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扁舟

上周日,樓下傳來熟悉的葬禮哀樂。估計附近有人去世,聽母親說,我們那個鎮上所有九十五六歲的老人都走了。今年盛夏即將怒熾前外公也走了,九十五。

同日一則國內新聞上了熱搜,重慶一輛公交車衝出五十多米高的大橋,掉進了長江。公交車上有十來個乘客,還有兩個幼兒。相撞的小橋車司機,幸運無恙,卻被盲目的輿論炮轟,只因為是女司機。不到半天被闢謠,小橋車並不是肇事方。

周一一早,印尼一架客機失事在海上墜毀,機上所有人員罹難,一百八十八人。在打撈出的部分殘骸中,可以看到一個手機殼是用主人的照片定製,上面分明是兩個牽著手的有情人,雖然手機已被撕裂。

這一天上熱搜的,是李詠去世的消息。這個淡出國人視線良久的著名主持人,上一次引發大眾熱議的是一年前「全家移民美國」的謠傳。回想起來,自己在快速閱覽這個議論時,也曾嗤之以鼻。如今,大家都知曉了他去美國為治病。對掀起全網回憶的《幸運52》印象模糊,是因為自己也上了年紀嗎。

大眾還未來得及從這些傷感中抽身,周二全國人民又陷入另一場更宏大的集體緬懷中。金庸先生壽終正寢,享年九十四歲。以先生為代表的武俠文學,所營造的江湖世界觀,對全球華語區意義非凡。可以說,至少00前生人,多少都能拎出一些記憶鏈接,即使是零星片段,爆米花式的消遣。

儘管那時候物質條件粗陋,影視劇製作遠沒現在精良,但它們始終是記憶中最美的微光,同時縈繞著憧憬自由與浪漫的旋律。開啟自己人生長篇小說閱讀的,是金老先生的作品。讓一個孩子安靜的坐在門口小椅子上,第一次感受到從明亮到昏暗的日光流逝如同一瞬的恍惚,是一套四本的《天龍八部》。還記得在小學同學家中第一次看到這部小說的心情,僅為書名就莫名仰慕。後來知道這是源自佛的八部眾守護神,由此又開始佛學產生好奇。

武俠世界最大的魅力,或許是在歷史的框架里,恰到分寸的構築一個平行的想像空間,賦予個體鋤強扶弱的能力,追尋心中的正義。

互聯網信息時代,芝麻開門,走進去的是寶庫,也是垃圾場。似乎越是唾手可得,越讓人不懂得珍惜。名著經典終究被冷落在名單上,更愛津津樂道是雞湯爽文八卦攻擊。回憶終究只是無力的悼念,不僅是紀念過去,或許也是預習未來的悲歌。

周三,兩則悲劇的後續,都沒有生還者的後續消息。今日份的英語故事是關於Harry的人生挑戰,因為趕時間他遭遇車禍,脊椎神經受傷,可能再也無法站立。即使努力復健,他也得做好面對失敗的準備。「Harry isnt planning to give up. Whatever happens,he is determined to think positively."

《新聞工作室》第三季看了兩集,留在「在看」的名單上已經四年。今天恰好看到最後一集,是一場葬禮,Charlie去世了。這一集切入了很多三年前的鏡頭,補充說明一些人的相逢當初是如何開始。最後Will在致辭中說,Charlie是個瘋老頭,像堂吉訶德一樣,自以為是騎士,與一個無可救藥且道德敗壞的世界對抗較量。

逝去,會帶來缺失和空白。新生,將填寫希望和可能。對理想主義者而言,路從來就不存在,好比黑暗沉寂才是宇宙主體,燃燒閃耀是恆星的使命,披荊斬棘是俠者的歸宿。

年歲很長,時日很短。理想虛妄,浮生如夢。滄海扁舟,且聽風吟。

推薦閱讀:

TAG:社會 | 人生感悟 | 金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