的付出,承認並讚美這一份付出。

這份付出,和收穫沒有關係,

生命,只要曾經認認真真地為一份美好的理想付出過,就值得被看見,被讚美。

一旦有人懂得自己的付出,了解自己的努力,看見自己的價值,那一刻,生信任便會發生。

最好的陪伴,就是我懂你。

  • 支持紅房子臨終關懷項目

gongyi.qq.com/succor/d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恐懼 | 死亡 | 臨終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