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假裝努力?這樣欺騙的只有你自己!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前幾天看《奇葩說》有這樣一個論題「他真的很努力,是不是一句好話?」在我看來對於現在的初中生來說,並不是一句好話,而且還會成為一句懶惰的借口。

不知道你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同學:每天五點半起床,就開始進入學習的狀態了,一整天除了必要的吃飯、洗漱、睡覺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學習。去食堂吃飯的時候,還要拿出單詞本背單詞,晚上甚至拿著手電筒,躲在被窩裡面做題。然而,就是這樣已經勤奮到人神共憤的學生,考試的成績依然是平平。

這個時候,你會怎樣評價他?你會說:「他真的很努力了……」那麼問題來了,這真的是一句好話嗎?他真的努力了嗎?

而這個同學也會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成績還是沒有得到回報,進而把這種情況歸結為自己的腦子不夠聰明,所以努力也不會得到好的結果……

孩子,其實你一點也不笨,你只是用勤奮努力作為偽裝,掩蓋了懶惰的本質。但是,這樣只是欺騙了你自己,在考試面前必將撕下你虛偽的表象,展露現實的殘酷!那麼,請同學們捫心自問一下,你是不是也在假裝努力呢?

假裝努力的四種表現:

1、花費大量時間做一件小事

思考一下你是不是也會在一個小事上面花費很長的時間。比如說,在自習的時候整理桌子都花費了一半的時間,一個小時的自習,真正學習的時間不到20分鐘。

真正的努力不是用時間去衡量的,而是你努力之後的結果。你一個小時做了一道題和你一個小時做了10道題是有區別的。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說以數量來確定你的努力程度,而是提醒大家,不要再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浪費大量的時間。

你擠出的這個午休的時間去複習,就要把這個時間真正地利用起來,在一些小事情上花時間,最後可能並沒有任何的作用。

2、效率極低

效率極低,這屬於努力的方法不正確。不管我們做任何事情,做事的方法都要正確,這樣才能有效率的達到目標。如果方法不正確,那麼就會多走許多彎路,浪費時間和經歷,效率低下,自己很會感到非常疲憊。

所以,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要給自己制定好一個規劃,對於一些難題,已經確定自己完全無法解決的時候,要及時地像同學或者老師詢問,不要自己在那裡鑽牛角尖,這樣的結果只是在無謂地浪費時間。

3、精神不集中

三心二意往往是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忌諱的。我們都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同時關注多件事情還都可以完美的做好。就算是機器有的時候也只能專註於一件事。所以,當我們努力學習的時候,一定切記要專心。

建議同學們可以再學習的時候,整理一下周邊的環境,把可能影響到自己學習的手機、課外書收到其他的地方,保證自己能夠專心地學習當前的內容。

4、只做事,不思考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們不僅要勤奮,而且還要學會思考。如果你做一件事不思考,只是埋頭苦幹,那麼你會連你自己做的是對是錯都不知道。最後可能白做了許多的工作,沒有任何的價值。

所以,勤奮和思考是分不開的。通過思考我們可以找到更加有效率的勤奮方式,通過思考我們也可以決定下一步向哪個方向勤奮,所以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同學們平常在刷題的時候,要注意多思考,不要只重視刷題的數量。對於一些你常常出錯的題型,要分析一下自己為什麼錯,有什麼更加快速的解題方法。一段時間之後,要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錯的及時改正。

給同學的幾點忠告:

1、請不要假裝很努力

或許你的假裝勤奮是為了換取老師和家長的一句「你真的很努力了」,又或者你是為了在自己成績下降的時候,給自己一句安慰「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我的腦子太笨」。但是,同學們,中考不會陪著你演戲的,這樣的假裝努力,最終只會害了自己!

你給自己塞了滿滿的公式,單詞,作文素材,卻沒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沒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無用功。

各種習題冊,你一個也不捨得放過,卻沒有細細品嘗每一道題背後的解題思路,更別提消化。

你刷真題、刷模擬卷,試卷一堆堆的寫,卻從沒有思考過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浪費了時間。

要明白,不是耗著時間就一定會進步,不是參加各種補習就一定脫胎換骨,不是每天只睡5小時就一定是勤奮,題目做了一本又一本就一定管用……

這樣的「偽勤奮」,咱們萬萬要不得啊!

2、請儘快走出「偽勤奮」

中考或者高考的戰鬥,曠日持久,難免有疲軟期,如果你對自己目前的狀態感到無力,這個時候你不妨試著先讓自己停下來!

給自己兩三天的時間停止所有複習的進度,進行反思、回顧、總結、解疑。

親測效果很好,在你覺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時候,不妨停下來,會使自己更清醒,少做無用功。

3、對基礎知識做深度思考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句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高考狀元們也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緊老師的複習計劃,把課本基礎知識掌握好,把基礎的題目弄懂弄透,能把課堂吃透,就成為課堂之王,效率之王。

事實證明,動腦子把基礎知識想清想透,比囫圇吞棗地學很多知識要好的多。

4、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建立知識體系這個方法值得擁有!

高中三年的學習,很多知識點都是分散開來的,但是高考考查卻是很多知識點的綜合應用。

所以,一定要稿件自己的各科目知識框架,明確個知識點的關係、重難點等!

平時還可以通過建立錯題本的方式,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找到自己的易錯點、失分點!

5、勞逸結合

如果你也曾關注每年高考狀元的經驗分享,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很少熬夜,不會挑燈夜讀,也不搞「題海戰術」,體育鍛煉、玩樂器、看小說、參加社團活動,事實上,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固然要全身心投入,全力以赴,但也不應把神經綳得太緊,把所有時間用來學習卻不知享受生活,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妨留一點空間看看報紙、聽聽音樂,甚至是睡一覺。

6、好習慣做到「真勤奮」

學+查+改+納=學霸

學:就是接受新知識

在校學習要緊跟教師的講課進度,基礎的知識點一定要理解消化,出現了差距一定要及時彌補,不要放鬆或者丟棄疑點,否則積少成多,會嚴重影響聽課的質量,增加自己基礎知識的學習負擔。

查:就是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和檢查,作業和考試是查的主要方式。

查是對第一個環節學的質量進行分析和檢驗的一個解決針對性學習的一個先決條件。老師通過布置作業或安排考試的方式來檢測學生所學的知識點是否掌握。

改:就是對知識不穩固和漏洞進行整改,一個很有效的法是建立錯題本,並隔段時間將其再做一遍。

如何建立和使用錯題本呢?我們之前說過的,可以參考期中考試後,手把手教你整理錯題本 !堅持下去,成績漲漲漲!

納:即知識的歸納,歸納知識點時應有以上三個環節才行。

不要小看了歸納這一環節,在複習中,需要我們歸納整理的內容很多,建議童鞋們都能多動手梳理專題內容,整理出自己的歸納本。


推薦閱讀:

TAG:初中生 | 中考 |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