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科普紀錄片,主持人卻用自己的血做起了「暗黑美食」

明明是科普紀錄片,主持人卻用自己的血做起了「暗黑美食」

來自專欄 Dizzy紀話224 人贊了文章

我曾聽過不少重口味的怪異食物。最早聽聞用從自己陰道菌群中提取出乳酸菌做酸奶,最初非常詫異,但與朋友分享了數次之後,已經不會有任何不適了。

後來又聽聞有人為了報復或者惡作劇,用自己周期性排出的血液做了血旺給男友吃。雖然噁心壞了,但我也立馬在心底發起了質疑,每月分次排出且總量50ml左右的血真的可能完成嗎?

答案大概是否定的,不過用自己的血做菜其實還是可行的。我以為沒人會做那麼無聊和自虐的事,直到看了這部紀錄片——《血的奇妙世界》。

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在我們往期推薦的《食物的秘密》中出現過)就親自下廚用自己300ml的血做了一道英國美味「黑布丁」。

當然莫斯利博士並不無聊也不愛自虐,他只是想證明血液是一種自然界中少有的高級營養食物。

我想很多人光是想像到血液從自己的身體里流出的場景,就會有一種莫名的手腳發軟。也許這是一種生存策略,對自己血液產生恐懼感可以讓人更加小心謹慎,尤其是那些容易受傷的行為。

這也說明了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

為了展示這種重要性,莫斯利博士做了大犧牲貢獻出自己500ml的新鮮血液(其中300ml都拿來做菜了)給節目研究。

血液最廣為人知的作用就是輸送氧氣,陳詞濫調也不再贅述了。但是,這一部分內容卻牽扯到和興奮劑相關的秘密。

人體通過血液給組織細胞輸送氧氣,但血液的攜氧能力有上限,這個上限往往才是限制一個人運動能力的瓶頸。

當你力竭時,有可能不是肌肉太弱也不是心肺功能不強,而是血液不能夠滿足肌肉的消耗。想要突破這個瓶頸就要從血液的最大攝氧量上入手了。

人體可以分泌一種促紅細胞生成素(EPO)的物質,能夠刺激生成更多的紅細胞,但這種激素的水平並不容易改變,一種可行的辦法是置身於長期缺氧的環境中。

莫斯利在一個含氧量僅12%的空間中度過4小時之後,他體內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就提高了40%。而這種環境其實就是高原,很多耐力運動員偏愛賽前到高原集訓就是這個原因。

當然被成績蒙蔽了雙眼的運動員甚至會直接注射外源性EPO,在幾年前這還是一種非常前沿的作弊手段。

不過最近有研究認為注射EPO對運動員的運動水平幾乎沒有提高,所以那些因EPO而被處罰的運動員真的可能衰到家了。

除了能夠攜帶氧氣之外,血液中還含有非常多種物質,因此某些疾病可以通過驗血來診斷。莫斯利博士為了證明血液中的成分雜而多變,親自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

他先後兩天食用了油膩早餐和以蔬果穀物為主的清淡早餐,並在進食後抽取血液進行對比檢測。結果很有意思,兩份血液樣品除了營養素含量的差別之外,研究員還找到了一個有意思的結果。

莫斯利吃了下了油膩早餐後,血液里出現了更多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聽起來像是什麼男性專屬的物質,實際上它和催產素一樣,都是男女體內廣泛存在的物質,只是最早發現於精液當中,所以安上了一個這樣奇怪的名字。

前列腺素是一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多種作用。其中一個與血非常相關,女性經期有可能會分泌大量前列腺素導致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引起疼痛,這時吃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非甾體抗炎葯(常見的有阿司匹林和布洛芬)來緩解。

當然莫斯利博士血液里的前列腺素不是用來收縮平滑肌的,而是與炎症的發生有關。這種並非由損傷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很像我們中國民間所描述的「上火」。

經過我的簡單查證,確實發現「廣東涼茶」中含有的黃酮類和三萜皂苷類成分的確可以抑制炎症(王老吉加多寶等飲料中含量較低)。

也就是說,吃煎炸油膩食物真的會「上火」,「涼茶」真的能「下火」,也算是小小地破了一個案。

甘草苷、柚皮苷、槲皮素均為黃酮類物質

當然,血液中不僅僅有一些惱人的成分,更多的是滋養全身細胞的營養物質。自然界中有很多生物靠吸血就足矣生存。

為了驗證血液營養豐富,莫斯利說幾乎說有國家都有以血液為原料烹飪的菜式,說著說著就要下廚一展大英帝國的烹飪技法,文章開頭提到的重頭戲開始了。

黑布丁是英國名菜,雖然叫布丁,但和布丁真沒什麼關係,說白了就是一種混了豬牛羊下水和洋蔥的血腸,顏色暗淡,結合它的外形,確實非常容易讓人談論起食慾的問題。

莫里斯手裡拿著用自己的新鮮血液做成的黑布丁,一邊說血液非常有營養,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他命C、鐵元素,一邊將鍋子燒熱。畫面看起來總容易讓人想起點不太美好的事物。

既然已經放血做菜了,那也必須聊一聊中世紀古方放血療法了。放血療法起初所治療說起來和「上火」有些類似。炎症是人體的一種防禦手段,通常的癥狀是增加血流、發熱、紅腫、疼痛。

人們認為這是血液過熱過多造成的,於是就自然會想要通過放血來治療。當然放血對某些病症還是有效的,但狂熱地認為放血治百病肯定是愚昧的。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些關於生氣會在血液中產生有毒物質的說法。說法的真偽我們不論,但一些環境的變化的確會立馬引起血液的改變。

莫斯利在冷水中進行了10分鐘的皮划艇運動,血液中的自然殺傷細胞數量增加了一倍。這是寒冷和心理壓力讓身體認為將有可能出現損傷的表現,一旦發生損傷,自然殺傷細胞就能夠及時處理。

如果真的出現外傷,抵抗感染還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應當是止血。我們的血液里有細胞賴以生存的氧氣和養分,每一滴都是珍貴的資源。因此,我們的血液還需要有自行止損的能力。

這一重任實際上落在了一種非常不起眼的血細胞上——血小板,當然現在也有人喜歡叫它老婆。血小板在血管發生損傷時能受激變形並聚集,同時促使血漿內的纖維蛋白原形成纖維蛋白,最終形成血栓阻止出血。

這一過程對幾乎所有動物都至關重要。但也有一些暴徒試圖利用這種過程來殺戮。有一些毒蛇的蛇毒就能模擬血管損傷時的狀態,引發大規模的凝血反應,從而殺死獵物。

只需要非常少量的蛇毒,就能讓大量的血液凝結,看起來就像是一塊真正的血布丁。

血液的故事還有許多,從愚昧年代的血祭,認為吸血能同時吸取人的精力,到現代客觀地看待,卻發現一些關於血液的傳說也並非毫無道理。

通過換血變得年輕並非完全不可能,血液中更有活力的幹細胞也許是一個突破口。凈化血液也的確能緩解諸如尿毒症這樣的代謝疾病。

從不了解到了解,再到不了解,這是一種螺旋上升,血液中的秘密也許還會有更多。

作為一名熱血青年,不吃下這一發血淋淋的紀錄片安利,也許會血虧。


推薦閱讀:

TAG:生物學 | 血液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