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工場寶媽:寶寶越喂越瘦?你也許忽略了這一點!

成長工場寶媽:寶寶越喂越瘦?你也許忽略了這一點!

有這樣一個案例:

媽媽每天都會給寶寶喂很多次奶,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寶寶一直不長,體重還減少了1斤多,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醫生聽了描述,也感到很納悶,檢查過後,卻發現寶寶是被餓!瘦!!的!!!這位媽媽原來母乳嚴重不足,每次寶寶都沒能吃飽,一直處於半飽的狀態。

大部分的新手媽媽,其實存在和案例中這位媽媽一樣的問題。很多媽媽都認為我一天喂寶寶那麼多次,寶寶肯定吃的飽飽的了,實際上,也可能是越喂越瘦。

由於寶寶常常吃個半飽或者吃累了的時候就睡著了,媽媽們因此就不能及時發現寶寶是否真的吃飽了。

針對這種情況,學會觀察寶寶是否真的吃飽了是新手媽媽們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

怎樣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觀察媽媽乳房。

如果媽媽乳房不脹奶,乳房乾癟,奶汁稀少,或捏擠也無奶液溢出,說明母乳不足。

觀察寶寶反應。

如果嬰兒吃奶時咽得少,吃完後仍然哭鬧,吃完一會兒又要吃,或含著奶頭不放,則說明嬰兒沒吃飽。

觀察寶寶的大小便情況。

寶寶的大小便可以間接反映寶寶吃奶夠不夠,而且是比較客觀的指標。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一天6次以上小便,說明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

觀察寶寶的體重增長情況。

一般足月新生兒第1個月體重約720~750克,第2個月增加約600克。如果體重每月增長少於500克,表示寶寶被餓著了,或是有其他疾病因素。

寶寶越吃越瘦主要是兩個因素造成的:一個是母乳不足;一個是奶水質量不好。

母乳不足怎麼辦?

加強寶寶的吮吸。

寶寶吮吸乳頭,可以促進媽媽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避免服藥。

哺乳期內,你一定不能亂服藥。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服藥。

補充營養。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於媽媽的體內,如果媽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

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緒。

分娩後的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會制約母乳分泌。

均衡飲食,是哺乳媽媽的重要法則。

哺乳媽媽對水分的補充也應相當重視。由於媽媽常會感到口渴,可在餵奶時補充水分,或是多喝鮮魚湯、雞湯、鮮奶及開水等湯汁飲品。水分補充適度即可,這樣乳汁的供給才會既充足又富營養。

奶水質量不好怎麼辦?

大多數產後媽媽產出的母乳質量都是差不多的,不存在明顯的差異。但是對於部分產後媽媽而言,可能是營養攝入不夠。

對於奶水質量不夠好的媽媽而言,有以下調節方法:

1.多喝湯,補充營養。如魚湯、雞湯、花生豬腳湯等,這些湯品都能增加母乳的營養。

2.調節飲食結構,促進飲食的多樣性。

3.適當添加奶粉,促進營養均衡。

餵養寶寶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除了按需餵養,媽咪們更多的要關注寶寶攝入的量和生長情況,及時調整,促進寶寶更好的生長發育!


推薦閱讀:

TAG:寶媽 | 育兒 | 母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