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21世紀北京的廢物們

來自21世紀北京的廢物們

來自專欄一個死氣沉沉的心理學專欄4 人贊了文章

19世紀,一股頹廢風潮在東方極速蔓延,最早受到這一邪教危害的地區是與我國老死不相往來的日本。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日本歷史上一位把天賦點滿並且修成正果的大師,太宰治。

死靈法師太宰治

這位朋友生於1909年的一個富裕家庭,21歲時就協同銀座酒吧女服務員企圖投海自殺殉情未遂,之後又吃了無數次安眠藥找死,上吊也死不掉,最後在1948年,時年39歲的太宰治投水自盡。簡直比國產電視劇里的女主還要難死。他的作品最負盛名的就是那一本臨行前的巨作《人間失格》。

在太宰治的人物傳記中多次提到,讓他痛苦到絕望想要去死的原因是對於他出生的苦惱。那我們再來複習一遍他的出生好了,他生於1909年津輕地區首屈一指的地主土豪家。網路暴民是無法理解我們太宰治大師這種天生有錢人的痛苦的!畢竟除此之外他還長得好看,學習成績爆好,有情懷,會寫詩,會社交,而且還是個直男!太慘了。

沒有追求,沒有希望,沒有動力。這類狀態實際上是一種外部表現出的極端狀態,實際上我更傾向於認為,太宰治並不是沒有追求,反而是因為社會環境,以及缺失自我調節所造成的,對於追求的極度抑制

其實並不難分析,太宰治所處的文藝圈,並不是紙醉金迷的高端社交圈,而他也並不追求這些。曾經加入過左翼的太宰治,深受被他人因為他的出生而排擠的焦慮之中,加之當下十分流行的頹廢和虛無主義,以及太宰治身旁也有不少朋友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一生,這些都對他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然而其實我們今天討論太宰治到底是經歷了什麼樣的有錢人的痛苦才去自殺的完全沒有意義,因為太宰治當時所處的20世紀初的日本環境和如今21世紀初的北京環境截然不同。我所說的起源點是太宰治留下了的那一部傳世之作——《人間失格》,蝴蝶效應的第一章。

《人間失格》是一部極哀的作品,當然我相信北京的年輕人們在這個作品沒有改編成國語爆笑網劇之前是絕對不會看的。這類作品所影響的主要是當下的日本群眾,自此,在日本裝逼文藝青年的惡意解讀之下,日本颳起了一股頹廢性冷淡風潮。

以下是正文!!!!

好了,說完日本我們要說說我國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並不是來自於非洲部落的嚮往死亡的薩滿,也不是與北京當下現狀極為相似的日本沮喪年輕人分舵。我國人民的聰明才智往往讓我們能自學成才,不管是發明了雜交水稻的袁隆平父親,還是用意念擋住蘇聯原子彈的氣功大師嚴新同志,我們從來沒有止步於眼前,雖然我們老是抄襲和被影響,但是我們還是成功的吸收了這一文化。

2017年北京剛剛入冬,這天,我們來揭秘隱姓埋名於帝都的,這幫每天不務正業的年輕人。我盡量用大家可以理解的標籤來說,目前我能聯想到的最貼切形容他們的詞——廢物

他們每天感興趣又執著的事情大致只有三件,我今天要看什麼劇,我今天要網購什麼東西,以及我今天叫什麼外賣好呢?

廢物們對於生活的理解是活一天算一天,走到哪算哪,吃喝拉撒打炮睡,除了請我吃飯平時請不要聯繫我。用極度科學的角度解讀的話,主要可以分為三點,即:

1、對於追求的態度 —— 沒有追求或者說極容易滿足於現狀

2、對於死亡和未來的態度 —— 想死但是怕死,我的未來一片灰暗

3、對於愛的態度 —— 病態需求

1、對於追求的態度

廢物們對於追求的態度是從古至今的優秀傳統文化,早在大清,北京的公子哥兒每天的正經事就是去茶館遛鳥以及在床上抽鴉片,連賭場和妓院都收入大跌跟不上國家GDP。不比西方列強,我們對於擴張領土和搜刮財寶是完全不care。即使是放在今天,廢物們對於物質的需求可以說是止步於暖氣和wifi。

每天8點睡,下午4點起,起床開始看微信,微博,淘寶9塊9包郵,刷刷刷,吃頓飯,看會兒劇和綜藝,然後躺床上,找事做,沒事也找事做,反正不做正經事。他們的時間並不珍貴,但是他們很想讓這一天在床上度過的時光稍微完美一些。網路暴民們不禁想要問,你們怎麼那麼閑,你們不用工作嗎?

