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ofo的末日掙扎

戴威終於現身了。

11月14日下午,ofo老闆戴威出現在辦公室。「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面對虛弱的ofo,戴威說:我錯了。此時,戴老闆的ofo氣若遊絲:整個團隊剛剛告別中關村傳奇地標理想國際大廈,龜縮到北京分公司所在的互聯網金融中心辦公點苦苦支撐;接近破產重組的傳言經過闢謠還在瘋傳,合作夥伴索要欠款的壓力空前增大……

ofo官方微博的評論區已經淪陷。最為焦急的小黃車的用戶聚焦此處,即便是小黃車闢謠、促銷的消息下,也滿是催促還錢的網民。打開百度,輸入「ofo」,直接彈出來的是:ofo怎麼退押金、ofo餘額怎麼退……

小黃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

01攤牌時刻

戴威許久未公開露面了。很難精準測量他消失的時長——這位一手打造小黃車商業版圖的創業者既無公開微博,也未在其他個人社交平台有公開賬號,人們便無從得出「戴威微博已停更XX天」「戴威消失XX天」等結論。

8月份,有媒體報道ofo漸顯頹勢時說,幾乎所有人都在等戴威攤牌,這句話放到11月依然適用。

悲觀的猜測已持續半年有餘,說ofo「挪用用戶押金」「沒錢了」「資金鏈斷裂了」「破產了」。虛實難辨,身處漩渦中心的戴老闆卻很能忍,即使報道ofo收購、破產的文章瘋傳,外部猜ofo已名存實亡,ofo也僅通過官方微博與公關部同事回應,口徑統一,都屬「子虛烏有」或是「不實信息」。

供應商直接攤牌了。9月1日,上海鳳凰披露,控股子公司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將東峽大通(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ofo小黃車中國區運營主體)告上法庭,索還拖欠貨款6815.11萬元,還要求東峽大通支付違約損失186.52萬元。這筆生意在2017年簽訂時,上海鳳凰預計將收穫4000萬元凈利潤,最後以訂單僅兌現40%、ofo拖欠巨額貨款收場。

更多人在等ofo攤牌。屢傳資金鏈斷裂和即將破產的傳聞,令用戶對ofo的未來失去信心,一些人打算離場,儘管他們曾共同製造了ofo每日超過3200萬份訂單的記錄。為了使用小黃車,用戶事先支付了199元或99元押金,要回押金成了離場前最後一件待辦事項。

退回押金後,賬戶將暫停使用。寒冬將至,北方戶外氣溫與大風對騎車出行愈發不友好,有人決定放棄賬戶餘額申退押金——餘額可能消耗不掉,還擔心小黃車可能過這個冬天,這麼做算是止損。

用戶擠兌之下,ofo不堪重負。押金退還時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延長:一開始改為3-5個工作日,如今已延長至15個工作日。還有部分人反映, 15個工作日後押金仍未到賬,聯繫客服才解決了問題。退押金的人們開始湧向客服,到後來,有人打ofo客服電話,4、5次後才接通。

焦急的人們還佔領了ofo官方微博的評論區,即便是闢謠、促銷的微博,底下也擠滿催ofo「還錢」的人。

02錢,難倒了ofo

小黃車沒錢了?根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戴威在內部會議坦誠,在三四個月之前,自己曾想過放棄,因為確實沒錢了,不想管了。

最早的端倪在E+輪融資前後顯現。

2017年6月,ofo完成E輪融資,金額超7億美元。這可能是ofo融資史上最後的風光時刻,它輕鬆地繼續保有全球最高的共享單車平台估值,儼然資深獨角獸、共享單車行業小巨頭的模樣。

隨後情況急轉直下,錢難倒了獨角獸。2017年年底,ofo與摩拜相繼被爆資金鏈緊張,挪用用戶押金救急。而本該進行的下輪融資遲遲不見動靜。根據AI財經社當時的報道,阿里巴巴對ofo的投資因股東滴滴一直拒絕簽字而長期擱淺。新融資進不來的同時,媒體開始報道ofo公司可用資金告急的消息。

