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可不是晚睡這麼簡單,危害才剛剛開始……

熬夜可不是晚睡這麼簡單,危害才剛剛開始……

這幾年,常常發生熬夜猝死事件讓人惋惜。

問問家裡的年輕人:最近一周睡眠怎麼樣?有沒有熬夜? 得到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是:有。甚至有些上年紀的人也沒能完全逃離「熬夜」的魔爪。

2017 年的諾貝爾生物學 / 醫學獎頒給了 3 位美國科學家,他們研究的是「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本屆諾爾貝生物學 / 醫學獎研究成果,最接地氣的解釋就是——不要熬夜。

熬夜,尤其是不規律的作息,會給身體帶來一系列的損害。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怎樣算熬夜

Q:凌晨 4 點睡,中午 12 點起算熬夜嗎?

嚴格來說,不算。

目前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影響因子,一個是生物鐘,另一個是睡眠自我平衡。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

睡眠的一個重點是「要規律」,另一個是「要睡夠」。

如果生物鐘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而醒的時間越長,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覺。前面提到的熬夜危害,包括睡眠不規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了 12 點之後才睡,確實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說是「睡眠時相推遲」。

如果睡眠時間長度和睡眠質量都沒問題,晚睡真心沒什麼問題。最多就是不能和社會大多數人同步工作嘛。

Q:每天少睡一兩個小時算熬夜嗎?

算,哪怕你每天都早早上床了。

長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嚴重。

有研究表明,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 2 小時和連續 48 小時不睡覺,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影響是一樣一樣的,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復時間,卻要比通宵更多。

所以,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每天睡夠 8 小時才算夠,但如果長期睡眠不足,看起來是節省了時間,其實呢,得不償失。

這裡我們可以小結一下:

幾點睡才算熬夜,可能要先看你需要幾點醒過來,然後按你需要睡夠的時間倒推,並保持這個規律。

熬夜危害

稍微查一查,就會發現熬夜的危害不少:

  • 熬夜會讓人變胖;
  • 熬夜會讓人變笨、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 熬夜會讓免疫功能下降;
  • 熬夜會讓人更容易得 2 型糖尿病;
  • 熬夜竟然還是 2A 類致癌物……

給倒時差、上夜班的建議

儘管熬夜有種種危害,但總有那麼一群人,比如醫護人員、警察、工人、飛行員和空姐等等職業,是需要不斷上夜班或者不停倒時差的。

面對這樣的需求,怎麼做才能把傷害降到最低呢?

1.盡量減少輪班改變的次數

2.盡量按照順時針的時間順序倒。比如:先是日班(比如上午 9 點到下午 5 點),再是小夜班(下午 4 點到凌晨 1 點),再是夜班(晚上 11 點到早上 7 點),最後回歸到日班。

3.注意調節光照

對生物鐘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光照,不論這種光照是來自大自然,還是人造的,其實差別都不太大。

所以,上夜班時要保證有足夠強的光照。等到了白天,就可以考慮拉上遮光窗帘,在家好好補眠。

當然,對於沒有上夜班需求的普通人來說,建議就只有一個了:

扔掉手機!

推薦閱讀:

TAG:早睡 | 熬夜 | 晚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