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博士生1年7篇SCI的背後

3年發表22篇SCI論文(第一作者/通訊作者11篇),2篇第一作者身份EI論文,另有4篇SCI論文正在外審中,其中在2017-2018年一年內共發表了7篇SCI論文。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在讀博士生唐永川的學術「成績單」在網上流傳開來。

 

是日積月累?還是短時間的爆發?近日,唐永川接受了《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分享SCI論文高產背後的故事。

 

蟄伏一年 「瞬時」爆發

 

2015年8月,唐永川從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簡稱「廣汽研究院」)辭職,重新回到校園,從一名研發工程師轉變回學生。

 

 他的研究方向是數據(信息)融合。報道後的第二天,唐永川便進入實驗室「找活兒干」。剛開始,他對數據融合領域並不清楚,更不知道可以研究什麼,於是決定先沉澱自己。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大量閱讀相關中英文文獻、參加學術會議等,全面了解該領域當前國內外研究現狀,包括基礎理論、觀點派別,以及工程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學習的深入,唐永川了解到其中存在多個尚未解決,但可以嘗試解決的問題:不確定信息建模、衝突數據處理、信息融合規則和融合結果的應用等。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意識到自己對「以證據理論作為理論工具的信息融合研究」很感興趣,並將此作為博士研究方向。

 

「最初的一年半還是很難熬的,沒怎麼睡過好覺。」回憶時,唐永川笑道,不論是走路還是吃飯,只要是醒著,他便一直思考著:研究的關鍵點在哪裡?如何設計實驗?問題卡在哪裡……「科研需要腦力和體力相結合。」

 

 蟄伏,是為了更有力量地爆發。

 

 一年多的探索嘗試,唐永川的腦海中和本子里已經記下了許多有待實施的思路和想法。

 

 他開始從最簡單的想法實施,「圍點打援」,做「Deep Research」,寫系列論文,最終「質」「量」雙全的成果「水到渠成」。

 

這是唐永川SCI論文高產的秘密。       

 

 唐永川告訴記者,原本他打算圍繞這四個問題逐一研究,但隨著對證據的不確定度量方法這一問題的鑽研,他越發「有感覺」,想法和思路也越來越多。通過不斷地實驗嘗試,他將獲得的理論進展與工程應用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系列性的論文。

 

當發表了20餘篇SCI論文後,他開始收到SCI期刊學術編輯的約稿,「這是一個無心插柳的事情,我之前也沒想到。」

 

從0到1  從1到多

 

現在,在前期工作準備充足後,唐永川完成一篇SCI論文的寫作,只需2-3周的時間。但回想起第一篇的「難產」經歷,唐永川至今記憶深刻。

 

2016年8月,唐永川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期刊PLOS ONE上發表了第一篇SCI論文。

 

「剛讀博士時,我對SCI沒有概念,也不知道自己的文章什麼水平」,儘管如此,他也大膽投稿。然而,投了被拒、拒收再投,唐永川向近10家期刊投稿,卻無一接受。

 

在嚮導師們尋求幫助時,他發現,問題並非出現在選題、實驗等技術上,而出在英文學術語言使用、參考文獻引用等學術論文規範性方面。修改後,唐永川再次投出,得到了返修的回復。

 

「過去,由於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學術訓練,論文寫作中存在語言習慣、觀點引用等細節不規範的問題,這些都是影響論文被錄取的『攔路石』」,通過多次被拒稿的經歷,唐永川總結了不少的經驗教訓。

 

首先,在認知上擺正心態,要認識到SCI論文就像其他期刊、會議論文、專利一樣,只是研究工作報道的形式之一,並不神秘和「高大上」。

 

其次,SCI期刊為英文期刊,那麼文章的語言表達、邏輯思維,甚至遣詞造句等「表面功夫」要符合期刊的規範和報道要求。

 

「發表第一篇文章也許是偶然,但是發了兩、三篇,以至現在的二十幾篇之後,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對論文寫作的規則和方法,以及對科學問題研究本身、報道方式和規範等,慢慢明晰起來了。」唐永川說。

