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救時雙腿的準備姿勢寬點好還是窄點好?

撲救時雙腿的準備姿勢寬點好還是窄點好?

來自專欄足球之路10 人贊了文章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關於門將準備撲救時的一個細節,希望大家喜歡!

我們今天通過幾個實例來看看撲救前小跳後腳步寬窄對撲救的影響,我們現在開始:

實例:

我們先看美女的小角度封堵射門,開始時她的準備姿勢相對比較窄,但是當球射出以後,她快速調整到了比較寬的姿勢。

圖1-過寬腳步

當他從寬的準備姿勢撲救的時候,球從她的手下划過,因為腳步太寬導致他只能用手撈球,這種情況我們它稱之為「只能伸手夠球的區域」。

圖2-只能伸手夠球

我們再看下面這名門將,跳起後兩腳分開呈比較寬的狀態,當球飛來後,他的雙腳扎在地上,很難移動,不得不儘力伸手去夠球,這就是「只能伸手夠球區域」,這樣他的身體很難得到充分的舒展。

圖3-只能伸手夠球區域

當他再調整雙腳位置的時候,球已經滑門而入。這種寬的準備姿勢會限制和延遲橫向移動,會讓我們放緩速度,撲救時額外多花半秒的時間。

圖4-腳步過寬限制橫向移動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當他準備好接球的時候,準備姿勢很好,然而當球射出時,他向前跳起並過寬的分開雙腿,導致沒能成功撲救。

圖5-過寬腳步不能充分舒展身體

現在我們放慢速度我們可以看到,這種Y字型的跳躍嚴重影響了他的腿部的發力。由於他沒時間調整自己的雙腳回到窄的狀態,使得他本能發力躍起,最終卻因為腿部發力不充分導致沒能夠到球。

圖6-Y型跳躍不能充分發力

解決方法:

解決Y字跳躍壞習慣的方法之一是不斷提醒自己跳起的幅度要小,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即可,接下來我們看看門將阿曼多運用這兩個原則後的情況。

注意看他跳起幅度很小,保持了腿部的靈活性,使得他能夠及時調整發力躍起。

圖7-起跳幅度要小

這樣他的身體可以整體移動舒展出去,而不是分開呈寬的狀態,儘力用手去撈球。

圖8-充分舒展身體

記住,改正這個習慣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門將阿曼多也花了很長時間刻意提醒自己糾正,才能確保自己採用正確的姿勢。

圖9-不斷提醒自己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更多精彩足球教學敬請繼續關注足球之路!


推薦閱讀:

TAG:足球 | 體育 | 足球守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