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並愛著:母愛,從職場花木蘭到全職媽媽,並非都是一地雞毛……(一)

痛並愛著:母愛,從職場花木蘭到全職媽媽,並非都是一地雞毛……(一)

來自專欄不僅僅是母語式的英語,而是人生

「你是媽媽,媽媽做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在孩子看來,全都是最好。」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初識馬達媽媽的是在我們的幼教課上,當時馬達2歲半。他的孩子給我的印象很深,一個兩歲半的小朋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習慣?

所謂「三歲看大,」看的是什麼呢?知識嗎?人生觀?世界觀嗎?我覺得最應該看的是這個孩子的行為習慣。

萬事開頭難,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習上真的就可以省很大的力氣。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的一堂課,有位小朋友一直在把圖片向門外扔,當時只有馬達媽媽一位家長在教室,而作為老師要上課,也要維持「不能控制」的紀律。馬達媽媽主動幫助了我。尤其是她在處理這件事的方式上令我非常感動。她一直在安撫這個「暴躁」的小朋友。

「老師是愛你的,你要上課認真些哦,老師非常喜歡你,阿姨也很喜歡你,阿姨相信你可以做到的。」

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是撫摸著孩子的頭的。

雖然之後的課上的並不是那麼順利,該扔的還是扔,該跑的還是跑。但是在這其中的幾分鐘內,你是可以感覺到這個孩子真的平靜下來了。

我感覺到了這位媽媽身上有著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決定深聊一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大概兩個小時的聊天中,聊的大部分內容並沒有涉及到具體的方式方法。而是有了更多的方向,更多的建議,和更多的比具體的方式方法更能打動人心,觸及「母性」的內容。

包括了獨自開啟海外留學的經歷。

包括了從一個在百年學府中第一位跨專業攻讀碩士的女學霸,到職場上的「花木蘭」。

包括了從一個職場上拼殺的「花木蘭」,到一個「全職媽媽」。

包括了家庭關係。

包括了作為全職媽媽心態轉變問題。

包括了孩子衣食住行。

包括了時代變化了,當今父母面臨著這樣的,那樣的問題。

所有的包括均基於一點。

那就是「愛」。

以下文字,不代表紐蘭德官方。

僅代表我個人和馬達媽媽的觀點。

希望大家能夠通過別人的故事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找到一條屬於自己孩子的成長之路。


最起初的時候是Lancashire的,後來到了曼城。曼城是Salford大學。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Eric:在我第一次看到您的時候沒有想到您是一位「全職媽媽」。從您的行為舉止中能夠察覺出您的職業素養。能說一下您是的簡歷或者工作背景嗎?

馬達媽媽:都要說嗎?(笑)最起初的時候是Lancashire的,後來到了曼城。曼城是Salford大學。回國後工作了一段時間在某英語機構,負責大北區的人力資源構架。


這種你哭著跑到機場,買最早的機票,都趕不上看最後一眼的奔喪心情,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對我的觸動很大。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Eric:您為什麼從英國回來呢?

馬達媽媽:我覺得,孩子對父母的盡孝是沒有早的時候的!比如,你覺得明年行,但沒準就會有突發事件,當時從英國回來就是因為我爺爺的突發事件。

我從三個半月跟爺爺奶奶長大,和爺爺奶奶的感情很深,這種你哭著跑到機場,買最早的機票,都趕不上看最後一眼的奔喪心情,只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對我的觸動很大,這也是我最終決定放棄國外的一切回國的最簡單最直接的原因。

當時我的工作簽證已經兩年了,我的領導說:「給你一個月的假期,你如果不適應後悔了,你回來,咱們繼續。」我說「我的家庭情況跟您說過了,我必須回去,您再請高人吧,我讓賢。」這樣和領導說,是因為人要負責任的,無論男人女人都要負責任。有時候也會想,回國,到底會不會後悔呢。

回國後從事人力資源,到某大型英語機構負責整個大北區的人力構架搭建,從前台,課程顧問,老師,區域經理,等等吧,每一個人都要一一過目。

後來某些原因,調動了一下工作,當時經理說「你不要走,我把北京office讓你來管」我還是拒絕了,接受了新的工作調動。再後來,結婚了,生子了,雙方老人身體原因帶不了孩子,我就成為了全職媽媽。


我要做全職媽媽了,必須要做全職媽媽了。

不工作怎麼可能?這不是我要的人生,我的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我接受不了。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Eric: 當你成為全職媽媽後,有沒有心理落差?