資深北京戶口告訴你,不用。錢只要每天打開窗戶,自然會有大風刮來。

這種狀態的表現形式其實比較顯而易見的看法是無欲無求的一種理想佛學狀態,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但是看過毛選和党項的本人,必須在我國正能量光環之下,用極度科學的角度告訴你。

這其實是一種對於競爭的逃避

21世紀的北京,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勝利的標準是獲得「人生贏家」,得到這個稱號你所需要的標準是好看,有錢,老公帥而且還有錢。這個稱號還不能自封,必須是別人給你套。而且當別人說你是人生贏家的時候,你還不能承認,要惺惺作態的表示不是啦,我還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然後心裡其實已經爽飛了吧)

有戰爭就有傷害,有文案經驗寫過百度百科企業文化的朋友們都知道,他們寫的才不是什麼ballshit人物傳記而是故事(老子才不是文案是小說家),要把人物經歷編得曲折離奇,人物性格編的完美個性還能不招黑。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真正的戰場上,都是勾心鬥角,利益劃分的。

這個點放在了廢物身上,就變成了絲毫不能理解的生殖隔離。他們無法因為自己的野心,以及對成功冷酷無情的追求而去對別人造成傷害。他們是因為太善良了嗎?估計你們被電視劇里人畜無害的女主給洗腦了。其實一大部分是來源於對於報復的恐懼,主要就是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你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你自己心裡不好受不是因為你善良,而是你害怕報應。但是這不是他們逃避競爭的全部原因。對於報復的恐懼很有可能會造成另一個極端,就是開始不在乎被報復以及能不能得到別人的愛,他們在這段恐懼之中自我反省成長,甚至還有可能把需求加以進化,需求直接轉換為更加實際的權利和金錢。這類成功人士已經明白,其實你這兩個東西都得到了,自然就會有人崇拜和愛你了。恐懼讓人成長。

而我對廢物們逃避競爭的根本,更加想要主觀認為原因是他們對於失敗的恐懼。

舉個例子,極端一些的。你和一個人要比賽,你為之努力甚至所有人都發現了你努力,最後你輸了。而這最恐怖的地方其實不是失敗本身,而是丟臉。大家開始調侃,說你天生智障不自棄,努力讀書跨階級。輸並不可怕,努力了還是輸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切努力付之東流之後還得到旁觀者的冷嘲熱諷。其實這場比賽本身輸贏很有可能並不是實力差距,而僅僅是運氣差一丟丟,但是在群眾眼裡這就變成對於失敗者的侮辱,有些時候這些壓力其實還不僅僅來源於環境,更多的是自己對於自己失敗的認定,以及隨之而來的給自己套上的屈辱帽子。

而這並不是全部,甚至有些廢物們對於成功也有著恐懼

這是一種自覺的恐懼,說出來可能旁人有些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對成功有著恐懼,甚至他對成功還是有一定把握的,可是這種恐懼還是會讓他退出競爭。他不是害怕他失敗,而是害怕他把這件事做得太過於優秀?

其實不難理解,因為他害怕的,是別人的嫉妒。這類優秀的人,不僅僅是智商的優秀,他們的情商也十分優秀。

我們從小就身處於競爭之中,甚至有些競爭還不是我們主動加入的。例如你爸媽老是把你的學習成績和別人家的小孩做比較,我們老是輸的那一個,但是你試想如果你是老是贏的那一個呢?在各種社交環境之中,你會因為太過於優秀而被排擠。

再舉個例子,極端一些的。你是北京市實驗小學的一名六年級小學生,除此之外你的另一個身份是王者榮耀電競選手。因為你太過於帥氣而被隔壁班阿虎盯上,說要和你SOLO,贏了就放過你。這個時候,因為你的實力早就碾壓了,在競爭的過程中,你的情商告訴你全力以赴對你而言勝利會過於簡單,並且會導致玻璃心的阿虎因為自尊心受挫還是會揍你。所以你要怎麼贏,又不至於被揍呢?我情商為負的男朋友肯定會瘋狂碾壓阿虎,然後即使自己難逃被揍的厄運心裡還是會美滋滋(怪不得老是被打),可是作為一個雙商逆天的六年級小學生會怎麼做呢?很簡單,放水。讓幾個人頭先讓他爽一會兒,自己嘴巴再說你好厲害啊,我打不過你,然後看情況究竟是讓他爽到底,還是翻個盤,之後獲獎感言的時候把成功全部歸咎於是自己的運氣。

