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最高境界:對生命的敬畏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蘇東坡和一個叫章的朋友有次結伴旅行,路過一處叫黑水谷的地方時,碰到一條深澗。澗上有一塊極窄的木板,下面是百尺深澗。

章提議從木板上走過深澗,到對面岩石上題字。蘇東坡表示不願冒生命危險去題字,拒絕了章的提議。章則坦然走過那條窄木板,抓住一根從上面垂下來的青藤,盪到對面岩石上題字。回來後,一臉期待地等著蘇東坡的稱讚。

蘇東坡拍拍他的肩,感慨道:「總有一天,你會殺人不眨眼的。」「為什麼?」章驚訝地問道。「把自己生命都不當回事的人,自然不會把別人的生命當回事」,蘇東坡說。

果不其然,宋哲宗即位後,章官拜相位後排除異己,連死人都要被掘墓毀屍。

周易

》說:「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天地之間最大的德就是愛護生命、敬畏生命。任何生命都是生命長河中的滄海一粟,悄然升起,又悄然消逝,有且僅有一次,是最寶貴的存在。然而現在教育中,最缺乏的就是敬畏生命的教育。

前年,16歲女孩被同學在教室性侵併殺害,殺人者父母想用錢解決問題,而校方更是出具成績優秀減刑證明!在作為啟蒙老師的家長眼中,似乎錢可以解決一切;在教書育人的學校看來,成績似乎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在這樣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人,難免會讓部分學生對生命越來越冷淡,甚至是冷漠。一個對生命都冷漠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人;一個對生命無動於衷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泰戈爾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教育的目的並非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累積,而是教化人的靈魂,喚醒良知,從而敬畏生命。

一次,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踩著地上的螞蟻,他父親看到後,一把抓住孩子:「不能隨意傷害小動物,它們和你一樣,也是有生命的,也知道疼......」孩子聽後,羞愧地低下頭走開了。這位父親對生命的慈悲與敬畏,讓人感動。如果我們常常浸潤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總會更慈悲些,總會對生命多思考些。「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任何習慣、行為都是細節處一點一滴累積的結果,只有在面對弱小的生命依然保持敬畏心時,才是真的敬畏生命。

豐子愷也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以致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莊子說「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芸芸眾生,任何生命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它們的命運往往也是我們的命運,當它們消失殆盡時,接著倒下的便是我們自己了。

weixin.qq.com/r/PzhgeC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生命 | 生命的意義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