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裡有個溫暖的小背影——小暖男成長記!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上個周末,黑皮哥連著兩天主動給我做了早餐。雖然廚房弄得亂糟糟,蛋炒飯因為油不夠也炒焦了。但這都不是重點,重要的是那個做早餐的背影,看上去著實讓人心裡暖烘烘的。

傳說中的黑皮哥,馬上11周歲了,五年級小學生。長得黑黑壯壯的,並由此得名。

這傢伙從小就對吃的感興趣,可能真是天生的,隨了老媽,畢竟外公是做餐飲業出身的。

雖然出生的時候體型偏瘦,但絲毫不影響吃貨基因的茁壯成長。一周歲多剛能自己坐穩在飯桌旁,就有模有樣地拿著筷子叉肉醬,也知道沒往鼻子里送。

從小外婆帶大的黑皮哥,對老家的手工美食尤其鍾愛,粽子,饅頭,青團,麥餅筒,餃子,手打面......他都喜歡。今年端午節他說想吃外婆做的粽子,外婆特地做好快遞過來,由於天熱加快遞問題中間還費了不少周折。

我也有點納悶這娃。從小几乎不挑食,偶爾有不喜歡吃的東西,一說有營養,吃了對身體好,他就會來個180度大轉彎,眉頭不皺就吃下去了。

六七歲對吃的就會提自己的要求,他總是告訴外婆或媽媽他想吃某個東西了,你幫我怎麼怎麼做,連帶著教我們做的方法和過程,好像他自己會做一樣,其實他可能只是從電視上看到或者外面吃過一次。

晚上睡覺前我經常會詢問他的意見:明天早餐你想吃什麼?他想了想總會給出具體答案,一旦說好了吃什麼,第二天肯定會愉快吃完。偶爾也說無所謂,你做什麼我吃什麼。

十歲後外公外婆回了老家,不像以前一樣有現成的飯菜可以吃了。有時候回家晚了趕著做飯,我也偶爾讓他在廚房打打下手。我炒菜他煎餅,或者提前幫我煮個飯,不至於讓我手忙腳亂。不需要幫忙的時候,他也經常杵在廚房看我做菜,一邊看著一邊跟我聊點學校今天發生的事情。

還別說,這個樣子挺像我小時候杵在廚房一樣,其實心裡在偷偷盼望著能優先嘗上一口好吃的!

前幾天周末加班,他爸爸又出差去了,只得留黑皮哥一人在家,中飯讓他自己搞定。本以為晚上能趕回去做晚飯的,但臨時還有事情沒做完。我打了個電話,又愉快地把晚飯甩掉了...真的是親媽!

現在我真的不必擔心他放學回來餓肚子,他自己會找吃的,經常到家先煎個荷包蛋吃完再做作業,沒大人在家他也樂得自在。但甩手歸甩手,他一人在家時我也是再三叮囑做飯後燃氣記得關關好。

現在的黑皮哥除了喜歡自己做點吃的以外,還開始講究起營養來了。可能是受我運動餐的影響,他對於一些基本食品的營養成分也興趣甚濃。牛奶補鈣,雞蛋富含蛋白質,運動吃牛肉比吃豬肉好......每當吃到一個新菜的時候,都要百度一下對身體有什麼益處。學校回來也經常會說中午某某同學吃了好多燒烤,我覺得熱量太高了,會發胖的!

從小我們就極少帶他去吃外面的洋快餐,在他心裡也一直有很深的概念,那些食品不健康。他也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對洋快餐有很大念頭,幾乎沒有提過要去吃的要求。

從我記事起,家裡就是做餐飲生意的。所以在我概念中,做飯沒有男女分工之說。誰有時間,就誰做。誰做得好吃,就誰做。至少在吃飯問題上,不必求助別人,能輕鬆搞定自己是第一位。

對於做飯,他是興趣使然。小時候有過一段時間他的願望是長大後成為一個美食家。孩子眼中的美食家,就是可以胡吃海喝的意思。

除了做飯,在生活其他方面,我們也嘗試讓他獨立應對。

三年級開始,上學的接送陸陸續續放開,他自己走路來回。

九歲以後,黑皮哥已經多次獨立乘坐大巴車或者動車來回100多公里外的外婆家了。

有償進行家務勞動獎勵,比如取快遞,洗碗,掃地,洗衣服等等。

一家人出去玩,有意識讓他領隊,讓他獨自從地圖中尋找正確的遊玩路線。

這些對黑皮哥來說都是生活中的常態了。前不久他還跟我提過想獨自去省外甚至國外去玩,滿眼的認真勁兒,令我哭笑不得:國外你現在一個人還去不了,等你再大點兒。

今年暑假學校組織了一場海外夏令營,報名的人數較多,最後黑皮哥被推薦去了。老師告訴我,黑皮的生活能力比較強,出門老師也放心。在新加坡幾天時間裡,黑皮和同學的生活能力也被帶隊老師表揚了一番。

天氣漸涼,天日漸短,現在5點左右天就已經黑了。回想自己小時候放學到家必定先長長喊一聲「媽!」聽到熟悉的「哎」的回應後才能在這種安全感的包圍下開始做作業。昨晚飯間問黑皮,放學到家媽媽沒回來,家裡黑漆漆的,害不害怕?他說還行,不怕。

17歲的我離開家鄉到杭州求學,也較早開始了獨立的生活。懵懂中迷茫過的,體驗過的,感受過的,都成為成長路上必要的經歷。

都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孩子終有一天要脫離我們的懷抱,展翅飛翔。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將來的他就更能從容淡定面對生活的苦與樂,而不是總想著依靠誰。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父母幫得了一時,幫不了一世。

有些事,只能自己去做;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微信公眾號 衣路童行(與你分享兒童時尚生活訊息)


推薦閱讀:

TAG:男孩 | 煮飯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