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想好好活著?

當你瞬間產生了自殺的念頭,你是真正想「離開」,還是想逃避「無法解決」的問題?

「 死了,我的心自由了。」

「 真正的我只活在我心裡。」

「 我寧願從未在這個世上出現過。」

去年,四川達州的一名少年在高考結束後,選擇了自殺,他在遺書中這樣寫道。

2018年6月7日,河北平泉一考生跳樓墜亡,這是高考的第一天早晨;

2018年5月2日14時22分,廣東陸豐市龍山中學一學生墜樓;

2018年3月28日,湖北省某中學16歲學生跳樓身亡......


自殺意念是怎麼產生的?他們為什麼一定要「死」?今天,我們來聊一下「 青少年自殺 」這個有些沉重的話題。

壹: 他們為什麼想自殺?

自殺是中國15-34歲年輕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年200萬自殺未遂者中三分之二在15-34歲,且幾乎未接受過心理評估或治療。(數據來源於中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中國CDC)

有學者對網路上215件案例的「 自殺原因 」分析發現,中小學生的自殺原因可大致劃分為六類:家庭矛盾(33%)、師生矛盾(16%)、學業壓力(26%)、情感糾紛(5%)、心理問題(10%)、校園欺凌(4%)、其他問題(6%)。

而來自北醫兒童發展中心的數據顯示,學習壓力過重是首要原因(45.5%),其次為早戀(22.7%),父母離異(13.6%)。

Wilcox與Bella等學者研究發現,學習負擔重、較低的社會支持、兒童期遭受家庭暴力、母親抑鬱癥狀、自身抑鬱癥狀都容易導致青少年產生自殺念頭,60%學習負擔重的孩子曾產生自殺行為。

從概率上來看,學業壓力與家庭問題是孩子自殺的「 兩大推手 」,今天我們重點談下這兩個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

貳 :學業負擔是如何壓垮他們的?

01 自卑心理

對小學生來說,6 - 12歲的兒童處在以「 勤奮 」與「 自卑 」為兩極特性的人格發展階段。能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可能獲得一種成功感 ,從而成為一個勤奮、自信的人。

相反,一些因不良家庭環境背負心理負擔的學生更可能在學習及與同伴的關係上遭遇失敗,感受到強烈的沮喪與自卑。(Erikson,1959)

心理學家Erikson指出 ,勤奮的兒童滿懷熱情與自信開始新的生活 ,充滿對成功的希望 ,把失敗作為教訓而不是個人的不足。 而自卑的兒童不樂意接受新事物 ,滿腦子失敗的念頭 ,並發展出一種日益加深的自卑感

失敗的兒童從家長老師與同輩群體那裡得到的懲罰(如家長責罵、老師的打擊,同學的嘲笑)可能會引起惡性循環,形成「 習得性無助「或抑鬱。研究發現,自殺兒童的父母常常是迴避,衝動的。[Skinner,1953]

對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而言,長期的自卑以及身心疲憊狀態,由於承受不了壓力, 而選擇自殺逃避現實, 同時,學習負擔會導致青少年產生抑鬱和焦慮情緒,學業壓力激化了學生與家長、老師之間的對立情緒。

02抑鬱心理

心理學家貝克對384名有自殺意圖的患者進行研究發現,抑鬱心理是年輕人自殺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青少年時期出現閾下抑鬱, 那麼 18 歲之後還會出現嚴重自殺行為。(Fergusson,2005)

閾下抑鬱:指不符合DSM-4的重症抑鬱發作指標,但是造成同樣嚴重的社會功能損害。

這意味著青少年時期產生抑鬱的個體,如果未進行相應心理治療,自殺的隱患會伴隨他的20歲、30歲、50歲、甚至一生......

03家庭忽視虐待

家庭環境對兒童自殺行為有直接的影響。自殺兒童多處於父母矛盾較深、家庭衝突、家庭暴力環境下,在比較了兩組被虐待兒童與正常兒童之後,Green發現40%受到身體虐待的兒童和17%被忽視的兒童有過自殺行為,而正常兒童中只有7% 的人有過自殺行為。兒童的自殺行為常常發生在被打之後。

另一項研究表明,自殺行為是受到性虐待兒童最常見的病理表現。Pfeffer曾經指出,受虐待的兒童一方面要承受虐待帶來的痛苦 ,另一方面 ,他們認為是自己的「 壞行為 」招致虐待 ,因而他們的自尊較低。 這樣的兒童還可能表現出習得的無能為力感和抑鬱

情感忽視帶來了什麼?

