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爾除了吉爾伽美什還有什麼泥板譯本?

蘇美爾神話具體是翻譯的哪些泥板來的?有唯一性嗎?目前蘇美爾神話讓人感覺亂七八糟,沒有一個最正統的泥板翻譯原版嗎?

就像吉爾伽美什那種史詩類型的體裁也沒有?

如果沒有,人們是如何在碎片化的泥板中拼湊出這麼多故事?


蘇美爾神話具體是翻譯的哪些泥板來的?——————蘇美神話來自尼普爾,烏爾,尼尼微等地挖掘出來的泥板。

有唯一性嗎?——想要具備唯一性,必須得大統一前提下,讓所有人都認可。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蘇美人每個城邦祭司立場都不同,他們著作的內容肯定也不同。

目前蘇美爾神話讓人感覺亂七八糟,沒有一個最正統的泥板翻譯原版嗎?——————目前蘇美神話全都來自各城邦的泥板原文,蘇美語原文,都很正統。

就像吉爾伽美什那種史詩類型的體裁也沒有?————你所知曉的《吉爾伽美什》屬於公元前7世紀新亞述編輯版,時人搜羅了以往各自獨立的吉爾伽美什故事,匯總成了一個整體。全文是阿卡德語,阿卡德語,阿卡德語……恐怕是經過了好幾手的改編,改動,加料。

如果沒有,人們是如何在碎片化的泥板中拼湊出這麼多故事?————泥板大小不一,內容也不同。往往有正反面。有破損嚴重的,也有損壞程度輕微的。學者們在清晰,可辨讀的泥板中,自然能讀出故事。

編號BM 23621的泥板,損壞程度不大。整理者與譯者,乃上世紀著名的蘇美學大師——克雷默。

————————————————

提主詢問的蘇美神話故事中文化書籍,抱歉,只能幫到這裡了。該書毫無疑問取自克雷默的英譯本,克雷默先生整理及翻譯的蘇美泥板都很經典,但也留下很多「過時判斷」以及誤判。閱讀時需謹慎。


大英博物館歷來館藏豐富超越凡人想像。一度擁有十三萬塊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粘土寫字板,供學者研究。這些粘土板是美索不達米亞最早期發展起來的書寫系統。書吏用切斷的蘆葦桿刻寫在粘土板上,筆劃呈楔狀。研究室內置物架頂天立地,架子上置有狹長木盤,每個木盤上堆放十二塊粘土寫字板。其中便包括1849年英國人萊雅德尼尼微發掘的「大洪水」碎片。(尼尼微考古參見,大城尼尼微)

The Grenville Library (1875)

倫敦居民喬治.史密斯出身勞工家庭,年紀尚幼便開始在大英博物館附近的印刷廠當學徒,時而午休時段前來參觀。日兮月兮紅塵相伴,學徒工日漸迷戀美索不達米亞粘土板藏品。源自這份真摯的熱愛,史密斯開始自學,研究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進而成為楔形文字專家,大英博物館策展人。

George Smith

1872年間,史密斯注意到一塊特別的粘土板,長約15厘米,用黑棕色粘土製成。上面文字分為兩欄,密密麻麻,遠看好似老派報紙小廣告欄。粘土板本為長方形,不幸有些地方已經脫落了。

British Museum, Flood Tablet

經過史密斯解讀,這塊粘土板記錄了一次大洪水。故事大意是神告訴一位男性,讓他修建船隻,把家人和動物安置到船上,因為一場大洪水即將席捲世界,抹去所有人類生存的痕迹。

史密斯感覺這則古老故事驚人地熟悉,與《聖經》中的諾亞方舟故事頗為相似,但是故事的年代卻早於諾亞方舟。

聖經創世紀:

你要造一隻方舟...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你要帶進方舟...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個晝夜,把我所造的各種活物都從地上除滅。

--《創世紀》6:14 - 7:4

喬治.史密斯解讀的粘土板片段:

拆掉房屋,修建船隻!丟棄財產,保全性命。拋棄所有,拯救生命。把所有活物的種子帶上船!你所要修建的船隻應該是方形的,長寬應該一致。給它造一個船頂,就像下面的海洋一樣,神會降下大量的雨水。

希伯來人的《聖經》故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粘土板上早有記載。基督教世界耳熟能詳的宗教記錄,竟然出現在更為古老的,信仰完全不同的文明中。被淡忘兩千年之久,神之大洪水再次昭然於日光之下。

這塊世界上最為知名的粘土寫字板,而今被命名為大洪水記錄板(Flood Tablet)。製成於公元前七世紀,比現存最早的《聖經》版本古老四百年。

British Museum, Flood Tablet

19世紀70年代的西方世界,這一重大發現確實值得彈冠相慶,卻又令人不安。似乎《聖經》故事並非神向人類揭示真相的恩典,不過是兩河流域廣為流傳的神話的一部分。上帝的子民隱隱然被拋棄了。粘土板大洪水故事的解讀,不啻於打開了宗教潘多拉之匣,引發極大的轟動。

時任英國首相蒞臨史密斯的新發現演講現場。世界各地的報紙也都以頭版大篇幅進行報道。粘土板上的文字也引發了不同的解讀方式,譬如是否可以證明《聖經》故事是真實的,抑或一切都是神話。繼而爭辯《聖經》歷史的真實性,爭論達爾文,進化論以及地質學。

大洪水記錄版不僅僅在宗教史上地位尊崇,也是文學史上的創紀元之物。記錄板製成於公元前七世紀,根據後續的考古研究,得以知曉在此前的一千多年,大洪水故事便已經被書寫記錄,並且被編輯進了《吉爾伽美什史詩》。可謂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詩了。

《吉爾伽美什史詩》問世4000年間出現了很多版本,包括4種語言:阿卡德語、古巴比倫語、胡里安語和赫梯語。它最早來源於蘇美爾時期的第三烏爾王朝(公元前2150年 — 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寫成,此後又流傳發展至古巴比倫時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現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直到1872年喬治·史密斯發現了記載有大洪水故事的粘土板碎片,《吉爾伽美什史詩》才開始為現世人們所知。記載有史詩的粘土版碎片被相繼發現整理。史密斯解讀的粘土板版本是在約公元前1300年 — 公元前1000年時期由大法師 Sin-liqe-unninni 編撰完成的標準阿卡德版本,共11塊粘土版,計約3600行,以及經過補全的第12塊粘土板。這12塊粘土板的版本成為歷史研究的標準版。

吉爾伽美什是一位英雄,他踏上了尋求永生與自我認知的道路,沿途遇到各種妖魔鬼怪,歷盡千難萬險。最終,如同所有史詩的英雄一樣,他需要面對的最大挑戰便是自我:自我的本性與死亡的命運。史密斯解讀的大洪水記錄板正是這個故事的第十一章。

吉爾伽美什的故事作為古代世界廣泛傳播的文學作品,擁有一切人世間美好的要素,悲憫,忠誠,勇敢和愛。幾千年來,人類生息繁衍,文明興盛衰頹,對永恆美好的嚮往,追求,不曾改變。大洪水記錄板無疑是人類文明最為有力的見證。

Referenc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Smith_(Assyriologist)

http://history2701.wikia.com/wiki/The_Flood_Tablet

http://www.britishmuseum.org/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tish_Museum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大城尼尼微

微信公眾號: 萬川集海 TheNinjaBook


吉爾加美什史詩只是巴比倫史詩的一部分。其它很重要的神話還有《人的創造》,《吉爾加美什和阿伽》等等,不然你想想伊什妲爾這些神的過往大家是怎麼知道的。比較完整的可以看譯林出版社的《世界英雄史詩譯叢》,趙樂牲譯,現在市場上肯定沒了,圖書館裡有。不是很專業,但可以看看。


推薦閱讀:

TAG:蘇美爾 | 楔形文字 | 蘇美爾語 | 亞述學 | 恩奇都蘇美爾神話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