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 知乎如何不迷惑(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1 人贊了文章來源:道德真源網《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187篇作者:東方..." />

如何不迷惑(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tml lang="zh" data-theme="light">知乎 - 知乎

如何不迷惑(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1 人贊了文章

來源:道德真源網《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187篇

作者:東方陽熹

  一位同學對我說:「我時常犯迷糊,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整天在做什麼,糊裡糊塗的……。」

  我說:「不僅僅是你這樣,凡是未覺悟的人都在迷惑當中。有些人看似精明,做事目的清晰,其實也在迷惑當中。」

  「如何不迷惑呢?」

  「去除貪嗔痴,持守戒律,過清凈無欲的生活,有利於自心的清明。但是要想從根本上去除迷惑,只有覺悟自心。」

  「我有時誦經、聽經時,就不那麼迷糊,覺得還是挺好、挺清醒的。」

  「凡是未真正覺悟者,無論是迷糊還是清醒,皆在迷惑當中,只是迷惑的形式、輕重有所不同罷了。」

  「難道說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哲人也在迷惑之中嗎?這些人是非常有智慧、智商非常高的啊!」

  「迷悟與智商的高低和身分地位沒有必然的關係。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周利盤特是個『弱智』,卻獲得了覺悟和解脫。反之,古往今來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又有幾個得免輪迴之苦?一個人在世間無論有多少財富,有多大的權力,多麼受人尊敬,多麼有才華和智慧,多麼的美貌,到頭來還不是如同過眼雲煙……。」

  「雖說未覺悟者都在迷惑當中,但迷惑與迷惑、迷人與迷人之間還是有所不同吧?」

  「那當然。經云:『大惑有十種者:一欲,二瞋,三痴,四慢,五五見(一身見,二邊見,三邪見,四見取見,五戒禁取見。),十疑。小惑者有二十四種:一忿恨,二結怨,三覆藏,四不舍惡,五嫉妒,六吝惜,七欺誑,八諂曲,九極醉,十逼惱,十一無羞,十二無慚,十三不猗,十四掉戲,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忘念,十九散亂,二十不了,二十一憂悔,二十二睡眠,二十三覺,二十四觀。』」

  「照你這麼說,一切都成了迷惑,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永嘉大師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凡眾在人生中所受的一切本來就是業緣果報,你認為自己在夢中有什麼真實的意義嗎?」

寫於:2011年11月17日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