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小妙招:簡單,實用,有效!

腰椎間盤突出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生活疾病之一,主要是由於平常的坐姿和站姿的行為不規範,造成腰間盤各個部位不同程度的變化,有的會造成腰間盤纖維環破裂,有的會從破裂處突出等等,這些都會造成腰間盤突出的情況。當然,腰間盤突出的病因遠不止此,還有遺傳因素、外力的損傷等等原因。但是不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腰間盤突出,關鍵是如何改善這種痛苦的情況,具體怎麼治療呢?

腰椎間盤突出的癥狀

1、間歇性跛行。行走時間稍長,患肢疼痛麻木加重,當取蹲位或卧床後癥狀逐漸消失或緩解。

2、當壓迫或刺激股神經時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前方、小腿前方至足背內前方,當壓迫或刺激坐骨神經時疼痛可沿大腿外方經國窩到小腿外後至足背及腳趾。

3、當壓迫或刺激陰部神經時,可出現會陰部麻木、刺痛、大小便功能及性功能障礙,重者可二便失禁。

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的病因有哪些呢?

低頭彎腰玩手機,這種坐姿是很多人玩手機和使用平板電腦的姿勢。低頭的姿勢容易使頸椎疲勞,而後腰位置沒有支撐點,令腰部處於緊張狀態,長此以往,極易誘發腰椎病。

邊打電話邊打字,在工作時一邊打電話一邊使用電腦是很常見的一種坐姿。這種坐姿,身體彎曲,腰椎承受的壓力容易導致腰椎病及駝背。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有什麼表現?

肌力減弱或癱瘓: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根嚴重時,可產生神經麻痹而致肌肉力量減弱甚至癱瘓。

腰部疼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患者均有這種表現。其疼痛範圍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鈍痛特別常見。平卧位時疼痛可減輕,站立位及坐位時,這種疼痛會加重。

下肢麻木及感覺異常:下肢麻木的發作一般在疼痛減輕以後或相伴時出現,麻木或感覺減退的區域與受累的神經根相對應。下肢的感覺異常主要是發涼、患肢溫度降低,尤其以腳趾末端特別明顯。

一側或雙側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以沿著下腰部、臀部、大腿後側、小腿前或後外側至足跟。疼痛性質以放射性刺痛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於腰痛發生,亦可能在腰痛癥狀出現後出現,這兩種情況因人而異。

對於腰間盤突出的患者,有哪些小食療可以治療呢?

川烏粥:粳米50g,生川烏5g,,薑汁10滴,蜂蜜根據個人口味添加。把川烏頭搗碎,研為極細粉末。先把粳米煮爛,粥快成時加入川烏末,改用小火慢慢熬制,待熟後加入薑汁及蜂蜜,攪勻,再煮幾分鐘即可。具有祛散寒濕、通利關節、溫經止痛之效,更加適用於濕寒侵襲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

木瓜陳皮粥:木瓜、陳皮、絲瓜絡、川貝母各10克,粳米50克。將原料洗凈,木瓜、陳皮、絲瓜絡先煎,去渣取汁,加入切碎的川貝母,加適量冰糖即成。有化痰,除濕,通絡的功效。對腰椎病有一定輔助治療。

可以諮詢袁老師!

推薦閱讀:

TAG:腰椎間盤突出 | 骨科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