 

此外,在內容上,對於工科來說,將基礎理論與實際工程應用相結合的研究選題容易形成系列科研成果、也容易被特定領域學術期刊接收。

 

「只要你開始用英文寫並嘗試投稿,開始關注SCI論文的報道方式,這意味著你開始入門了。不管過程有多漫長和曲折,只要堅持下去,遲早是能夠突破的。」唐永川說。

 

唐永川曾擔任過6家SCI期刊獨立審稿人,他根據自身投稿和審稿的經歷,特別提到了論文觀點引用等寫作技巧的重要性。

 

他指出,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學術觀點和派別「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那麼,在選擇投稿時,論文引用的觀點和術語體系應與所投期刊保持一致。「如果你引用的是與審稿人觀點相左,甚至是他們根本不熟悉的內容,那麼文章的命中率可能會大打折扣。」他通常會在引言和參考文獻中,以客觀的方式,將不同甚至對立的學術觀點呈現出來。

 

這是否意味著科研工作者要為投中SCI而「折腰」,接受自己不認同的觀點呢?唐永川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作為一名學術新人,初入一個研究領域,他的態度是尊重和學習所有派別和觀點,「一方面,以學習者的姿態,我認為它存在即合理,任何觀點都有存在的價值;另一方面,我不認為非此即彼,任何一個東西都不是完美的,學術也是如此,只要它是不帶攻擊性的意見,都對我有價值,值得尊重和學習。」

 

每一個微小創新都應該被肯定

 

有人質疑,論文如此高產,怎麼保證創新?創新的程度又如何?

 

在唐永川看來,除原始創新外,無論是縮短與國外的差距,還是攻克別人已有的、但卻被封鎖的技術,這些都是創新。

 

他坦承,自己曾被錯誤地灌輸過一個觀念:工程研究重在解決技術問題,在電腦上模擬一下出一篇論文沒有用,「工作以後,我發現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學術研究很有價值和必要。」

 

   3年前,在廣汽研究院工作一年半以後,唐永川決定辭職攻讀博士的原因,也正是由於他看到了國內外科研水平的差距,認識到了國內中高端裝備發展製造業落後的原因,他想要探索「卡脖子」技術問題的關鍵,希望能為改變現狀出一份力。

 

唐永川所理解的創新有兩個層面:一方面是「諾獎得主」、院士等頂尖科學家的創新,他們立足於世界前沿,致力於創造新理論新方法,探索未知問題,這是高水平的創新。另一方面,則是通過創造性地巧妙設計,結合多個已有的方法或理論,解決工程應用中的技術瓶頸問題。雖然這些技術瓶頸早已被國外攻克,但我們最終通過努力實現突破,並且把可靠性等性能提到更高的水平,這也是一種層次的創新。

 

「我現在處於普通科研人員的位置上,就老老實實地做微創新」,在唐永川看來,不要總是夢想作出「諾獎級」成果,更不能小覷一點點創新帶來的巨大價值。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

500字以上

,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

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

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

中國生物技術網

回復關鍵詞

熱點

」可閱讀

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熱文TOP15(統計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點擊文字

即可瀏覽!

1、補牙或將成為歷史?

2、科學你慢慢學,中醫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學告訴你應該多久洗一次澡

4、新證據:喝咖啡能延長壽命! 

5、據說,這是生物醫學碩士博士生的真實的生活寫照6、一頓早餐到底有多重要?7、情商也是把雙刃劍!高情商或讓你更脆弱8、施一公: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鼓勵科學家創業!9、「科學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風險10、睡眠科學家揭示出8種睡好覺的秘訣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轉

12、每周兩半小時,任何形式的鍛煉都可以使你更長壽

13、喝醉以後,你以為睡一覺就沒事兒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將成為延壽運動? 

15、冥想、瑜伽、太極等不僅能夠改善身心健康...


推薦閱讀:

TAG:博士 | 讀博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