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有沒有宗教信仰?為什麼把儒家和佛道並稱三教?可不可以說儒家就是「儒教」,而漢族信奉「儒教」?


關於儒學不是宗教的問題,我在知乎就和多個兄弟吵過了的。所以想借這個問題重新理一下。

宗教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安放人的心靈,讓人在面對這浩瀚、宏偉而莫測的自然能定下心、能有所為有所不為。說白了,就是在面對自然這未知而不確定的偉力時,讓渺小的人類有信心做該做的事。

我在談到人類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開創這偉大的文明時,認為根本原因有二:理性和善。

理性是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使得我們人類不必再重頭積累如何應付自然各種變化,通過歷代先輩的努力探索而積累出海量的知識來適應自然的變化。

而在這個適應並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個人的人是沒有任何力量單獨對抗這宏偉的自然的,我們人類必須組織起來加以協作才能實現知識的積累、傳承、改進、應用。而人類能組織起來的關鍵就是善。

善本身並不是組織手段,而是由於用善為原則進行組織具有成本上的優勢而已。所以人類組織的基本原則就是善,然後根據情況的不同,再逐步發展出體讓、正義、平等、權利、優先、救濟等等原則。但歸根結底,人類組織的核心就是與人為善,就是照顧對方利益基礎上的互助互利。

宗教提供了共同體核心價值觀、對善的理想、庇護人的心靈這幾種功能,早期宗教主要側重庇護,所以其效力總是隨時代變遷而衰落。後期的宗教,尤其是一神教,則寄託了其族群對於善的理想,所以直指人心,從而更具吸引力和說服力。

由此,我們可以看一下儒學和宗教的差異:

1、儒學本身不提供庇護能力。宗教是向神而求得心靈的安寧,但儒學恰恰相反,你宗了某教,心靈自然安寧了,但學了儒學的,可能會更難受。為什麼呢?!儒學並不是向天借力,卻又給了你一個宏大的理想、偉大的抱負、自找的家國責任,這不就是心比天高、手卻無縛雞之力,這種難受勁,誰學誰知道:(

怎麼辦呢?!只能依靠不懈的學習反省。儒者就是在這不間斷的反省中才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奮發圖強、積極進取。

也就是說,儒學和宗教的最大不同,就是求己。儒學先是激發你的情感、壓給你家國責任,逼迫你不得不憤世嫉俗、不得不奮發圖強、不得不積極進取,然後在碰得一頭包之後,不得不深刻反省,最後才得以發明本心,心靈歸於寧靜: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而正是這個掙扎過程、這個深刻而痛苦的反省過程,儒學才能挖掘出我們自身中所蘊藏著的、可以不依靠漫天神佛而能積極樂觀、堅韌不拔的精神動力: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天厄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

2、和宗教的勸人向善不同,儒學是擇善而後固執。也就是說,對於宗教來說,善就在那,你頂禮膜拜就是了。而對儒學則不然,夫子曰:

吾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也就是說,夫子也要歷經15年的學習才辨別出什麼是自己要追求的理想,然後又用了10年才堅定了這個信念。

也就是說,儒學承認要追求善(仁),但這個善是什麼,如何體現到當下,是要經過學習反省,然後才發明本心,擇善固執的。

也就是說,儒學從不相信什麼絕對正確,其相信的永遠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相對性。也就是說,善自然是絕對的,但在當下當時該如何呈現則必須反覆權衡、小心裁度,所謂:

極高明而道中庸

3、宗教有神佛提供的外在約束力,但儒學則沒有。所以,縱觀論語,溫文爾雅的夫子真正的是破口大罵的就是這次了吧: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就在於,儒學沒有外部的約束力,只能依靠自己的自覺性、主觀能動性。

故夫子曰: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進也!

儒學的發明本心,依靠的自己堅持不懈的學習反省,而這個學習反省的過程又是如此的起起伏伏,所能依靠的又只有自己那過於宏大的理想和抱負,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強大動力和自覺性,怎麼可能堅持下來呢?!這也是夫子會因為宰予晝寢(當時是農業社會,夫子及其弟子們又都是較為貧寒的,白天睡覺自然是不當的)而大發雷霆的原因,愛之深、切之責也!

綜上,雖然都是對善、對追求善的理想的堅持,但每當有人誤認儒學而為儒教之時,每當又有什麼祭孔之時,我都會堅決反對的原因了。

真的儒者,不拜任何偶像,便是夫子,道左相逢,一揖而已。


其實不是沒有信仰。我覺得很多人喜歡人云即雲。其實從上古開始信仰一直存在。中國自古其實並不真的信仰神。因為我們創造神。盤古女媧伏羲他們是神嗎?不是。他們只是我們的祖宗。當然是不是真的有血緣關係不知道。

中國的信仰更多在於一個叫祭祖的儀式。因為沒有先祖的辛勞何來我們。

而這個就被儒家引用到了孝。

所謂忠孝不過都是一個孝。因為忠於的東西那些君王。會被稱為君父。對長輩的順從就是忠就是孝。

而這才算信仰的起點。


中國人說的三教不是宗教,

而是三種教化人的思想

儒家不可能成為宗教信仰,因為他沒有足以解釋世界的創世觀與世界觀。

但儒家可以成為信念。

當然也可以被用來道德綁架

而一些西方價值觀的軟文混淆信仰與信念的概念

誇大道德綁架的成分

而忽視了信念之存在


沒有信仰,就想要錢


從來沒有哪個漢族說三教是中華文化,只有那些已經妖化的傢伙才會這樣說。


我覺得你想問的可能是「漢族有沒有原生的宗教信仰」,那麼答案是「道教」。

儒家可以算一種信仰,但儒雖然有時候稱儒教但實際上缺乏一般宗教中的「神」這個要素,實際上尊崇的是儒家思想,所以算不上宗教信仰。


中國人的信仰很明顯啊。

「升官發財」,「福祿壽」,不一而足。

但是不是宗教就不好說了,儒教的說法是有的,不過也有很多人不承認這是宗教。道教也不算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甚至佛教,按中國人這麼個信法,他也很功利啊,比如求財求子求福求姻緣什麼的。

可能中國人還是信仰實用主義。


我認為漢族人沒有宗教信仰。儒家不是宗教(子不語怪力亂神),道家也不是典型的宗教(沒有創世),佛教是外來的。他們對漢人在哲學上的意義更大一些。

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壞事。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儒學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