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崽子,你敢打我媽!」(上)

「小崽子,你敢打我媽!」(上)

7 人贊了文章

自從結束了兩年的全職媽媽生活,開始上班,【哄娃睡覺】的大擔子就交到了我老媽的身上。

周末休息在家,繼續當一個勤勞的碼字農,誰想,卻看到了這一幕:

小崽子不肯睡覺,

大喊「不要,不要」,

小手就跟鎚子一樣啪啪啪的打在了我媽的臉上,

我看著就很痛,

我老媽咧,還一聲不吭,

就這麼扛著她,給她打!

當時的我,用氣急敗壞好像都沒法形容我當時的心情,二話沒說,就把小崽子抱過來,冷靜了兩秒。

眼睛直愣愣的看著這個2歲的孩子,臉好像都快擰成一團,氣呼呼的說:「誰讓你打外婆的,外婆不疼嗎?」

小傢伙應該是一下被我的眼神和語氣震住了,乖乖的躺在我懷裡,還奶聲奶氣的喊「媽媽,媽媽」

知道我那一刻的感受嗎?

失望,心酸,心痛,心疼。

你是我親生的,但是那個天天代替我哄你陪你的老人,是你的外婆,我的親媽呀!

你年少無知打外婆,可媽媽卻心疼的要命,那也是媽媽的媽媽呀。

事後,我把寶寶哄好睡著,開始冷靜的思考這件事。

我問我媽,「我不在家的日子,你哄她睡覺,她都是這樣嗎?」

我媽居然還理直氣壯的說,「嗯,是啊,不然怎樣。」

我愣住了,「你不生氣啊,你就給她這樣打啊,為什麼不制止她,跟她說這樣不對,婆婆會疼!」

最後,我媽的回答竟讓我無言以對,「我不生氣啊,沒事,等她打累了,就不打了。」

我想此刻的心情你們應該很能理解了,手上拿著一把刀只能往自己的胸口裡面刺啊。

回想,我在家帶孩子的那兩年。寶寶從來沒有過打人的現象,那時候雖然經常聽別人說,哪家哪家寶寶會手重莫名其妙的打別的寶寶或者打自家人;哪家哪家的孩子小氣,不給別人玩玩具,別人拿,他就會去推或者打別人。

我心中總是竊喜,我們家寶寶就很乖啊,2歲前從來沒有說打別人或者打家人。一直都乖乖的,奶聲奶氣的粘著媽媽,別人不給她玩具玩,她也不鬧,就在一旁呆著。我會跟她說,「寶寶,沒事,媽媽帶你去別的地方玩」。

怎麼,我不在家了,這個娃,就學會打人了?!是我媽的錯嗎?我想多少有點。

為什麼這麼說?看我下面怎麼分析。

我不是什麼育兒專家,也不是什麼幼兒心理諮詢師。但作為一個媽媽,孩子會打人這樣的現象我「一萬個」不樂見,也不允許。

所以,我開始翻查資料,認真了解和總結了【幼兒3歲以前,為什麼會打人】這方面的育兒知識,不能說非常專業,但也是很用心的去整理和歸納了。

3歲以前寶寶愛打人的原因

寶寶會打人,屬於攻擊性的行為。但是3歲之前的寶寶會打人,其實都只是用攻擊性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願望。

我主要分析為兩大主要因素。

一.心理因素

01.語言表達不成熟,表達能力有限

3歲以前的寶寶,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那麼成熟。但是自我意識已經開始有了,他喜歡或者者不喜歡,想要或者不想要某樣東西的時候,不會用語言來表達這些情緒,就用打,叫,來宣洩。

比如我們家果寶,在哄她睡覺的時候,那時候她可能只會說「我不要,我不要」,但是為什麼不要,或許她只是還想再玩會兒。但是她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表達處理,這種不滿的情緒,就通過打外婆的方式宣洩出來了(老母親的淚啊。。。。。)

亦或是再小一點的寶寶,一歲半以內吧,基本不怎麼會說話,只會咿咿呀呀,他看見別的寶寶,更多是出於好奇吧,或者就是想跟對方表示一下友好、親昵的慾望,拍打了一下,一不小心,手重了,就可能被誤以為是「攻擊性行為」。其實,真的不是喃,他只是還不曉得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友好,家長在這方面可以循序引導哦,我在下一篇文章會說到。

