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遠必誅——《火狐一號出擊》

雖遠必誅——《火狐一號出擊》

來自專欄妙妙格子鋪4 人贊了文章

**《火狐一號出擊》片名Entebbe (2018),別名恩德培行動(台)/航劫168小時(港)/恩德培/恩德培七日。

英國/美國劇情片。影片根據恩德培行動真人真事改編而來。

說起片名《火狐一號出擊》,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一臉懵逼,火狐一號是個啥玩意兒,這個名字和恩德培行動有啥關係。說實話,看完電影,也沒鬧明白,音譯就是恩德培的Entebbe,怎麼中文譯名變成了火狐一號出擊。

要說起大名鼎鼎的恩德培行動,相信很多人就會有印象了。這個是在人類歷史上人質營救行動中,絕對排名靠前的一次成功營救活動。1976年6月27日,幾名巴解武裝分子劫持了一架法航航班,扣押105名猶太籍乘客作為人質,飛往烏干達得到著名大獨裁者伊迪·阿明(Idi Amin)庇護後提出政治訴求,要求釋放被以色列陣營關押的恐怖分子。以色列政府一面展開外交斡旋,經過七天努力,依舊無法從阿明手中解救人質,於是以色列決定派遣部隊營救自己的公民。

7月4日,以色列特種部隊在烏干達恩德培機場,實施了至今看來依舊匪夷所思的人質營救行動。四家大力神運輸機超低空飛行,280名以色列特種兵,驚人的飛行4000公里突襲烏干達,降落烏干達機場後實施營救計劃。他們偽裝成阿明的車隊,一舉擊斃恐怖分子和數十名烏干達士兵,順帶炸毀烏干達機場幾架戰鬥機,成功解救人質飛回國內。行動中,有三名人質死亡,其中兩名被恐怖分子殺害,一名被以色列軍人誤殺,身先士卒的特種部隊隊長約納坦·內塔尼亞胡不幸中彈身亡,他也是後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的親哥哥。

事後在恐怖分子身上發現七十多處彈孔,是明顯被擊斃後補槍,作為對恐怖分子的震懾,表現對恐怖分子的態度。也正是這次成功的人質營救行動,以色列向世人展示了對待恐怖分子的強硬態度和自身保衛國家和公民安全的能力,今後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大大減少。

影片主要通過三條線索並進敘事,第一條是巴解組織成員內部,講述了他們劫機的訴求,從他們對待人質的態度來看,和近代人類毒瘤ISIS還有所不同,他們並不是為了作惡,而是為了巴勒斯坦搶回國土重建家園。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恩怨牽扯很廣,歷史淵源深厚,背後都是大國角力, 這裡不展開細說。第二條則是以色列高層對待這次人質事件的態度,時任總理拉賓一開始還呈現搖擺不定的態度,後來在鷹派國防部長的強力推動下,以及國內民眾的請願活動下,終於下定決心營救人質,內閣會議以全票通過營救行動。第三條線索則是從普通士兵角度入手,講述普通士兵和家人對待這個事件的態度。

「我戰鬥,所以你可以跳舞。」就像我們常說身處盛世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在片中就是這樣的情況,當歷史的重任落到自己肩上,普通士兵沒有一句異議,義不容辭的踏上征程。事後,我們可以很輕鬆地討論這次令人匪夷所思的營救行動,但在當時,身處巨大時間旋渦之中的普通人,對未來絕對毫無必勝把握。前途未卜,而且是九死一生的闖入另一個主權國家,為了國家未來和人民安康,依舊義無反顧,這才是平民英雄。

影片講了一個如此熱血、如此激動人心、如此扣人心弦的故事,故事框架絕對吸引人,但拍攝效果卻偏向文藝范。為了表現負重前行,片中夾雜了大量的舞蹈戲份,和武裝行動形成鮮明對比。相比這個文藝感十足的成品,我更希望影片拍攝成《黑鷹墜落》類型的硬核戰爭片,以戰反戰並不是一定要用文藝范十足的舞蹈來表現,用戰爭的慘烈殘酷一樣可以達到效果。

另一點不足在於細節,恩德培行動中有一個關鍵的環節,以色列特種部隊沖入機場塔樓時,用希伯來語大喊「趴下」,以色列人都能聽懂並趴下了,巴解武裝恐怖分子卻不懂,直接站著成了活靶子。這是一個十分關鍵的戰鬥要素,在影片中沒有體現。

用力量守護和平,

侵犯者雖遠必誅。


推薦閱讀:

TAG:軍事 | 以色列 | 美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