讓年輕人「沒朋友『』。

情感忽視指:家長沒有提供給孩子自己本應該給予的情感支持。面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長是不回應、不可及或遺漏的。

許多在情感忽視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內心可能會暗暗納悶:

我從不反對他們,事事遷就他們,為什麼他們不喜歡我,不和我做朋友?」

這些孩子對自己的情緒並不熟悉;不懂得自我關懷;不向他人提自己的情感需求,他們不再相信會有人回應自己的需求,也容易忽視他人的情感需要。而由於不表露需求,別人更加不清楚他們想要什麼,甚至可能因為他們的不信任而遠離他們

研究發現,父母若是習慣控制、懲罰、嚴格,凡事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忽視孩子情感的類型,孩子更容易性格內向,不喜歡社交。

很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容易使青少年產生,沒有人會回應我的需求,沒有人真正愛我的想法,繼而產生了「 習得性無助 」。

家長為何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

有些家長之所以會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是情感忽視的受害者:這些家長在小時候,同樣也被自己的父母情感忽視。

「 以自我為中心 」、「 完美主義 」、「 工作狂 」也是導致家長忽視孩子的原因,被忽視的兒童往往自尊水平較低,認為自己是「 不重要的 」。

對「 以自我為中心 」的家長而言,他們不會去關注自己孩子需要什麼;即使關注,其目的更多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需要,比如哄騙孩子:「只要你考得好,我就帶你去遊樂場玩。」而背後的目的是為了與同事進行攀比

如果父母是完美主義者,你可能覺得自己總是做得不夠好,得到的更多是指責而不是誇讚。於是你一方面感到挫敗,變得不敢為自己的成就自豪,因為這些成功在父母眼裡根本不算什麼;另一方面,你又懷有期待,認為只要自己做得夠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鼓勵。而不敢相信:「我已經足夠好了,是父母的標準過高。」

上述自殺的四川達州少年在小學時,若他考了98分,就會被罵;平時吃飯打嗝或是夾菜姿勢不對,都會被打。這名少年的父母用「 完美主義 」的思維來要求孩子,也常常用分數來評價孩子。

這名少年平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仍達不到父母眼中的標準,他們對他有著更高的要求。

而有些家長會情感忽視自己的孩子,是因為他們沉迷於工作,有時也是家裡經濟的需要。

當你和這樣的家長相處時,你能感受到他們對情感需求的不重視,比如他們會更多地看重生理需求,他們會說:「 你現在至少不會餓死 」。

你會發現他們也不常表露自己的感情,或是用很不健康的方式來應對情緒,比如他們一旦生氣了就關在房間里,或是抽煙喝悶酒等等。

04不良思維方式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部分6-12歲(具體運算思維階段)的兒童尚未發展出抽象與假設思維的能力,因此,無法理解死亡。特別是許多10歲以下的兒童,許多人認為死亡只是暫時的,人可以」起死回生「。

這種思維方式會增加兒童自殺的概率。

極端思維模式

另外,孩子的自我評價方式多數受父母影響。由於許多父母普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當孩子哪怕一點兒表現不如意,他們就會大發脾氣,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為孩子付出了太多,孩子就應該達到他們的期望。

事實上,這樣使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極端思維模式來教育孩子,無形中會使孩子也形成這樣的思維習慣。

當他們遇到挫敗時,也會用極端的思維方式評價自己。他們會無休止地貶低自己,變得更加不自信,覺得自己永遠無法達成父母的期望,進而更加抑鬱

認知刻板

Kazdin分別測量了自殺兒童與非自殺兒童的絕望、抑鬱和自尊的水平 ,結果發現 ,絕望是導致自殺的最大殺手。[15 ]

這說明,不喜歡自己和抑鬱的兒童有可能自殺, 但對未來感到「 絕望「的兒童自殺概率非常之高。

幾乎每個青少年都會遇到家庭矛盾或學業壓力等問題,卻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絕望繼而自殺「

Orbach選擇了一組自殺的兒童、一組長期患病的兒童和一組正常的控制組兒童 ,比較了他們對「 生死 」問題的認識,發現自殺兒童對生死的看法十分刻板。簡單來說,認知越刻板 ,就越認為死亡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認知僵化、刻板的兒童很容易誇大自殺對解決問題的意義。(比如認為自殺就可以徹底不用面對學業壓力,家庭矛盾,而不會去尋求與父母的溝通或專業幫助)。

叄:自殺是在呼喊 --「求你,救救我吧!」

自殺是「 我需要幫助 」的求救信號

很多青少年一時衝動,就」縱身躍下,但離世之際,不知道多多少少會有些後悔嗎「,不容忽視的是,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通過自殺來表示生氣,求助,自我懲罰、逃避等。

