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升溫超1.5度,你將見到現實版《後天》

地球升溫超1.5度,你將見到現實版《後天》

來自專欄科學貓科普6 人贊了文章

颶風瑪麗亞在2017年摧毀了波多黎各。一個新的I.P.C.C.報告預測,如果全球氣溫繼續以目前的速度上升,未來幾年將出現更多極端天氣。攝影:Mario Tama / Getty

2015年秋天,幾個加勒比地區的藝術家出現在一部名為《生存1.5》的電影中,這部電影以一系列樸實無華的音樂視頻為特色。該項目的名稱是指將全球平均溫度上升限制在工業化時代以上1.5攝氏度(2.7華氏度)的運動。自2009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談判以來,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間的共識是,升溫應該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任何進一步的溫度升高都將是災難性的。但是,對於島嶼小國及熱帶和北極的其他脆弱地區的公民來說,即使氣溫上升兩度,也會被判死刑。他們的社區將被淹沒,最終被摧毀。這可能發生在影片中的孩子們步入中年時。

同年晚些時候,在巴黎舉行的氣候談判中,"生存1.5"已經成為小島嶼國家聯盟領導人的口號,其中包括巴哈馬群島,馬爾地夫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等國家。因此,最終的《巴黎協定》宣布,雖然變暖不應超過工業化前水平的2攝氏度(目前普遍引用的目標),但各國應"努力將溫度升高限制在1.5攝氏度"。小島嶼國家聯盟還要求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 通知聯合國成員國氣候政策的科學機構 - 編寫一份關於全球變暖1.5度的具體影響的特別報告,以及世界可能採取的防止氣溫進一步上升的方法。"我們需要有關1.5攝氏度世界狀況的文獻,因此這引發了大量的新研究,"紐約亨特學院的氣候科學家和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William Solecki告訴我。 "一旦《巴黎協定》的墨跡幹了,我們便離開了。"

昨晚,在韓國仁川經過一周的深思熟慮後,I.P.C.C.發布了新的調查結果。這個摘要講述了一個噩夢般的故事 - 一個比I.P.C.C.以前的報告中的任何一個都要糟糕得多 - 調查我們已經經歷過的一度變暖的氣候變化影響,以及一旦我們超過了1.5度變暖影響的嚴重性。將有1000萬人面臨永久的洪水,還有數億人將面臨"與氣候相關的風險,並且容易陷入貧困"。瘧疾和登革熱將更加普遍,玉米,水稻和小麥等作物的產量將越來越少 - 特別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安全與經濟增長將受到更大的威脅。"強有力的科學文獻表明,1.5度和2度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來自巴哈馬的地理學家,也是該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Adelle Thomas告訴我。"科學界的共識非常強烈。這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口號:生存1.5。這是真的。"

該報告標誌著I.P.C.C.最新評估周期的開始,這是該組織於1988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組成的第六個評估周期。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這份長達三十三頁的政策制定者摘要 - 基於6000多項引用的研究,由來自40個不同國家的91位作者撰寫 - 這是一種集體的尖叫,穿過官僚們嚴厲、緊張的語言。獨特的生態系統將會消失,數以千計的物種將會滅絕。與升溫1.5度相比,兩度的升溫,三倍的昆蟲(18%),兩倍的植物(16%)和脊椎動物(8%)將失去其地理範圍。幾乎所有的珊瑚礁(超過99%)都將死亡,其中包括大堡礁,這是一個擁有2500萬年曆史的生態系統,從太空中就能看到並且已經嚴重衰退。海洋漁業的全球年捕撈量將減少300萬噸。北極夏季沒有海冰的可能性將從每世紀一次增加到每十年一次。"未來幾年可能是我們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年,"I.P.C.C.第二工作組的聯合主席主Debra Roberts說。(有三個工作組:一個專註於氣候變化的物理科學;第二個專註於影響,適應和脆弱性;第三個專註於減災。)

為了使升溫保持在1.5攝氏度,政府和私營企業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在能源系統、土地管理、建築效率、工業運營、航運和航空以及整個城市的設計等方面做出前所未有的變革。在未來10年內,人為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比2010年水平低25%。到2050年,凈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等於零。研究北極變暖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的羅格斯大學氣候科學家Jennifer Francis說:"這是我們可以渴望實現的目標,但可能無法實現。""所以它很有用,即使它不是那麼現實。"

該報告的作者指出,"人類活動"已經導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2攝氏度,某些地區,特別是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幅度更大。變暖已經導致了極端天氣,如熱浪和強度和頻率增加的降水。如果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升溫,到現在蹣跚學步的孩子開始高中時,它可能達到1.5攝氏度。各國減少能源消耗和向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過渡的時間越長,它們就越需要依賴碳減排等技術,而這些技術目前成本過高,尚處於試驗階段,且規模較小,無法完成這項工作。

"你必須考慮到人類社會的生存,"英國地理學家Benjamin Horton說,他目前正在領導為新加坡制定一個海平面上升適應計劃,並將擔任I.P.C.C.第六份評估報告後期部分的編輯。 "這不僅僅是變化的幅度,而是變化的速度,"他說。一旦南極西部冰蓋達到臨界點,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就會加快 - 如果還沒有發生,可能會發生在1.5到2度的變暖之間 - 物理學要求的海水速率將會不可逆轉地瓦解。這時,Horton說:"你無法做任何事情。生長冰蓋非常困難,但很容易融化。"

按照目前的情況,即使每個國家都履行了在《巴黎協定》中做出的承諾,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仍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3攝氏度。如果世界繼續燃燒化石燃料並以目前的速度排放溫室氣體,它可能上升4度 - 特朗普政府於2017年6月將美國從《巴黎協定》中撤出。特朗普政府在8月份發表的一份支持取消奧巴馬時代的燃油經濟性規定的報告草稿中承認了這一事實。特朗普政府的代表在仁川,不得不批准報告的結論。特朗普總統是否會對調查結果做出回應還有待觀察。但Adelle Thomas告訴我,在起草過程中,雖然作者們正在審查不同國家提交的4萬多條評論,但"發達國家和非發達國家之間確實存在差異。"她說,前者"想弱化報告的語氣,去掉任何特別提到島國的內容,質疑為什麼小的發展中國家應該被視為特例。"

對於這些地區來說,海平面上升速度越快,適應的時間就越少 - 恢復自然沿海生態系統和加強基礎設施。"在1.5以上的水平上,小島更難從任何損失中規劃和恢復經濟,"Thoma說。"在多次極端事件發生後,出現了移民和社會凝聚力下降的問題。"在2010年聯合國談判中,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向發展中國家集體提供高達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以幫助向低碳經濟轉型,並適應他們已經經歷的氣候影響。富國國家沒有遵循這一承諾;今年,美國和澳大利亞都宣布他們將不再提供任何資金。

各國元首和國際領導人將於12月在波蘭會晤,參加下一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他們得到了一張地圖,展示了島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目前面臨的風險的規模和緊迫性,以及減少排放的具體可行途徑。科學解決了。現在唯一的問題是,世界是否能找到政治或道德意願對此採取任何行動。"這份報告是對當前科學認識的評估,"第一章的合著者Solecki告訴我。"報告的基調描繪了一幅具有挑戰性的畫面,但也可以被視為一個機遇。"

推薦閱讀:

TAG:地球 | 現實 | 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