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14)

是諸識轉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這兩頌,相當於對於前面所有理論作了一個總結。

唯識學,他的理論目的,就是兩個。一個是認識論問題,一個是輪迴的建立問題。

這兩頌,主要回答,認識論問題。

第一個頌子,是回答一個質問。

問:何以知道,由識假安立我和法是不存在的,成立一切唯識的主張呢?

答:三能變及其心所,變現出見相二分,由見分說為能分別。由相分,說為所分別。相分是見分的秦所緣緣,見分和相分都是自證分所變現的。離開見相二分,別無他物。故說一切有為法、無為法都不離識。

我們可以提出認識論哲學,需要解答這麼幾個問題

1、體,即認識的自身規定性

2、用,即認識的運行機制

3、量,即能認識的邊界,不僅包括本身,還包括各層次,例如感性、理性,分別能認識到什麼程度。以及這個程度是如何達成的。並且各層次之間的關係

4、因,即認識何以如此存在?

5、度,即認識的有效程度,他是如何達成的

唯識學,只解決前兩個問題,第三個問題大體涉及到了。而最後兩個問題,完全沒有進行回答。所以,唯識學其實還可以有其發展空間的。

最終,唯識學的認識論部分,歸結到一個根本概念的建立,就是所緣緣。

在陳那所著《觀所緣緣論》中,他駁斥了當時人提出的各種所緣緣,認為這些都具有問題。並且利用帶相說,引入了見相二分。

這個所緣緣的建立,是符合原始佛教時期佛陀的本懷。

因為佛陀本人是絕不探討,認識之外的存在。正如《雜阿含經》記載

梵志問言:一切法者,何謂一切? 世尊告曰:一切法者,謂十二處

這個回答,基本體現了佛陀對於人類認識之外的存在,閉口不談。這就是十四無記的來源。

所以,說一切有部,把自身的精神獨立出去,認為有法體恆有,恰恰是違背了佛陀的教導。

因為所謂極微也好,這些東西並不能被人類感知到。此處的極微不能等同於現代物理學上的原子概念。

所以,到了龍樹,龍樹就高舉經驗主義大旗,回到佛陀的本懷,對於一切不可知的事物,閉口不談。只是對於經驗以內的存在,進行談論。

而《觀所緣緣論》中,陳那就很鮮明提出,所緣緣兩大標準

其一、必須真實存在。

其二、能夠被人類認知

極微就符合第一點,但是不符合第二點。所以不符合所緣緣的定義。

從經驗主義出發,就能直接導出唯識學。一種極端的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並不是把人類認識誇大,恰恰是對於人類認識有限性的反思,體現的是人類的謙卑態度。

反過來看唯識學的所緣緣,就很能體現唯識學設立的原因。

唯識學和空觀學派都歸屬於經驗主義,雖然在從中觀調到唯識的時候,藉助離言這麼一個概念,但是大體上是維持了經驗主義立場。

什麼是經驗主義呢?這是近代西方哲學一個概念。經驗主義哲學家認為,人類一切知識都起源於經驗。也就是眼、耳、鼻、舌、身的所有感覺,極其進一步加工。

經驗主義的開創者是培根,系統化者是洛克。但是洛克的經驗主義卻使得經驗主義的問題暴露出來。什麼問題呢?

就是西方哲學上,長久不衰的實體問題。在佛教上,就是自性問題。

所謂實體,是和屬性相對的。例如,刀和刀的鋒利就是實體和屬性的關係。刀就是實體,鋒利就是屬性。屬性可以包括的範圍非常廣,例如顏色、氣味、聲音、廣延、運動、靜止、數量等等。

但是實體概念,卻有個致命問題。就是人類不能感知到實體,人類可以感知到屬性。你可以看到色、聲、香、味,獨獨無法認識到一個事物的實體(自性)。

洛克也意識到這點,但是他說:

當我們談論任何一種實體時,我們說它是具有這樣或那樣性質的東西.......這種一些說法意味著:實體永遠是我們假設的某種東西,他在廣延、形狀、固體性、運動、思維或其他可觀察到的觀念之外的,儘管我們不知道它是什麼。

換言之,洛克知道,人類無法認識到實體。但是如果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

既然,你無法認識到實體,你憑什麼說有這個實體?

如果,你非要說有這個實體,又沒有一個憑據,這不是獨斷論嗎?按照佛教來說,這種想法就是妄想執著。

但是洛克說,雖然我們無法意識到他,但是邏輯上必須假定有個實體,否則我們就沒法說話了。

比如說,

蘋果是紅的

蘋果就是實體,紅的就是屬性。如果說,我們承認沒有實體。怎麼說話?