馬達媽媽:肯定有呀!非常糾結!非常難受!

我也想過生完孩子後讓老人帶孩子,我繼續去工作,會很開心。那樣的話

有工作、有家庭,有父母幫你帶孩子,回家後孩子他會叫:「媽媽抱。」當時這是我理想中的一個狀態。為什麼會有一種這樣的想法呢,是因為我之前太拼了,都沒有想過結婚生孩子。

當一步步地步入人生正軌,到一個normal軌跡的時候,生孩子老人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那我就隨大流好了。可是,我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很現實也很真實的一點是,我要做全職媽媽了,必須要做全職媽媽了。很難接受,因為覺得不工作怎麼可能?這不是我要的人生,我的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我接受不了。

就拿衣服來講,單位是一年四季的工裝準備好的,必須穿,可是沒關係,女孩子愛美,要有不同的衣服,所以哪怕上班的路上能穿五分鐘,我就很高興。

可是作為媽媽後,每天連五分鐘的臭美時間都沒有了,我就會很躁動。比如要把裙子換成褲子,要把大方得體的職業裝換成T恤。然後可能滿身是奶水,孩子的尿,還要蓬頭垢面的去做一些事情,我就很抓狂。

再比方說,在給孩子做輔食,或在洗這個、泡那個的時候,孩子哭了,餓了,我就著急了,一不小心弄灑了或者給打到地上了。最起初的時候真的會抓狂,因為會煩躁會自責說怎麼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真是太笨了,太亂了,太糟糕了,也會自卑,這和職場上的我完全就是兩個狀態。

因為在職場上,你做一些事情,能有成就感。但對於孩子來說,你就是個束手無策的新手媽媽,孩子是你的,你不能傷害他。你雖然糾結於你自己,但當你看著孩子的時候,你會母愛泛濫。可這種內心和情感精神上的循環一天行,兩天行,如果讓你持續一個月,一年,兩年,沒準你會瘋掉。


「你是媽媽,媽媽做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全都是最好。」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Eric: 是什麼給予你力量?

馬達媽媽:就是孩子,你看著他一天天長大,一天的懂事,一天天的和他朝夕相處。從開始小嬰兒的只能躺著,到他會抬頭,會翻身,會爬,會坐,會走,會叫媽媽,你覺得什麼都是值得的

我兒子是12月份生的,我是8月份生日。就在我生日的那一天,他就很清楚地叫媽媽,媽媽!之前,他也會叫,是沒有意識的那種,但就在那天他叫的特別清楚,眼神和我交流著,笑笑地看著我叫媽媽,媽媽,那一刻自己的心裡真的是暖化了!

再比如,在陪伴的過程中,陪孩子玩撥浪鼓,一個職場上的媽媽肯定不會在辦公室玩這個,但當陪著孩子一起玩的時候,他會笑,他會向你吐舌頭,他會高興的手舞足蹈,你就會由衷的開心,由衷的幸福!

就這樣慢慢伴隨著他的長大,你的經驗也會多起來。當你覺得做的不夠好,心裡有所自責愧疚的時候,孩子天真無邪對媽媽的愛和認可,是任何東西都取代不了的。比如說做飯,當你覺得做的一般的時候,孩子卻說:「媽媽做的真好吃,媽媽我愛你。」這種感覺比你工作受到認可,升職加薪,做報告,都能觸動你。

因為它能觸動到你心裡最底層的東西。

我特別記得孩子大概兩歲半的時候,我做了一個燉菜,但弄糊了,不能給孩子吃了,可又到了飯點兒,不能耽誤孩子吃飯,我就只能做了一個炒雙花。看著這樣的飯菜,當媽的心裡是不舒服的,是心疼孩子的,可孩子卻吃的特別特別開心。哎呀,當時在心底里湧起的那種五味陳雜,沒辦法說清楚。

後來我就把這件事說給我朋友聽,朋友說,:

「你是媽媽,媽媽做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全都是最好。」

這句話讓我頓悟。


圖文無關 攝於 Sri Lanka Candy

職場上的花木蘭,面對著新的人生開端何去何從?

心理上的落差怎樣克服?

有誰可以幫助?

前方的路到底是什麼?

請關注

《痛並愛著:母愛,從職場花木蘭到全職媽媽,並非都是一地雞毛……(二)》

推薦閱讀:

TAG:全職媽媽 | 母愛 | 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