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窮,又怎樣?

少年窮,又怎樣?

來自專欄 2046旅店4 人贊了文章

小學上的是個地區小學,就是那種按你家住哪個小區給你分配的學校。那時候家裡不算富裕,找不到關係進機關小學,但那六年的生活卻實實在在給了我其他學校都不會有的回憶。

小學還沒什麼性別概念,老師安排的大都是男女同桌。有一任同桌是我們班的體育委員,高高的個子,人精瘦精瘦的,站著的時候略微有些駝背。每次領隊出操,總是準時準點,不苟言笑。

沒跟他當同桌前,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蹩腳的普通話。有年九月,放完暑假去學校報到,老師讓我們分享暑假裡的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同學們站起來分享自己的夏令營體驗、旅行經歷,再不濟也是去鄉下的瘋玩時光。

只有他站起來說,「我和爸爸給媽媽過生日,買了她最喜歡的』蠟紙』……媽媽很開心,但我覺得很蠟啊……不過雖然』蠟紙』不好吃,看媽媽開心我也開心。真希望媽媽能一直吃到』蠟紙』……」

我聽了很久,才慢慢反應過來,原來不是「蠟紙」,而是「辣子」

在老師糾正他的讀音後,班裡的其他同學也從一臉疑惑,變成哄堂大笑。他跟著老師讀了兩遍,漲紅了臉,坐下了。大笑之後,當然也沒有人再去在意,為什麼買一些辣子,就可以讓他媽媽如此開心地過生日了。

後來我們當了同桌。當時他被體育老師選去當特長生訓練,跳繩。每天我到教室時,他總是已經訓練結束一身熱氣地坐在位置上了。他有一根訓練用的麻繩,門口小賣部一塊錢一根的那種,因為訓練得勤最底下已經隱隱脫膠了。

那時候我體育差,總是想方設法偷懶通過考試。聽別人說底下脫膠的繩比新繩好跳很多,因為重量會輕一些,就諂媚地想要跟他換繩,被他以「多練自己的繩也會脫膠」的理由拒絕了。一氣之下,我在桌上豎起了三八線,誓死不與他往來。

有一天早上,我照例來學校,卻看到他趴在桌上,頭埋在兩臂之間,肩膀微微抖動。偷偷問了旁人,才知道由於練的太勤奮,繩被他跳斷了。一塊錢一根的繩,大不了再去買就是了,但當時的我又隱隱約約覺得自己好像理解他為什麼沒辦法這樣「大不了買根新的」

於是一個課間,趁他去廁所,我偷偷把自己的繩子跟他的做了交換。他發現後問,「是不是你換了繩子?」我理直氣壯,「幹嘛!我就喜歡脫膠的繩子!現在不能用了還不能換給我收藏一下嘛!」他啞口無言,最後默許了。

後來,他拿我的繩子訓練到了那個冬天的比賽,拿了單蹦和雙蹦的第一名。他被同學老師簇擁的那天,我很開心,但嘴上還是嘟囔著,「什麼第一名嘛,考試的時候都不能通融多報兩個!這樣我跳繩就能及格了好嘛!」

再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能發現他摔壞了還用膠帶粘好的自動筆,然後把自己的扔到地上,對他說,「哎呀,髒了不好看了不想要,送你了。」 也總能看到他買的兩塊錢一隻的鋼筆,很快就壞了,然後第二天給他自己的鋼筆,「我爸出差給我買了新鋼筆,這隻舊的送你吧。」

.......

那時候其實心裡沒有「窮」、「富」、和金錢的概念,只是隱隱約約覺得他需要,覺得這樣的方式自己和他都不會變扭,就理所應當地做了。小孩子的世界,總是比較簡單的,心裡怎麼想就那麼去做了。

之所以會想到這些遙遠的小事,是因為昨天看到一個哥大的研究生同學發的朋友圈:

高一的時候有個同桌是男生,他是我見過學習最刻苦的人,每次上課我找他說話他都會威脅我要舉手告訴老師…

他的家庭條件不太好,學校要求訂的學習報他從來沒買,所有教材全解他也都是借我的看,總是問我可不可以幫我寫報紙上的作業,我不好拒絕,只好把作業都給他寫…

有一次我媽媽給我帶了車厘子去學校吃,課間我分給了他,他把一顆車厘子放進嘴裡,吃完後直接把核也吞了下去。

我一愣,知道他可能之前沒有吃過。

我怕他難堪,就只好也跟著把核給吞了。可前排的同學看到了,驚訝地說你怎麼不吐核!我故作鎮定地說我樂意,可他什麼也沒說,只是不吃了。

就這樣我們當了一年同桌,後來我出國了也就此失去聯繫。

剛剛在哥大法學院榮譽畢業生名單上看到他的名字,我想起來這些事,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挺為他驕傲的。

突然很感慨,有些人或許出身艱難,但在未來真的會比常人努力一百倍

而更多時候,其實當時的我們根本就沒想過要他們比賽拿第一,或者真的出人頭地,才會覺得欣慰。只是覺得,希望這個坐在自己身邊的人,那一刻不會因為家境的原因,而感到自己的不同罷了。

因為我們本就沒什麼不同。

時間過去,這些回憶對他們對我們來說,都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往事,回想起來帶著一絲的尷尬,一絲的難過,還有一點兒的可愛,但其實都在彼此的生命里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我們終將會有更好的遠方,也會斷了聯繫。偶爾回想起來,才會明白,不是每份善意都需要真實的回報的。有那麼些個少年,你只要見過他們最赤誠的模樣,最後哪怕相忘於江湖,遠遠聽過他們鮮衣怒馬的故事,就已經足夠美好了。

最艱苦的生活都不會被難倒的少年,以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就祝大家都前程似錦,發大財吧。

End.


| You May Also like |

  • Lesson One.
  • 我不突出,便是埋沒。
  • 或許,我們都要抱著遺憾度過餘生。
  • 成功公式=「名校學歷」+「高大上人設」?
  • 楊紫:演員的商業價值比演技更重要?
  • 當我們談論平等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如果提前了解自己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文/ @吉蕾Camille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 2046旅店(id:Hotel2046_) 經作者授權轉載,版權系2046旅店和作者共有。

歡迎光臨,2046旅店。


推薦閱讀:

TAG:貧窮 | 學生 |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