總不能說,那個那個是紅的。那麼語言就無法構造出來了。即使你說那個那個,實際上你還是有個實體思想,但是無法表述出來罷了。在佛教認為,這就是俱生我執。

因此,必須假定有個實體,這個實體承載著屬性。所以他提出有兩種實體。

一種是精神實體,承載著人類的喜怒哀樂。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我執」。

一種是物質實體,承載著事物的屬性,也就是佛教所說的「法執」

但是,他這套理論,很快就被貝克萊和休謨戳破。

他們的想法也很簡單,既然你沒法認識到實體,你就不能獨斷地說,他存在。所以,經驗主義就走入了不可知的懷疑論。

這種思想,也就是我們最前面所說的「名前覺無」的註解。也就是未認識之前,不能說某物存在。已認識之後,也無法斷定某物存在。某物的存在一直處於懸置狀態。

因此,假如說,把實體概念打掉,那麼自然就能導出貝克萊所說,物是觀念的集合。

也就是,一切事物,都只是色、聲、香、味的集合罷了。其中沒有自性。

所以說,我前面說,主觀唯心主義,特別是貝克萊的思想,恰恰體現出人類已經自覺到,自己的認識不是無限度的,恰恰是謙卑的態度。而不是像唯物主義那樣,獨斷出一個物質。所以恰恰是唯物主義誇大了人類的認識能力。

但是,問題馬上出現,如果沒有實體。那麼這些色、聲、香、味的屬性,怎麼產生的?

唯識學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產生的。也就是假如承認,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那麼人類有自性的觀念是從哪裡來的?

因此,從這樣看,我們完全看出了,在佛教思想流變的底層,大乘佛教必然興起。這是佛陀本人的經驗主義必然導出的結論。所以大乘佛教的合法性,就應該從這方面入手。

那麼八識的自證分,由於因能變生起。然後,果能變生起見分,見分會攜帶著具有自身規定性的相分種生起,這個相分就是見分的親所緣緣。而由於認識,還要依仗著本質,所以這個本質客境是主客體認識的橋樑。是疏所緣緣。

所謂疏所緣緣,就是說,見分和本質直接,被相分所阻隔。

比如說,我們眼識看到的色。這個色,不是外境存在的。而是由於阿賴耶識種子,這部分種子變現出來的相分,是疏所緣緣。然後眼識依託著這個疏所緣緣,再去變現出一層影像,就是親所緣緣。然後眼識的見分再去緣他所變現出來的親所緣緣。

所以《唯識三十頌》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這裡的此,就是見相二分。彼,就是根身器世間。這些從本質上說,如果離開識,他們都不存在。

他這套理論的構建,如果轉換為一般人的對於認識的活動。其實不難理解。

洛克就曾經提出白板說,他認為人一出生,如同一張白板。後天的經驗在這塊白板中塗抹,就形成了認識。假如讓一個盲人,給他描述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是不知道。

這種理論,其實就是一般人的認識。

也就是,外界給予人類一個刺激,人類由此被動地產生出一個感覺。這個感覺,再通過進一步加工,就產生各種認識了。

那麼,此處必須存在的就是三個東西,一個是客體、一個主體的認識、一個是刺激。

那麼,唯識學依樣畫葫蘆,客體就是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出的根身和器世間。相當於,電影院裡面,有個巨大的屏幕,這個屏幕把世界的場景全部播映出來。

然後是主體的認識,這就是其他的七個轉識。

刺激,就是要依靠,心識的遍行心所運作了。

那麼我們不是直接認識事物的本質的,而是要轉換一步,這就是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

親所緣緣和疏所緣緣都是屬性,只不過,疏所緣緣不是直接認識的屬性。

例如,光波和亮的關係。光波是亮的本質,但是我們不能感受到光波,我們只是感受到亮。

再比如,熱和能量的關係。實際上只有能量,而沒有熱。熱是主觀派生的。

所以,唯識學最終還是貫徹了經驗主義立場。

那麼,我們需要解決幾個問題。

其一、為什麼人人感覺到的世界是一樣的。

唯識學認為,因為業力相似,使得阿賴耶識變現出來的相分(器世間、根身)大致一致。然後其他轉識再去認識,這就形成了大致類似。實際上,還是有區別的。

其二、人和人的溝通怎麼達成的?

例如說,有兩個人。一人為A,一人為B。A和B在交談,當然能夠互相聽懂對方講話。

那麼A的阿賴耶識的相分對於自身而言是主觀的。但是對於B來說是客觀的。

因此,B去認識A的時候,B是客觀存在。那麼B的所有信息,被A認識過來,對於A來說,B是客觀的。就成為A的本質疏所緣緣。然後再通過轉換,就能認識到。

如果說,當時人無法理解。現在人就很容易理解了。

比如說,在一個大型網路遊戲之中,玩家就是各個阿賴耶識。那麼各個玩家的信息為什麼能夠傳遞呢?因為他們都遵循同一編碼、同一規則,通過大型網路傳輸。也就是,種子的目的,實際上就猶如代碼一樣,把各種圖形,最終轉化一個共通的代碼。然後大家在這個平台之上,就可以既保證普遍性(代碼一致,規則一致),又保證特殊性(組合不同,形成不同個體)。因此,阿賴耶識,層層疊疊,無窮無盡,相依緣起,形成了主客體交互,輾轉相依的。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