一名接近ofo的從業人員告訴市界,從B輪融資起,戴威就不曾主動找過投資,都是資方主動找到ofo。

這一「習慣」在E輪融資後被打破。3月5日,救命錢終於到位。後來人們從工商信息得知,戴威不得不靠抵押小黃車換錢。他在2月5日與2月12日,以超過4萬輛小黃車為質押物,從兩家阿里系公司處獲得了17.66億元借款。不過,小黃車似乎依舊缺錢。根據《界面》報道,截止大約半年前,ofo整體負債為64.96億元,其中,用戶押金為36.50億元,供應鏈為10.20億元。

曾經,ofo找錢不費力。故事開頭,戴威給ofo投資人朱嘯虎算了一筆賬:如果未來所有從地鐵公交下來的乘客都用ofo的自行車做短途接駁,使用頻率可能有幾億次,市場比打車大十倍。

只一筆賬,戴威便感召了朱嘯虎。「我感覺他當時眼裡放出了光。」戴威後來說。

朱嘯虎對媒體也算過一筆賬。在2017年的朱嘯虎這,使用次數轉化成具體可感的巨額收入:ofo和摩拜已創造了5000萬次騎行。三年後每日用戶騎行數數以億計。一塊錢一單,一年就是一筆300-600億元的收入。

不過,這名看好ofo的早期投資人,被身邊人爆料已套現離場。

03裁員虛實

ofo戰鬥人員開始縮減。

裁員在2018年首開先例。一名2017年年底離職的員工告訴市界,在他任職ofo數年期間,公司不曾裁員。這一慣例在2018年5到6月間被打破,員工以一兩個月一批的速度集中離開。

ofo聯合創始人於信曾公開承認,5月中時,ofo裁員目標是,從1.2萬降到8000人。因為智能鎖的普及和對人工需求的減弱,大量的運維師傅被「優化」,總部裁員500人。

裁員被員工當八卦聊起,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原ofo市場部員工陳營告訴市界,8月份,負責人單獨約談他,問他有無新打算,言語委婉,但彼此都心知肚明——此前,公司人力閑聊時告訴陳營,公司已經進行了若干次裁員。

隨著手頭項目逐漸清零,陳營察覺到由於部門預算縮減,市場部漸漸賦閑,同事們私下交流其新工作機會。他想起剛進公司時的忙碌——每周上六天班,加班到晚上十二點的情況時有發生,與眼下境況大相徑庭。

對手不等ofo,大肆開拓疆土。今年10月,原哈羅單車改名哈啰出行,開始涉足網約車。11月7日傳來消息,在ofo剛剛敗走的日本,摩拜將與松下合作推出共享電助力單車業務。

對手緊逼,小黃車自身的版圖也驟然收縮。距離小黃車宣布進軍全球20個國家200座城市剛過去一年,擴張期與收縮期無縫連接。8月31日ofo宣布退出西雅圖,聖地亞哥一個回收中心以每輛小黃車3美元(摺合人民幣21元)的價格回收了5000輛單車,做了一筆好生意,也宣告ofo在美國的發展失敗。

至今,ofo在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業務業已中止或暫停。

04曾經滄海

美團收編摩拜後,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在離開時感慨:「資本助推你的,都得還回去。」為當代創業做了最好註解。

倔強的ofo也不得不承認,資本助燃了小黃車的生意。戴威曾公開表示,在他的設想里,小黃車迎來輝煌時刻,可能需要十年八年。他承認,資本的投入,加快了小黃車實現理想的進程。

2015年,在資本助推下,北京大學裡的小黃車極速飽和,為了獲取更大訂單效率,小黃車決定走出北大進入其他高校。後來,資本推著小黃車從校道走上城市道路,2016年5月,ofo與摩拜短兵相接。

浩浩湯湯展開的補貼戰、價格戰、開城戰,讓業者嗅到了當年滴滴與快的兩相對抗的味道。說資本選中了ofo與摩拜,在共享單車領域複製了當年的網約車大戰,也不為過。

按照網約車大戰的時間線,資本接下來要做的,是將兩強推至合併的談判桌,合併完成,其中一方老大退場,共享單車進入新時代。

果不其然,對峙一年有餘後,資本開始暗示合併。

2017年9月,金沙江創投董事長總經理朱嘯虎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ofo和摩拜佔到整個市場份額的95%,投放量已經達到飽和,如果想要盈利,兩家合併才是最好的選擇。此前,他一直堅持ofo與摩拜獨立發展,這是他首次改口,至於誰合併誰,朱嘯虎表示,「這對資本來說並不重要」。摩拜與ofo背後的資方——騰訊、滴滴一度積極撮合摩拜與ofo合併。

