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3)法華和華嚴

大乘佛教興起之初,首先出現的是四種經典,分別是般若、凈土、華嚴、法華。

之所以首先出現般若經,這是有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以中國為例,中國漢地佛教幾乎都是大乘佛教,為什麼呢?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的時機非常好。佛教最早是東漢時期傳入中國。

世傳明帝夢見金人,長大,頂有光明,以問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長丈六尺而黃金色。」帝於是遣使天竺問佛道法,遂於中國圖畫形像焉。楚王英始信其術,中國因此頗有奉其道者。後桓帝好神,數祀浮圖、老子,百姓稍有奉者,後遂轉盛。(《後漢書 西域傳》)

傳說,漢明帝夜夢金人,然後大臣告訴他,說這是西方的佛。於是就從西域迎請佛教進入中國。

那麼,東漢王朝以後,就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第二大亂世。中國有三大亂世,分別是春秋戰國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五代遼宋金夏時期。

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就很快進入這個亂世,這導致兩個結果

1、中國進入大分裂時期,給思想的傳播有了空間

2、亂世之中的人,更希望一種宗教去填補內心

而大乘佛教的空性說、般若說,很快地就可以彌補中國人的心靈。比如,般若經說一切如夢如幻,這當然給亂世中人一種安慰。那麼大乘佛教很快就大興於中國。

同樣的道理,在初期大乘佛教興起的時候,恰好是阿育王帝國滅亡,印度進入分裂,各國交戰,你方唱罷我登場,此時大乘佛教興起般若思想也是很好理解了。

而般若思想的來源也不是憑空而出現的,在原始佛教就有類似於般若思想的表述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

  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

  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

  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

  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

  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

  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

  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為誘愚夫

  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

  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

  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

  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區別在於,這裡面的經文並不涉及外在世界的存在性。他只是說,五蘊身是無我的,無常的。

而在般若思想之中,也有一個思維的轉換。在原始佛教之中,宣說更多是「我」客觀是否存在。而般若思想更加強調,你怎麼認識?換言之,是不是出現我執和法執。

其次,是印度文化的影響。在印度,基本上分裂多,而統一少。特別是印度文明的語言是不同一的,在中國,自從秦始皇書同文以後,書面語上的統一就基本達成了。但是印度,各個民族持有的語言是不同的。因此這造成印度的哲人們會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就是語言真的能夠表述實在嗎?同樣,我們在古希臘時代,也可以看到,多元文化的交融,形成了智者學派,他們的思想就已經初步地反映出對世界的虛無主義的情懷。比如著名的高爾吉亞提出

1、無物存在

2、即使有物存在,也無法認識

3、即使能夠認識,也無法表述

在印度恰好也在同樣的歷史背景下,興起了同樣的思想。但是他比古希臘哲學高一層的地方在於,他們認識到了思的主觀扭曲性。

和般若思想共同興起的就是凈土信仰,凈土思想完全就是宗教的神學,他的存在改變了佛教固有的一種思潮,就是從自力型宗教轉向他力型宗教。

換言之,原來的佛教,是依靠自身去修行,正如佛陀說的

以自作洲,自作歸依,勿歸依他人,以法為洲,以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阿難!何故以自作洲,自作歸依,不歸依他人;以法為洲,法為歸依而住,勿歸依他人耶?

但是凈土思想的產生,就把這一種觀念改變了。

佛教並不是一個無神論宗教,因為如今的有神已經擴展到整個超自然,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無論是原始佛教還是大乘佛教都不是純粹的無神論宗教。但是佛教確實是自力型宗教。

最後傳出的是華嚴和法華兩經。

《法華經》全稱《妙法蓮華經》,這部經主要有這麼幾點

1、讚揚大乘。幾乎所有大乘經典都這麼干,不足為奇

2、三乘歸一乘。在這部經典中,闡述了所謂三乘實際上只有一乘,換言之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佛教,而其餘那兩乘只是方便說法。

3、火宅喻,指的是一個比喻。說,有一戶人家,家中失火,但是他的孩子還覺得著火很好玩,就不出去。於是這個長者,就用方便之法,使得孩子們出來。比喻,三界之中,猶如火宅,而佛陀就是長者。

4、三車說,指的是長者要救助孩子,於是就在前面拿出羊車、鹿車、牛車,誘使孩子們出來,於是孩子就爭先恐後地出來。出來以後,發現什麼三車都不存在。但是長者告訴他們,說有一個大牛車,裡面有很多珍寶。以此,比喻佛陀救助眾生,以種種方便法門作為手段,但是實際上只有大乘才是真實的。所以沒有妄言之過。

經云:「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穩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

5、化城喻,指二乘人所謂的涅磐是假的,只有佛乘的涅磐是真實的。猶如一個人幻化了一個城市,然後讓人進入。人進入以後,再告訴他,那只是假象。誘使他們回小向大。

6、強調對供養舍利、建立佛塔等等行為的讚頌

7、出現觀音的形象。傳說他能夠聞聽眾生的聲音,然後救苦救難。所以最後他說:

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

但是關於觀世音的記載,在早期的《法華經》中沒有出現。因此是很晚以後才出現的現象。

而這個觀世音的形象,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記載說

唐言觀自在,即阿縛廬枳多,伊濕伐羅,舊譯為光世音,或雲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

玄奘認為,觀世音這個詞是翻譯錯了。但是實際上不是鳩摩羅什翻譯錯了,而是他的原本就是錯的。

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為觀音菩薩的名稱,證實了他的說法。「娑伐羅」(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可意譯為「觀音」

正確的翻譯,應該是玄奘的翻譯,為觀自在。意思是,關照內心的自在本質。

而《華嚴經》傳說是佛陀所說的第一部經典。但是這部《華嚴經》不是一部經典,而是一類經典,他的出現將近了兩百年左右。

他的要點大致如下:

1、三身佛思想:所謂出現了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盧舍那佛、釋迦佛。所謂三身佛,

其中自性身,為佛陀法身。受用身,為依法身,能夠在清凈國土弘揚大乘。變化身,就是我們所謂的從悉達多太子然後成佛入滅的整個過程。

2、一切唯心造。《華嚴經》提出一切唯心造。但是這裡的一切唯心造,並不一定指的是後來的阿賴耶識,因為他沒有明確提出阿賴耶識這個概念。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宗教 | 佛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