02.自我自主意識逐漸變強

3歲以前的孩子,特別是2歲,就是我家果寶這個年紀,專業育兒書上說的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是一個又可愛又可恨的年紀。在這個階段,寶寶的自我自主意識的形成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變強,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且自主意識也會非常強烈,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他的,「我的」的東西,別人不能碰。比如我們家果寶,別的寶寶到我們家來玩,她會不自覺地把所有玩具都圈在自己身邊,如果那個寶寶碰了她的玩具,她會立刻搶過來。我說能不能分給弟弟玩,她會搖搖頭,「我的」。還好是比她小的寶寶,如果跟她一般大或者一樣大的寶寶,指不準就打起來了。

03.身體處於探索期

寶寶在9個月以後,手臂的精細功能都有了更大的進步,他們並沒有什麼同理心,不知道拍打會讓別人疼痛,有時候可能只是想看看拍打別人別人會有什麼樣的反應,而且還會愈演愈烈。他們很快就會愛上拍打能夠刺激別人的動作,並從中體會到了一種能表達自己的快樂。

04.吸引父母的注意

你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代爸爸媽媽手機那是不離手的。或者說,我們這代人其實真的沒有那麼無私,一看到什麼好玩的就會丟下孩子給父母飛奔過去。要不然也不會發生前段時間「媽媽看手機,雙胞胎被海水捲走」的悲劇了。所以,孩子能不傷心嘛。

他們看到爸爸媽媽就顧著自己的玩樂不理他們的時候,他們很難受啊,怎麼表達,喊唄,叫唄,打唄,要不然你們怎麼能看到「我們的存在」!(來自寶寶的心聲啊···)

就在昨天,果寶爸爸因為玩手機遊戲被果寶毒打了一頓.......毒打......enen.......(乾的好!!)

二.外在因素

01.電視裡面的打鬥場景或者家長「不打不成器」的教育觀念

在這個多媒體的時代,寶寶看電視,看手機裡面的內容是避免不了的。但是現在電視劇裡面多少都充斥著一些暴力鏡頭,年幼的寶寶哪裡懂,以為大家就是在一起耍著玩,一不小心就模仿過來了。

或者,當寶寶做錯事的時候,家長就會用體罰的方式來懲罰寶寶。比如我老爸,果寶有時候真的很淘氣,他就會打她的小手,讓她嚎啕大哭。上一代人這種「不打不成器」的觀念,我們沒什麼好的辦法,唯有慢慢勸說。

02.家長過於嬌縱

其實,很多家庭都是這樣,對寶寶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我老媽應該算是個典型的栗子。

自打她退休,我上班以來。但凡我能看到她對寶寶的狀態,就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了。時間久了,寶寶就會自然覺得外婆好欺負,反正我要幹嘛就幹嘛,外婆不會怪我的,所以就算我不想睡覺打外婆,拽外婆的頭髮,外婆也不會怪我(想想我就揪心)。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每次我下班回家,這個小淘氣就會黏過來,對我百依百順,但是對於她不能想要的東西,我也會有原則的拒絕或者說明,所以每次她在我面前都是乖乖的。

總的來說,對於寶寶打人這件事,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以正確的心態去看待,看看寶寶為什麼會這樣,他們是不是「有苦說不出」,想要通過某種方式去表達什麼。

希望我的這篇分析能對各位寶爸寶媽在育兒路上有借鑒和參考的作用,十一醬很高興在這條育兒路上豐富了自己,也幫助了別人。

十一醬有話說,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3歲以內的寶寶分析,對於寶寶打人這種現象,在年齡上面還是有明顯的心理界限。後期如果有需要,我也會進行充分的整理再輸出。

下一篇,我會針對【3歲以內的寶寶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寫出我的觀點和整理,敬請期待。


【十一醬育兒記】,是我當全職媽媽兩年後,用心去抒寫的一個平台,裡面記錄著0~3歲寶寶的育兒乾貨。我的寶寶現在2歲三個月,是個調皮搗蛋,古靈精怪的女漢子,我天天都在打怪升級中。幼兒心理發展、早教教育、幼兒疾病預防、夫妻情感處理都是裡面的星星點點,如果有幸與你相遇,期待最美好的碰撞。

推薦閱讀:

TAG:育兒 | 早教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