身為六年級小學生的你在這場比賽之中其實完全不在乎輸贏,甚至實際上即使你最後贏了你也不會有成功的喜悅。即使是不那麼極端的例子之中也能體現得出來,例如你身為某個專業領域的專家,而競爭對方實際上是一個專業小白的時候,例如你是NBA球星而對方是一個籃球狂熱愛好者但是絲毫沒什麼實力的時候。你在即將勝利的時候,你的心裡會產生出一種極大的對於成功的抑制作用力,即你覺得絲毫沒有競爭的動力。

事實上,那你看到這裡,你會發現廢物不代表Loser,有很多廢物其實還很優秀呢!

2、對於死亡和未來的態度

廢物們對於未來的態度主要是焦慮,並且以迴避的方式逃脫這種焦慮。然而追其根本,實際上是因為,拖延症

這些拖延症,大致但是不限於就是以下這種情況,咳咳。

「老子不想工作,只有我想工作的時候我才能工作。」

「我必須在咖啡廳才能寫文章。」

「先看個電視劇」

「我必須吃飽了才能工作(然後吃飽了就想睡)」

「啊,來不及了,我今天什麼事情都沒做啊,怎麼辦啊,我晚上要通宵(然後晚上的時候告訴自己起早一點做好了,然後睡到下午,又拖了一天)」

當拖延到達一定程度之後會產生一些負罪感,迫使自己的腎上腺素飆升,而不得不工作。實際上這種壓力反而更加惡性循環加重了拖延症。廢物們就是在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的心裡過程中所成功飛升的。

廢物們其實是知道自己務不正業的,這種不務正業促使他們出現了一種不安全感。對於普通的三觀正好青年而言,一般這種負罪感會讓他加倍努力,去彌補自己的過失。可是對於廢物而言,才不是這樣呢。他們是玻璃人,你一碰就會倒,倒了就躺一會,絕對不爬起來。一般拖延到達一定時期之後,廢物們會產生出一種觀點,我做的東西是垃圾,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做出來也沒有用,所以,人家就——無所謂了

事實上,廢物們在歷經了糾結,拖延,坐立不安,終於截稿日期過了,開始動筆開始做了之後突然……放棄了。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廢物們,幹得好。

這种放棄再次又加大了他們的不安全感,以至於對於未來是無線的惆悵和焦慮

說完未來,現在要聊聊廢物們對於死亡的態度了。

區別於抑鬱症患者自身無限自責,內疚,自我攻擊,甚至是自罪的想法,以至於他們炒雞想死。而廢物們其實是很怕死的哦!(當然我也沒有說抑鬱症患者不怕死)

廢物們和抑鬱症患者有一個共性,就是自殺的念頭會不斷的湧入你的腦海之中,並且變著法子狡猾的煩著你。例如你開始思考你人生的意義,最後思考的結果是你的人生沒有任何意義,不如死了好了,自殺是你唯一的解脫。或者過了幾天哈,他就變成了一個明星,他會逼迫你去百度上搜索自殺的名人有哪些,你一遍一遍的看著他們的故事,然後開始萌生想要模仿他們的想法。廢物們和抑鬱症患者的區別可能是,廢物們睡得超級好,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吃飽了睡,啪啪啪完睡,看完電影睡,或者是下雨天沒有事那麼我們睡覺,有些時候,窮也是睡覺的理由。

所以說你還不能自稱為廢物,如果你吃不好睡不好身上到處都疼動不動就耳鳴精神崩潰的話你還不是廢物,你是抑鬱症哦!快點去接受治療吧。

但是不管是廢物還是抑鬱症患者或者兩者兼是的情況,他們可能都無法正確的分析出自己自殺的源動力,因為自殺呈現給你的面目是迴避痛苦,而迴避痛苦的源動力其實是渴求幸福

廢物們通常會把死亡當玩笑掛在嘴邊,而真正想要自殺的人其實是極少有徵兆的,他們通常不會那麼明顯的去「求救」。廢物們所說的死亡,其實是一種壓力轉移。他們常常和大家討論自己對於死亡的無限嚮往,讓大家關心他們,理解他們,來滿足於他們對於愛的病態渴求。這種渴求的原因也十分簡單,也恰恰是因為他們不務正業的負罪感導致的,正是因為他們不務正業,他們有著不安全感,才渴求穩定,不計回報的關懷、無條件的愛。