而且他們的自殺心理過程具有很強的突發性和模糊性,所以許多家長與老師不了解青少年自殺的原因,而他們的突然自殺往往讓人感到」驚愕「。

這也就是說,很多孩子自殺實際是在說是 我需要幫助 」,很多你看起來表面上正常、健康的孩子,說不一定,某一天就會突然選擇自殺,而你不知道背後隱藏了什麼。

青少年之所以想要自殺,也與其「 心理防禦機制 」有關。這個防禦機制被譯作「 心力內投 」或「 反向自身 」(turning against the self)。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被另一個比他更強壯的孩子欺負了,這個孩子會非常的憤怒。但是他不敢去攻擊比他強壯的孩子,他就會發瘋般的拍打、撕咬、或者傷害自己。

這個孩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他的意識中:「 我」如果攻擊「 你」就會受到報復,於是,「 我」把「我」想像成「你」,這樣「 我 」在攻擊「我」的時候不會受到報復,又在幻想層面攻擊了「 你」,從而令「 我」感到平衡,憤怒得以釋放。

如果頻繁使用此類防禦,那麼個體的攻擊性就可能被徹底的「鎖死」,無論他多憤怒、多激動,他的攻擊性都只會指向自身。

那些看似對欺負自己的人選擇了隱忍、對傷害自己的父母選擇了去「 愛 」的年輕人,他們的「 恨 」和「 憤怒 」並不會因為他們的壓抑而消失,而是始終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通過各種「 傷害自己 」的方式來釋放攻擊。這種「 心力內投 」的最高形式就是自殺。

在心理學家海因茨·亨塞勒看來,自殺不僅是一種自我攻擊行為,而且是一種自我保護和自衛的行動:它構成一個人維護自身尊嚴和自我價值的最後嘗試。

自殺最深層次的原因即自殺者的自我價值受到了嚴重傷害,由於找不到別的途徑來維護這種價值,不得不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採取最極端的方式——自殺——來進行最後的抗議。

絕望的本質是因為希望無法達成才產生的, 但其實,每個個體都擁有別的選擇,不必完美,不必非得完成別人的期望。

拋棄一定要達到什麼,我才能獲得「 愛 」的信念,你就能真實地活著。

生命本就完整,而非達成什麼,你才變得「 有價值 」


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

乃是「生命」為自己所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借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

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屬於你們。

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

——— (節選自紀伯倫《論孩子》)

以上。


參考文獻:

[ 1]鄭延平,自殺與自殺危機預測。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1986;2,24。

[2] 郭志剛 .社會統計分析方法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 版社 , 2001:10 -11.

[3]SMITHWR,NOONANC,HWALDD.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chronically fatigued patients.Psychol Med, 2006, 36(9):1 301 -1 306.

[4] 萬宇輝,陶芳標, 青少年亞健康對自殺心理行為的預測作用,中國學校衛生 2009年 4月第 30卷第 4期 Chin JSch Halth,e April,2009, Vol.30, No.4.

[5] 邢超屠春雨.亞健康狀態與青少年自殺關聯性的隨訪研究. 中國學校衛生 2 010 年 1 2 月第 31 卷第 12 期 Chin JSch Halth,e December 20 10, Vol.31, No.1 2 .

[6]FERGUSSONDM,HORWOODLJ,RIDDEREM,etal.Subthresh-olddepressioninadolescenceandmentalhealthoutcomesinadult-hood.ArchGen psychiatry,s 2005, 62(1):66-72.

[7] Erikson, E. H.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 M ].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59.

[8]Skinner,B.F.Science and human behavior[M].New York Macmillan,1953

[9] Beck A Tetal.Hopelessness and eventual suicide :Alo 一 year prospetie study of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suieidalideation,.A m J psyehiatry,1 9 8,5 , 1 4 2:5 5 9.4.

[10]Orbach, I.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 life circumstances ,and dynamic s of suicidal children [ J ]. Death Education,1984, ( 8): 37- 52.

[11]Shaffer D. , & Fisher, P. The epidemiology of suicid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 J] . Journal of the America n Academy of Child Psychiatry , 1981, ( 21): 545- 566.

[12] Kazdin, A. E. , French , N . H. , Unis , A. S. , E s veldt - Dawson, K. , & She rick , R. B. Helplessness ,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ntent among psychiatrically disturbed inpatient children[ J ] . Journal of Consul 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 1983,( 51): 404- 510.


推薦閱讀:

TAG:心理健康 | 抑鬱 | 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