年末,雙方被推到談判桌前。但滴滴與快的的結局沒有再次上演,投資人期望出現的合併沒有出現。

戴威或是最大阻力。根據《中國企業家》報道,一位ofo投資人回憶,幾乎所有股東都支持合併,只有戴威不同意。有接近戴威的投資人說,戴威本身是一個心氣很高的人,「當你趕上了這滔滔洪流,一旦放棄再想抓住這樣的機會就很難了。」

36氪的報道還原了當時的合併方案,這一方案由滴滴給出,提出由程維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長,更為老練的王曉峰出任CEO,ofo的創始團隊則要出局。根據報道,戴威反應激烈,在談判過程中多次強調,方案對ofo不公平。

合併風波在2017年12月落下帷幕。這年12月4日,戴威針對合併傳聞公開回應,被解讀為對投資人的隔空喊話:「非常感謝資本,資本助力了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資本也要理解創業者的理想和決心。」

事件後,摩拜與ofo這對老對手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05落寞獨角獸

資本最終的目的是收割。

如今,ofo的對手多已歸順於資本。2018年4月,摩拜委身美團,胡瑋煒套現離場。哈啰單車為阿里巴巴所控制,夭折的小藍車也被滴滴接盤,重生後以青桔單車的名號繼續打拚。

ofo沿襲了戴威的性子,在面對資本時,是最為倔強的一個,5月份時,戴威依舊高呼保持獨立運營的決心。在那輪資本收割中倖存的ofo與戴威,原本應成為最意氣風發的一個,但這種情形並未發生,ofo成了共享單車的盤子里最為落寞的一頭獨角獸。

它曾為保持獨立運營做過諸多努力,最終卻與資本一一交惡。2017年7月,滴滴派付強等高管入駐ofo。一名接近ofo的知情人士告訴市界,付強一行空降ofo後,戴威按部就班地安排好他們的辦公室與辦公所需,同時避免滴滴一行人接觸公司運營與財務信息。

3個月後,付強從ofo折戟而歸。根據全天候科技報道,2017年11月的某個周末,空降至ofo的滴滴原高級副總裁付強、滴滴開放平台負責人南山、財務總監Leslie Liu同時發現自己在ofo的內部許可權與郵箱被刪除。戴威就說了一句,你們可以走了。兩天之後,付強團隊離開,同時還帶走了此前通過正常入職程序的50位ofo員工。自此,ofo與4個月前剛剛成為自己第一大股東的滴滴交惡。

ofo曾試圖引入多方資本,令他們相互制衡,以保持自己相對獨立的運營。

2017年9月22日,ofo上線微信小程序。根據全天候科技報道,此舉引發螞蟻金服震怒。在聯繫戴威未果的情況下,螞蟻金服委派專人從杭州飛到北京,在戴威常去的球場等候,併當面提出交涉,要求ofo立刻下線微信小程序埠,只保留支付寶作為流量入口。

之後,阿里轉而扶持哈啰單車。哈啰單車在接入芝麻信用體系、免押金騎行後,用戶增長立竿見影,增幅一度達70%。而反觀小黃車,2018年起頹勢漸盛。

ofo曾積極展開自救。今年4月,ofo宣布成立B2B部門,業務涵蓋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等。今年6月,ofoB2B負責人邵毅稱B2B各項業務進展順利,營收已超1億,同時ofo已在國內100餘座城市實現盈利。

但現實很殘酷。消失許久的戴老闆終於回來了,他說:自己錯了。戴老闆還否認了ofo要破產重組 :「除了倒閉,其他都有可能。」

這話很耳熟。半年前,戴老闆還說過,ofo要實現全面盈利呢。

這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推薦閱讀:

TAG:末日 |