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 知乎讓自己不舒服,讓自己被看見來自專欄在管理類書海中徜徉我們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舒服,我們希望自己的家人生活..." />

讓自己不舒服,讓自己被看見

tml lang="zh" data-theme="light">知乎 - 知乎

讓自己不舒服,讓自己被看見

來自專欄在管理類書海中徜徉

我們希望自己生活和工作舒服,我們希望自己的家人生活和工作舒服,我們希望自己的同事工作舒服。這雖然是我們的選擇,但這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舒服就是處於自己的舒適區內。希望舒服就是希望長期處於舒適區內。因為在舒適區內我們沒有不確定性、沒有風險,所以我們能夠預期自己的成功和被認可。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性和風險時,我們無法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成功和認可,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

  1. 培訓課上有很多人,雖然我不太理解其中幾點,但還是不要舉手提問吧,那就等於把自己的無知暴露無遺。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2. 會議上有很多人,雖然我對議題有自己的想法,但還是不要說出來吧,說出來他們不一定會贊成,如果他們不同意自己的想法,或者指出自己想法中存在的漏洞,這不就等於把自己的片面之詞公佈於世嗎?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3. 一個全英文的會議需要一名員工發言,我英語聽說能力有限,還是不去發言吧,去發言不就是展示自己的短板,讓自己的弱點展現在眾人面前嗎?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4. 在工作之中發現了一個疑點,還是不要去深究吧。因為與專家討論時多半發現其實是自己的理解有問題,此時不就是告訴了人們我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不足嗎?還是讓這個疑點隨風而去吧。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5. 雖然感到自己這幾年都在走水平線,當初的目標依舊遙不可及,也知道自己的能力還可以有所提高,但還是算了吧,因為提高的過程就意味著痛苦,而且提高之後也不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所以還是繼續走水平線吧,把重點關注於現有環境上,畢竟抱怨這個環境即解氣又輕鬆。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6. 自己在家空閑之時就打遊戲、逛淘寶和刷微信,雖然知道這些事情對自己的成長毫無價值,但做這些事情沒有讓自己不舒服,雖然知道可以選擇把時間花在對成長有價值的事情上,但做這些有成長價值的事情通常會讓自己不舒服、會讓自己感到失敗和痛苦。所以,還是選擇沉默吧。

在沉默多年之後抬頭一看,雖然快樂地發現大多數同事還在與自己同行,但是氣憤地發現有那麼一小部分同事已絕塵而去。一種恥辱感由然而生,但我們的解釋只是:也許只是他們運氣好而已。

如果我們追求的並不是世俗的成功和被認可,如果我們的價值觀只是勇敢地做自己,那麼我們就不會選擇保持沉默,我們會選擇讓自己不舒服、讓自己被看見。這時我們就會勇敢地提問、說出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疑問、站出來用英語發言,行動起來讓自己一步步地走近目標,用更有價值的事情取代一些無聊的消磨。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失望、痛苦、絕望,但因為我們的價值觀只是勇敢,此時「恥辱」這個世俗上代表失敗的詞語就會在我們的人生中消失。在如此「不舒服」多年之後,不經意之中,你就可能發現自己已然是運氣好的那一小部分人。

註:本文理論構架源於《Daring Greatly》By Brene Brown

推薦閱讀:

TAG:羞恥感 | 勇敢 | 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