然而真正去實施自殺這件事嘛……我不要。

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對於死亡的恐懼,淹死了的話太痛苦,安眠藥萬一救不活就成植物人啦,另一個廢物表示他不去死的原因只是因為他還沒有決定自己死的時候要穿哪一件衣服。

然而不僅是人類生來的對於死亡的恐懼和求生的本能,他們還有著對於自己死亡之後會發生的事所產生的焦慮。我死了我媽怎麼辦,我死了我養的貓怎麼辦,一個理智的自殺者會在自殺之前就處理好自己的身後事,他們正視問題,並且解決問題。而廢物們依舊處於一個不夠成熟理智的面對問題的狀態,他們糾結於問題本身,而不是接受問題,解決問題。即使是對於死亡也同樣。

綜上所述,你會發現廢物其實最其根本是在於面對問題時候的不成熟態度,他們的心理年齡依舊停留在不足以成為成熟的時期,通過迴避或是麻醉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

3 對於愛的態度

廢物們對於群體的態度是十分依賴的,畢竟他們沒有工作,不會掙錢,也不打算出門找工作,就算出門找也會有各種理由拖延。他們大部分由自己的爸媽養著,幸運兒的話能成為寵物,被金主養著。

而這些對於群體的需求,可以統稱為,對於愛的病態需求

前面說到了,因為自身不務正業所產生的負罪感,會導致自己的不安全感,而為了解決這種不安全感,廢物們尋求到了一個解決途徑,就是希望有真愛降臨

這種情況不僅僅是為了解決自身的經濟壓力,同時還夾雜著情感訴求。像是我們總是覺得瘦了就會美了,可是我對減肥有拖延症,我總是放棄,減不了肥!一般人就會真的鼓起勇氣去減肥,但是因為國產瑪麗蘇電視劇給了我們一個解決途徑,就是真愛降臨啊。有一個人,他會不顧及我的外貌,看到我內心的有趣,而愛上我,無條件的對我好,不離開我。所以其實我不用去減肥,等著真愛降臨就好了。

但是廢物們可能沒有意識到,真愛是不會在你大門不出,整日卧床的狀態中出現的。但是廢物們可不這麼想哦,還有外賣小哥或者是快遞員呢!

廢物們對於群體還有另一個特別矛盾但是又共存的態度,即他們同時又遠離於群體。他們並不執著於真實社交,僅僅執著於虛擬社交,不願意以真實面目社交,必須是虛假的照片去社交。P得連媽都不認識,說的就是他們咯。

這種心理其實也無不例外的出現在以上所述的任何一個態度之中,即來自於自卑以及多多少少的自我毀滅傾向。像是真正交了一個男朋友,卻因為男朋友種種優秀,不敢相信他會愛我,而假想他會出軌,然後衍生出在他傷害我之前我先放棄的這種曲折離奇可是又合情合理的內心戲。

廢物們既相信真愛,可是當一個感覺像是真愛的人來到自己身邊的時候又開始擔心憂慮他的離開,以至於他還沒有離開就體驗到了離開的虐心痛苦。簡直是矯情得要命。不過真愛只是一個結果,對於廢物而言,他們依舊沒有意識到,遇到真愛的條件不是運氣,而是先讓自己值得被珍惜,被疼愛,先愛自己,剋制自己,先讓自己有了給予愛的能力,再去考慮自己被愛的資格。

4 總結

廢物們其實一直處於一個十分自卑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主要來源自自己持續去做自己覺得錯誤的事,可是又沉迷其中無法自拔。且不說智商,廢物們的情商都不低,決定他們成為廢物的成因主要是因為他們心智上的不成熟,這種不成熟換言之也算是另一種幸運。他們不必經歷獨立的痛苦,有人養著,不必經歷經濟上的焦慮,活得雖然不能說是開心吧,但是每天都在傻樂。很多鳥兒都是被推下了懸崖才學會的飛行,而他們,從出生起就坐著直升機,絲毫不必擔心墜落的風險。另外我們千萬不要攻擊他們哦,他們會自殺的。

但是廢物們除了喪,內心某些地方依舊像個小孩一樣,對著自身狀態有一種不甘心,他們是想要自己變得更好的。

是啊,也許我們能成為更好的自己呢?自己從來不敢想的自己呢?

按照我的發現,我覺得生活其實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艱難,廢物就廢下去吧,這是一個寬容(忙到完全沒時間管閑事)的社會。

所以,最後說一句,你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一個廢物

推薦閱讀:

TAG: | 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